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资讯101期 | PCI术前血压脉压差过大预示不良临床预后;STEMI溶栓患者中,替格瑞洛并不优于氯吡格雷;超声溶栓改善……

upfile

2019年6月第二周(总第101期)


   ▲PCI术前血压脉压差过大预示不良临床预后

   ▲STEMI溶栓患者中,替格瑞洛并不优于氯吡格雷

   ▲超声溶栓改善STEMI患者微循环血供

 ▲无创测量肝脏的硬度帮助判断心衰患者预后

 ▲吸烟加重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并与长期不良预后相关

 ▲左心耳封堵术后仅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有效但增加器械相关血栓形成

心血管研究的最新成果尽在本期“每周‘心’资讯”

PCI术前血压脉压差过大预示不良临床预后

01PCI术前血压脉压差过大预示不良临床预后.pdf(点击下载原文PDF)

1.png

血压的管理是冠心病治疗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收缩压(SBP)过高会增加心脏后负荷,而舒张压过低(DBP)则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因此,高收缩压,低舒张压导致的脉压差过大有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可能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

近日一项来自JACC的研究分析了PCI患者术前血压与术后长期的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纳入了2009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来自墨尔本的10876名PCI患者,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分为4组,分别为高收缩压低舒张压组(HSLD,SBP≥120mm Hg,DBP≤70mm Hg)、低收缩压低舒张压组(LSLD,SBP < 120mm Hg,DBP≤70mm Hg)、高收缩压高舒张压组(HSHD,SBP≥120mm Hg ,DBP > 70mm Hg)和低收缩压高舒张压组(LSHD,SBP < 120mm Hg ,DBP>70mm Hg)。

结果显示,受试者的平均脉压为60±2mm Hg,其中HSLD组的患者年龄较大,多为女性,高胆固醇血症、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发生率较高(p均≤0.0001)。各组之间30天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在12个月时,HSLD组心肌梗死(p = 0.018)和卒中(p = 0.013)的发生率高于其余各组。长期死亡率最高的是HSLD组(7.9%),最低的则是脉压差较小的LSHD组,为2.1% (p = 0.0002)。Cox回归分析显示,在LSHD组长期死亡风险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HR:0.50; 99%CI:0.25 ~ 0.98;p = 0.04)。这一结果提示我们PCI术前的脉压与PCI术后远期预后有关,脉压较大可作为评估PCI术后风险的重要指标。

1-1.png

STEMI溶栓患者中,替格瑞洛并不优于氯吡格雷

02STEMI溶栓患者中,替格瑞洛并不优于氯吡格雷.pdf(点击下载原文PDF)

替格瑞洛.png

目前的临床指南中针对急性心梗红藕溶栓的患者推荐使用氯吡格雷,因为关于急性心梗后溶栓的患者中替格瑞洛相关的研究数据还较为缺乏。近日发表于JACC的TREAT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盲法对照试验,纳入3,799例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年龄<75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180mg负荷剂量,此后每天两次,每次90mg)组和氯吡格雷(300- 600mg负荷剂量,此后每天75mg)组,而后对溶栓后12个月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中风等不良事件进行随访。

结果显示替格瑞洛组的1,913例患者中有129例(6.7%)发生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氯吡格雷组的1,886例患者中有137例(7.3%),二者无明显差异(HR:0.93; 95%CI:0.73 ~ 1.18;p = 0.53)。此外,二者的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

该研究说明了在小于75岁的溶栓后的STEMI患者中,替格瑞洛相较于氯吡格雷并不带来额外获益。

1-2.png

超声溶栓改善STEMI患者微循环血供

03超声溶栓改善STEMI患者微循环血供.pdf (点击下载原文PDF)

2.png

此前有研究表明,通过超声探头在静脉输注微泡 (超声溶栓)过程中产生高机械指数(MI)的脉冲可以帮助恢复心外膜和微循环的血流。近日发表于JACC的一项研究测试了这一疗法在STE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该研究前瞻性的纳入了100名拟行即刻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进行在超声指导下高机械指数脉冲溶栓后再行PCI组和单纯即刻PCI组,每组50名受试者。研究还通过心脏核磁对心肌梗死范围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超声溶栓后PCI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单纯PCI组(29 ± 22 g high MI/PCI vs. 40 ± 20 g PCI; p = 0.026);此外,治疗前各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1% vs. 43±10%),但超声溶栓后PCI组PCI术后LVEF得到明显改善(p = 0.03),且术后6个月时还维持在较高水平(p = 0.015)。超声溶栓后PCI组术后植入式除颤器(LVEF≤30%)的比列也明显低于单纯PCI组(5% vs. 18%,p = 0.045)。

2-1.png

无创测量肝脏的硬度帮助判断心衰患者预后

04无创测量肝脏的硬度帮助判断心衰患者预后.pdf(点击下载原文PDF)

3.png

心衰患者中,心脏左室充盈压力已知与患者临床预后相关,但是关于右心的充盈压力的研究却一直较少,其与系统性静脉的充血是密切相关的,而静脉的过度充盈会导致组织水肿并增加死亡风险。因此右心的充盈压力也是影响心衰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日刊登于JACC子刊的一项研究通过一种名为Fibroscan的设备测量患者的肝脏硬度,进而根据公式推算患者的右心的充盈压力,并分析肝脏硬度与心衰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研究共计纳入了171名因心衰住院的患者并在患者出院前测量患者的肝脏硬度。结果显示,肝硬度较大的患者通常心功能较差(NYHA分级),下腔静脉(IVC)直径较大,以及肝脏硬度较大的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是对照组患者的三倍以上(HR: 3.57; 95% CI: 1.93 to 6.83; p < 0.001)。

这是首个探究肝脏硬度与心衰患者预后的研究,该研究提示甘昂硬度是评估全身容积状态和预测心衰不良预后的有效指标。

3-1.png

吸烟加重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并与长期不良预后相关

05吸烟加重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并与长期不良预后相关.pdf  (点击下载原文PDF)

5.png

既往有研究提出吸烟与长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有关,近日发表于JACC子刊的一项研究通过增强核磁共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后的微循环功能进行了评估,并结合长期随访的结果探究了吸烟对于STEMI患者的不良影响。

该研究纳入了324例STEMI患者(平均年龄59岁,73%为男性,60%为吸烟者),吸烟人群较年轻(55±11岁vs. 65±10岁,p < 0.001),吸烟者中高血压患者比例也较少(52±27% vs. 53±41%,p = 0.007)。发病后第一天的化验结果显示吸烟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也高于不吸烟人群。发病后两天的增强MRI结果提示,吸烟者的梗死区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OR: 2.76;95%CI:1.42至5.37;p = 0.003)。

尽管吸烟者平均要比不吸烟者年轻10岁,但4年的随访结果仍然显示吸烟人群的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事件(OR: 2.20; 95% CI: 1.07 to 4.54)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OR: 2.79; 95% CI: 2.30 to 5.99)均是不吸烟人群的2倍以上。

3-2.png

左心耳封堵术后仅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有效但增加器械相关血栓形成

左心耳封堵术对于那些高危出血风险、无法长期进行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来说是替代治疗方案之一,但是目前关于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最佳抗栓治疗方案还尚无定论。近日发表于JACC子刊的一项研究纳入了既往多项关于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的研究,对比了左心耳封堵术后口服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

该研究纳入了来自PROTECT-AF、PREVAIL、CAP 、CAP2、ASAP和EWOLUTION研究中的数据,以1名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匹配2名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的比例针对年龄、性别、充血性心衰竭高血压、糖尿病、既往短暂性缺血发作或卒中、周围血管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肾功能损害和不同房颤亚型等方面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研究中的口服抗凝治疗组 (n = 1018,95%接受华法林治疗,5%接受非华法林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45天内接受OAC治疗(有92%同时接受单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后接受单联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组的患者则为术后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疗程不一。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大出血风险相类似(OAC, 95.7%; APT, 95.5%; p = 0.775),血栓栓塞的风险也同样无明显差异(OAC, 98.8%; APT, 99.4%; p = 0.089)。但是,器械相关的血栓形成在抗血小板治疗组中发生率更高(OAC, 1.4%; APT, 3.1%; p = 0.018)。

33.png


感谢大家关注每周“心”资讯,我们下周再见。


策划:刘 巍 严道医声网

内容提供:刘 巍 席子惟

文字校对:黄 敏    

后期制作:蒋京花    

阅读数: 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