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C2019丨为中国心血管健康谋长远—— 首届中国心血管代谢大会开幕

1.jpg

2019年9月28日上午,中国心血管代谢大会(CCMC2019)暨心内科医师继续教育及规范化课程培训班(CHARM)暨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学术会议(BAPM)开幕式在沈阳皇冠假日酒店举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终身荣誉院长韩雅玲院士;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主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董尔丹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任大内科主任朱大龙教授;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急诊医学系研究中心终身教授马新亮主任以及诸多心血管领域和内分泌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唐熠达教授主持开幕式。

2.jpg

唐熠达教授


01 崭新的起点,心血管代谢大会适逢其时

大会主席韩雅玲院士在开幕致辞中指出,2019年年初,经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专家组的多次研究讨论,结合国际学术界的方向,正式决定成立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由唐熠达教授担任学组组长。此次中国心血管代谢大会的召开,为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工作开启了崭新的起点。

3.jpg

韩雅玲院士

韩雅玲院士表示,目前心血管代谢相关的研究工作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成为国内外临床医生日益重视的新兴学科领域。代谢性心血管疾病既体现了现代医学交叉融合的趋势,也代表了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此次心血管代谢大会的召开可以说是适逢其时,基于疾病防控前移的理念,临床医师应当以会议为契机,全方位开展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工作,不断完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学术框架和诊疗理念,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积极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条防控心血管代谢相关的疾病道路,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做出成绩。


02 期待中国代谢之声唱响国际舞台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主任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学术的发展与交流有两个维度,一方面是召开学术会议,另一方面是杂志和期刊的传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系列杂志包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等,与本次大会所讨论的主题都紧密相关。因此希望这两个维度能够相互促进,携手为健康中国梦贡献力量。随后,刘冰社长还表达了对代谢心血管疾病领域临床研究的期望,他希望临床心血管医师能够在科研工作中做出更多卓有成效的结果,为中国指南和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同时希望更多的中国之声能够唱响国际舞台。

4.jpg

刘冰社长


03 遏制代谢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任重道远

杨杰孚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头号杀手,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整体诊疗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某些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饮食结构和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增加,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9亿人,并且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其中绝大部分冠心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长期各种代谢综合征所引发,也可以称为“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很多在短期内不会给患者带来直观的感受,经常被患者忽略,但长期以往将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从这个角度来看,遏制代谢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的核心,正因为其任重而道远,需要临床医师加强认识付诸行动。

5.jpg

杨杰孚教授


04 祝贺祝福祝愿,中国心血管代谢从行走到奔跑

董尔丹教授在开幕致辞中用祝贺、祝福、祝愿表达了他对心血管代谢的理解与期望。董尔丹教授首先表示,中国心血管代谢大会和北京精准医学学会联合办会从学术理念来看非常准确,祝贺大会胜利召开开创了中国心血管代谢交流的新局面。同时我们认识到,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需要各个学科和领域共同协作,从基础到临床的工作都十分必要,因此祝福学会在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中可以两条腿走路,苦干实干,积小胜为大胜,从行走到奔跑,引领国际心血管代谢学科的发展。最后,董尔丹教授祝愿所有从事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医生和研究者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正如刘冰社长所言,能产生出来更多的中国指南,中国声音和中国标准。

6.jpg

董尔丹教授

在开幕式的尾声,大会主席唐熠达教授对所有专家为大会学术内容的讨论奠定的务实基调表达了感谢,唐熠达教授还并表示,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支持下,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界对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与理解,为践行“健康中国2030”贡献力量!

7.jpg

全体专家合影

阅读数: 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