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安贞医院 席子惟 刘巍
PURE研究是一项大型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既往曾多次公布居民饮食相关的研究结果,包括提示适量摄入红肉有助于降低死亡和心血管风险等,此次的ESC2019会议上该研究公布了其关于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的结果。
了解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异与特点对于制定改善全球健康状况的策略至关重要。既往的几十年中,流行病学的两大特征性转变对全球的疾病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一,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大减低和而非传染病死亡率相对增加。其二,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高收入国家的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情况,这导致了发达国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显著下降。因此,有必要根据近年来的数据对不同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调查研究。
此次的PURE(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PURE)研究通过由来自21个不同国家的大型队列研究明确常见疾病的发病及预后情况,其中包括了来自五大洋的高收入水平、中等收入水平和低收入水平的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研究从2005年至2016年共计纳入了162 534名年龄介于35–70岁的受试者,研究的主要终点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住院治疗。
结果显示,随访期间共计发生了11 307 (7•0%)例死亡,9329 (5•7%)例心血管疾病,5151 (3•2%)例恶性肿瘤。其中低、中收入国家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高收入国家(7•1 vs. 6.8 vs. 4.3 例1000 人-年),但是高收入国家中的恶性肿瘤、外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炎的发生率却更高。低收入国家的总死亡率是中等收入国家的2倍,是高收入国家的四倍(13.3 vs. 6.9 vs. 3.4 例1000 人-年)。
在各个国家中,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最为常见的死亡原因,但是高收入国家中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所占比例小于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23% vs 低收入41% vs. 中等收入43%)。
了解各类疾病的发病特征、疾病负担、诊疗现状对于制定合适的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经济条件不一的国家中,疾病的发病率、治疗率和死亡率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近些年来,许多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都有了较大变化,而PURE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正是目前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