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甘立军:按照一流标准建设青海红十字医院

        2018年1月20日,青海红十字医院葛均波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对于青海红十字医院,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作为位于青藏高原的一家医院,她有哪些独到的优势能够吸引葛均波院士这样的国内心血管学科带头人加盟呢?在来到西宁之前,诸多困惑一直就萦绕在小编的心头,但与甘立军院长一番对话之后,这些问题都随之迎刃而解。

1.jpg

甘立军教授

        甘立军院长告诉我们,其实自己也是一名省外引进人才。他说,与东部大多数地区相比,青海省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青海红十字医院的心脏介入手术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都是在他来之后开展起来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在这里工作的挑战性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大。


有个干事的机会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2012年12月,时任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四科主任的甘立军作为第13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来到青海红十字医院工作,分管内科工作。作为心内科专家,甘立军的到来,结束了医院不能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的历史。他到任一周后就,开展了青海红十字医院的第一例急性心梗急诊PCI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此后,并在青海省开通了首条急性心肌梗死救治24小时/7天绿色通道。

        为期一年的博士团工作结束后,为了继续帮扶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介入科能够独立完成心脏介入工作,经青海省人才办批准,青海红十字医院于2013年12月与甘立军签订了为期3年的“柔性人才引进协议”,约定三年内由他定期前来指导工作。在这个期间,青海省进一步向甘立军发出了由他担任青海红十字医院院长的邀请。

        当时的甘立军刚刚被提拔为山东省济宁医学院临床学院副院长,面对来自青藏高原的召唤,到底是否应该接受?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还是要冒一把风险,接受这份真诚的邀请。“如果在一生当中能在一个地方,使某个领域能够有所提升也是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现在,吃住行对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有个干事的机会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2.jpg

甘立军院长与同事研讨业务


在青海率先通过JCI和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这里提升的空间很大,我通过一年的挂职,发现这里能做的事情太多了。“甘立军说,自己原来挂职时担任副院长,有机会参加院长办公会,当时就发现有不少地方需要改善。在2015年正式担任院长后,他首先考虑的就是青海红十字医院的定位。

        “我希望将青海红十字医院打造成青海省一流的医院。“他告诉我们,自己担任院长的第一年就制定了”十三五“的发展规划,提出了补短板和增优势的目标。

        从高标准入手抓管理,甘立军将代表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的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证引入青海红十字医院。2015年12月7日,医院党委会研究决定组建以院长为主导的JCI领导小组及JCI办公室,JCI认证办公室经过5个月的紧张准备,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补充修订,分别编写了基于JCI标准和三级医院综合评审标准为基础的制度汇编、JCI认证应知应会手册、医院应急预案汇编、部门服务指南汇编、岗位职责汇编等规章制度,并已向JCI总部提交了认证申请。

        通过将JCI标准真正落实在各项工作中,医院从每一个流程、每个细节上下功夫,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改善基础服务质量,使工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2016年1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顺利通过JCI认证,成为中国第68家、青海省首家取得国际医疗标准认证的医院。

        同时,在2012年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基础上,青海红十字医院于2016年9月成立胸痛中心。通过有效整合院内的急救绿色通道和院外的急救网络,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的区域性联合救治体系,借助这个院内心血管疾病诊断及救助技术平台已经组成了一个涵盖全省100多家医院、2000多名医生参加的生命急救信息网络。在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的微信平台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有专门的医生实时在线,随时随地接受来自全省各级医院医生的诊断咨询、进行病案分析、病情评估、技术指导,并经常开展病例讨论,充分实现了快速反应、准确诊断、及时救治的目的。

        2017年 9月2日,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发布《2017年第四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公告》,青海红十字医院榜上有名,一次性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我来之前的2014年,医院总收入是5.2亿元,2017年已达10.2亿元,初步实现了成为青海省一流医院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一些专科领域的建议,争取在更多领域能够领跑青海。”甘立军说。

3.jpg

甘立军院长在做手术


引进院士工作站全面带动心血管学科发展

        在专科建设方面,甘立军首先想到的就是心血管学科。在青海省,由于高血压控制率和治疗率都很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长年居高不下。老百姓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巨大需求,与青海省内医院救治能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心血管内科是甘立军来到青海红十字医院后建立的,短短的几年时间,该科室已拥有近100张床位,2017年完成心血管介入手术700多台,使得青海的急性心梗救治水平与国际同步。但在加快胸痛中心和院内绿色通道建设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升心血管学科的综合水平,成为甘立军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而院士工作站的引进正是这样一个突破口。

        葛均波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不仅是国内心血管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更是国际医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专家之一,创造了冠心病治疗的多项“第一”。

       “葛均波院士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团队非常成熟,院士工作站建立后,将给我们带来很多方向性、道路性的指导。” 甘立军表示,他首先希望能够与葛院士合作,结合青海的地域特点进行一些相关的课题研究,尽快将青海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降下来。同时,他还希望,葛院士能够指导医院利用三年时间建立青海省的心血管疾病三级防控网,逐步提高心内科医生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快胸痛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院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

       “院士工作站对我们的助力和推动会非常大,我们也将和葛院士保持密切的联系,最终带动我们整个团队的成长。”甘立军院长最后说。

4.jpg

5.jpg

甘立军院长在为病人进行诊断

阅读数: 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