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2018|胡盛寿:构建学习型医疗体系是“理性而有必要”的选择

1.jpg

导语:

学习型医疗体系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医生和患者的决策能获得并应用最佳的证据,推动在诊疗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知识,并使得医疗服务能够持续创新、改善质量、确保安全、追求价值。

——Institute of Medicine

2.jpg

胡盛寿教授作主旨演讲

2018年8月3日,中国心脏大会(CH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教授就我国心血管防治能力的现状和构建新时代学习型医疗体系的必要性作主旨演讲。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全新领域。去年召开的十九大宣告中国进入新的时代,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进入了全新的领域。在此背景下,作为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如何判断我国心血管防治的基本能力?如何应对中国当今医疗改革,特别是心血管防控局势演变的今天?请听胡盛寿教授一一道来。


我国心血管防治能力的基本判断:成就与挑战

过去30年,成就

过去30年,我国疾病防治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很多心血管专家、几代人为我国心血管防控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我国医疗的可及性和质量指数,从1990年的49分全球116位上升到2016年的79分全球48位,进步幅度位列中等国家收入首位。在这个数据背后,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空前关注和投入。

十年来,中国心脏外科的手术量从8万例涨到21万例,以 77家主要心脏病中心冠脉搭桥手术为例,十年前死亡率在5%-10%,但现在冠脉搭桥整体死亡率降到2%左右,进步巨大。

未来30年,挑战

但是,我国医疗现状的问题不容忽视:

心血管的负担持续加重。人口老龄化加剧,到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26%;不良生活方式流行,体力活动水平下降,饮食趋向高热量;危险因素控制不佳,高血压知晓率不足一半,控制率仅10%左右。在这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心血管疾病未来的发病趋势更加明显。

医疗资源配置亟待优化。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机构门可罗雀。在这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医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体系协调不合理的问题。

单纯依赖投入驱动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以美国为例,美国医疗花费激增,但健康水平提升缓慢。医疗支出占GDP的18%,年人均医疗支出9000美元,其中浪费7500美元,抗生素和化学滥用占浪费的37%,医疗事故占浪费的11%。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思考,我国要吸取其经验教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亟待提升。如择期冠脉介入治疗过度使用,择期手术中一般经治疗病变的QCA判读狭窄不足70%;降压药物使用不合理,仅11%的高血压处方中使用了高临床价值药物,发人深省。


提质增效问题亟待解决

所以,在中国当下的医疗实践当中,“提质增效”正在成为医改的新主题,但目前:

无据可依。专家学会发布了很多共识指南,但指南依赖专家意见或证据“进口”,心脑血管领域专家共识数量是指南的10多倍,25%的推荐是基于A级证据,只有1.5%的推荐有包括国人的大规模RCT数据支持。

有据不依。2005年,COMMIT/CCS-2证明β阻剂在心梗患者中的疗效,但在临床中,2001-2011年β阻剂使用约50%,且使用不规范,疗效不明显。尽管自主研究证据充分,但在我国应用仍很不理想。

这是不能回避但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我国的研究能力不足,临床医学研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面对现状,准备好迎接未来30年心血管疾病的挑战了吗?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对医疗资源绝对不足与相对配置不合理并存的现状,为提升医疗服务治疗和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学习型医疗体系是我们“理性和有必要”的选择。”——胡盛寿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归根结底来自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因此,相应体系的建设是至关重要和迫切需要的。所以,构建“学习型医疗体系”, 就是要构建专业机构和人员的“自省”能力建设,提升研究能力,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在医院层面。医疗品质“以数据说话”,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临床诊疗“用数据支持”,深入挖掘规范化和个体化诊疗证据,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工具,满足医院和基层医生需要;要创新专科协作,促进应用推广效率,解决远程会诊“可持续改进”“可自我提升”的问题;要创新医联体,拓展覆盖范围和合作层次。

在社区层面。要推动全国高血压管理指南统一、工作绩效考核统一、民众健康宣教关键知识点统一、医生培训认证统一、质量考评体系统一的“五统一”工作。在此基础上,提高基层能力和质量的核心策略,要适宜临床指南、依托互联网的全国基层医生培训认证、基层高血压管理门诊实时记录系统、面向不同需求的针对分析和定期报告。解决“无据可依”“有据不依”的问题。

希望学习型医疗体系的建设无论是在医院层面还是在基层服务层面,能真正在我国建立起自我反馈、自我审视、自我修正的能力机制,提高我国心血管防治能力和水平。

3.jpg

会议现场

阅读数: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