Chengdu Valves2017|Nicolo PIAZZA:经皮二尖瓣及三尖瓣介入治疗的现状、挑战及展望

1.jpg

编者按:

        2017年11月24日~26日,2017成都国际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会议成功举行。大会为与会代表送上一场关于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技术的饕餮大宴。其中的一大亮点即是来自PCR组织的特邀专家带来的最新进展。以下为Nicolo PIAZZA教授的演讲“经皮二尖瓣及三尖瓣介入治疗:现状、挑战及展望”摘编。

2.jpg

Nicolo PIAZZA教授精彩授课

        Nicolo PIAZZA教授首先介绍了三尖瓣的介入诊疗现状。

        三尖瓣在在正常情况下直径约4cm,瓣膜面积约10cm2,但在严重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情况下,三尖瓣的瓣膜面积可以扩大至25cm2以上,瓣环沿着右室的游离壁明显扩张。据统计,三尖瓣疾病的发病率约为5%-8%,2002年全美的三尖瓣手术约2000余例,到了2010年已经超过了8000余例,但目前仍然很少专门针对于三尖瓣进行外科开胸手术,术者通常偏向于在进行其他瓣膜手术时顺便进行三尖瓣的治疗,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因需要进行再次手术而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三尖瓣疾病通常意味着患者预后较差,转归不佳,是我们亟待攻克的难题之一。

        目前的经皮三尖瓣介入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一是直接瓣环成形术,包括Cardioband、Trialign和Milliped等等;二是缘对缘的钳夹术,即TriClip;三是对合增强,包括TRAIPTA和Edwards FORMA;四是瓣膜置换术,有Navigate、TriCares以及TricValve。

        由于三尖瓣结构的特殊性,在经皮三尖瓣修复术/置换术中我们需要面临不少的挑战。许多三尖瓣疾病的患者都存在瓣膜乳头肌的变异,心室壁的异常增厚,并且三尖瓣解剖位置与冠状窦相关,与心脏起搏器的位置紧邻,且瓣环的位置与房室结距离很近,在术中对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经皮三尖瓣介入治疗技术于2010年第一次应用于人类活体,七年来发展迅速,Trialign系统在2014年首次应用运用于三尖瓣返流,2015年又诞生了TriClip缘对缘钳夹术,Cardioband、Milliped、Navigate等也均在2016年前后开始顺利应用于三尖瓣疾病的治疗。

        2016年全美一共开展了186例经皮三尖瓣介入治疗手术,而2017年这个数字上升了数倍扩大到了687例,相信在2018年经皮三尖瓣介入治疗会得到进一步的广泛应用。

        在经皮二尖瓣修复治疗方面,经典的MitraClip技术诞生于2008年,而最有新兴的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术——Mitralign,即在瓣膜环缩同时解决二尖瓣反流,于2016年面市。对于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2012年7月CardiAQ首次应用,而后的数年间又出现了近十种经皮二尖瓣植入装置,包括Edwards Fortis、Navifate以及最新的Caisson等。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有经心尖、经房间隔以及经心房这三种入路。

3.jpg

        Nicolo PIAZZA教授在最后针对经皮二尖瓣置换术/修复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在安全性、有效性上还有进步的空间,并且在再次介入治疗可能、技术掌握难易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植入装置的持久性也将是很重要的课题之一。期待二尖瓣、三尖瓣的介入治疗技术在未来能更加完善,更加安全有效。


阅读数: 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