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国产起搏器|薛小临:国产起搏器需要我们有一颗执着的“中国心”来坚持和推动

薛教授,请您谈谈首次使用创领心系列国产起搏器的患者情况,以及您的使用感受。

薛小临教授:

非常高兴这次植入了国产起搏器,就是显示着“Made In China”的起搏器。这位患者是一位病窦患者,并且有晕厥,当时她的基本心率只有40次/分钟,并且伴有长R-R间期,符合起搏器适应证。我们在和她谈起搏器选择时,患者欣然同意要选择国产起搏器,这样的选择也让我们感觉很放心。在植入过程中,当我看到起搏器的时候,心里更为一振,当手里拿到起搏器的时候,心里的激动就不用说了,因为这是一个标有我们“中国制造”的起搏器。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植入得也非常顺利,患者也很配合。植入完成后,我们将起搏器调到该患者所需要的模式,因为这位患者总是说,“我平时心率只有40多次,顶多50次,能不能放慢一点”。我说,“这款起搏器能根据你的需要调节到最适合你的工作状态”。调整后,患者非常满意。随后一个月来随访时,她特别高兴,伤口愈合也很好。因为这个起搏器体积比较小,患者植入后基本上看不出来起搏器的轮廓外形,而且伤口切口也很小,也很美观。所以我觉得这款起搏器不仅实现了起搏器的有效工作,更代表了我们国产起搏器已经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薛教授,目前中国市场的起搏器大多是进口品牌,相比心脏支架、电生理导管、心脏瓣膜等国产产品的高速发展,可以明显发现心脏起搏器的制造、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您认为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薛小临教授:

说到我们国产起搏器的发展历史,不管是从我学到的、以及之前我亲身体会到的,都可以说经历了非常、非常坎坷的过程。从7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在研制起搏器,当时已经有一些成型产品出来了,比如红旗厂,还有西安的航空发动机厂,都有成型的产品应用到临床。但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而研发就进入了一个很缓慢、很缓慢的阶段。到了80年代,我们国家,包括我们西安医学院的专家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制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但是,由于缺乏技术支持,让我们感觉它的整个历程非常、非常艰难,经费的支持就是很大的一部分。在没有足够经费支持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坚持不断地研发,现在不仅一个厂家,已经有多个厂家共同参与,从而让我们在这几年看到了“Made In China”的不断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是只需研发出来一个基本款的国产起搏器,只有起搏和感知功能的那种,我们还需要研发一些更多的、更国际化的、更生理性的起搏器,这将是一个坎坷、漫长的过程。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国家层面对我们的支持,更需要自己有一颗执着的“中国心”来做这些工作。提到“中国心”,不但是心脏的心,也是芯片的芯,这个中国“芯”大家都理解,对我们来说,这种民族产业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


薛教授,在您的临床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患者需要植入国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需求?在国家医改的大环境下,您认为国产起搏器的前景怎么样?

薛小临教授:

说到患者有没有需要,大家都知道,在支架的临床使用过程中,临床医生每次和患者谈话时都会问是要进口产品还是国产产品。另一方面,患者也会通过相互交流以及他们从新闻中听到的信息来咨询医生是否有国产或者进口产品的选择。特别是在一些医保政策的条件下,患者会主动询问能不能植入国产的起搏器。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时,我们都希望能有质量好的、有多种类型的国产起搏器能让患者去选择,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所以,我们就盼望能够涌现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国产起搏器品牌,像国产支架一样服务于我们的临床。我们现在的医保是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它是基于我们国家现有的经济情况制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国产起搏器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来满足我们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不同经济情况和一些低收入情况下疾病治疗的需求。特别当我们看到有些报销比例不好、家境不太好的患者眼神中流露出想植入合适的起搏器的时候,我们更有这种迫切的需要。所以,如果做到了这些,我相信国产起搏器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阅读数: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