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杜杰:以临床诊疗为导向开展转化医学研究

编者按: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医学分会主办的“2017动脉粥样硬化转化医学高峰论坛暨上海交大心脏论坛”于2017年12月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教大厦举行。会议期间,严道医声网就转化医学及炎症免疫等相关话题采访了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杜杰教授。


严道医声网:

        此次会议不同于以往,更加强调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的重要性,对于此次会议的安排以及会议未来的发展,能否请您给我们一些建议?

杜杰教授:

        可以说,全世界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上是存在分割的,本次会议特别以转化医学为导向,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题,分别设立“动脉粥样硬化基础论坛”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论坛”。对于会议未来的发展,我认为,讲者方面,各位专家在准备演讲内容时,可以着重强调一下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重要性。主持方面,专家主持在讨论或提问时,可以引导大家思考其转化的可能性。当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临床专家和基础研究专家,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积极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


严道医声网:

        您认为临床医生以及基础研究工作者应该怎样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促进研究向临床诊疗的转化?而临床医生应该怎样平衡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的关系?

杜杰教授:

        本次会议就是强调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合作促进。很多临床专家,像陆林教授、闫小响教授等,也在有意识地通过基础研究来回答临床上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样,基础研究专家也在努力向临床靠近,找到临床问题,并加强与临床合作,像汪南平教授就在会议上观看了一整天的临床专场转播。当然,这项工作是有难度的,因为大家都了解自己擅长的领域,但是真正向另外一个全新的领域发展的时候,无论是临床专家,还是基础研究的专家,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总要有人去促成这件事情,所以,我们组织了这样一个会议,将大家汇集于此共同摸索前进。

        而临床医生应该如何平衡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的关系,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临床工作确实十分繁重,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临床医生去做科研,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但为什么还要这样要求?宁光院士曾经讲过,如果你要做一个好医生,那么,你应该将你的经验总结出来,以供众多同道分享,不同的语言可以和不同国家的医生交流,从这些角度来讲,临床医生做科研,实际上正是优秀临床医生的一种体现。同样,对于基础研究工作人员来说,基础理论固然重要,你可以花很长的时间去钻研,但是,Eventually,你还是要想到临床的出口。

        所以,不论是从基础还是从临床实际上都应该有转化的理念。换句话说,要看临床医生自身如何去平衡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的关系。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很难平衡的,但是我知道,现在也有很多优秀的临床工作者,在完成白天繁重的临床工作的同时,凭着对科研的热爱,对解决健康问题的责任使命感,尽可能地去平衡好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当然,付出的努力越多,得到的回报就会越多。


严道医声网:

        您的许多研究都围绕炎症免疫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展开,听了您的报告,我们了解炎症反应在心肌损伤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炎症免疫对于心肌损伤是必须的,而另一方面,过度的炎症免疫应答则会加重组织损伤及心脏重构,您认为能否将炎症免疫应答作为心肌损伤过程中或者心肌梗死后的干预靶点?如何就炎症免疫为核心进行转化医学研究?

杜杰教授:

        针对炎症免疫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其实还远远不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种研究真正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中到底有什么价值仍不十分明朗。我们需要做到的第一方面是,了解炎症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共性病理生理机制。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生发展是一个不断放大,不断进展的过程,当因遗传易感性、风险因素暴露而引起炎症,机体出现神经体液、血压、血糖等失衡时,机体可能在不同的节点、不同系统、不同通路出现异常,最终研究出疾病共同的发展机制。另一方面是,研究在临床上找到转化出口,解决个性问题:以患者为中心,研究每位患者异常节点,解决患者某种疾病多样性问题:回到临床上,结合疾病共同发展机制,每个患者都有可能在不同通路、不同位置出现异常,研究问题出现在哪些部分,出现在疾病的哪个发展阶段(早早期、早期、中期、中晚期或者是终末期),结合病理过程中研究出产生的不同标记物,就有可能进行靶向治疗,实现基础研究向临床的转化,进一步探索以炎症免疫为核心的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中存在的价值。


严道医声网:

        对于炎症免疫反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这一热点问题,您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将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对于临床治疗有什么指导价值?

杜杰教授:

        CRP值十几年来一直作为一个炎症的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CANTOS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真正在临床中应用证明,对临床治疗是很有价值的,CANTOS研究发现使用IL-1抗体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开始。

        针对目前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证据,需要从临床实践中继续发现问题,探讨不同疾病的炎症免疫共同的发展机制,再回到临床治疗上,研究不同患者亚型的可干预靶点,使诊断治疗更明细化,即实现从临床到研究再到临床不断循环的过程,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的可能性,根据研究找到辅助诊断的标记物,进行干预性靶向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最终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达到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这也是炎症免疫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乃至整个医学发展的方向,即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


严道医声网:

        您认为什么将成为未来心血管领域转化医学主要的发展方向及切入点?能否请您就您的实际研究经验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转化医学研究?

杜杰教授:

        实际上,不论是转化医学,还是精准医学,“转化”的意思是,临床医生提出临床问题后,通过临床基础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一个不断循环地过程。目的是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表形、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从而提出新的诊断、治疗的方案,那么,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很典型的精准治疗的模式。

        所以,转化医学模式、精准医学模式都有共性,绝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心血管领域转化医学的发展方向或是切入点也是在于精准治疗。例如心衰病人,通过监测诊断标记物,进行临床症状出现前的靶点干预,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就是力求找到一个类似于CRP的指标(作为监测感染的指标在临床应用),来提示患者病情性质。我们的目标在于临床问题提出来以后,通过我们的基础,临床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最终实现针对不同患者,针对不同表型特点,进行基础研究,从而提出新的诊断治疗方案,解决怎样干预疾病发展,怎样精准用药,怎样评价疗效及疾病预后的问题,实现整个精准治疗的过程。

        基于个人多年研究经验,注重资源利用才能更好地实现转化医学研究。从流行病学角度讲需要收集样本,积累样本库,建立好的临床队列、社区队列,临床工作者收集不同表型患者的资料,做好临床随访工作;基础研究工作者建立基因型、蛋白质组、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数据库。基于大量研究资源,研究者应耐心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在多组学多层次推动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的进步,产出真正的治疗方案,实现医者的理想,完成医生的使命。

阅读数: 862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