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中通过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和长期随访评价多位点起搏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揭晓

严道医声网讯:

近期,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的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通过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和长期随访评价多位点起搏的多中心研究”临床试验结果揭晓。


此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心力衰竭人群中通过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和长期随访评价多位点起搏(MultiPoint™,MPP)。虽然之前国外已有众多证据证明了MPP可改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为心力衰竭(HF)患者带来的受益,但是仍然缺乏大样本量的来自亚洲及中国人群的临床证据。为此,华伟教授联合了多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心内专家以前瞻性临床试验的方式共同探索了这个亟待解答的临床问题。

方法:该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评价了植入Quadra Assura MP™ CRT-D系统(Abbott, USA)的患者。在植入时使用PressureWire™ 记录左心室(LV)压力波形, 以dP/dtmax的变化评价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图a)。在基线和6个月随访时收集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MLHFS)作为长期随访的评价参数。

结果:此次研究在11家中国医院共入组了83例患者。其中20例患者完成了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测试,52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随访。与传统双室起搏相比,MPP在85%患者中实现了相同或更好的急性LV dP/dtmax变化(图b)。在41例(79%)MPP功能打开患者的6个月随访中,与基线相比, 患者的QRS时限缩短 16%(170±27 ms至134±28 ms),LVEF改善12%(26±10至38±12),LVESV降低27%(158±65 ml至110±70 ml)(图c)。平均6MWT从281±83 m增加至429±185 m,MLHFS从48±20改善为26±23(所有结果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

1.jpg

2.jpg


3.jpg

图(a)通过相对于仅右室起搏的LV dP/dtmax变化评价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结果示例。图(b)每例患者最佳MPP与最佳传统双室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比较。图(c)采用MPP的患者6个月随访与基线相比的QRS波时限(ms)、LVEF(%)和LVESV(ml)。

结论: 从使用MPP CRT的大规模中国心力衰竭人群中,我们发现通过MPP实现最佳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的比例要高于传统双室起搏。对于使用MPP的患者,在长期随访中观察到临床结果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

阅读数: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