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主干分叉病变一直是介入治疗领域的难点,有研究显示,约80%的左主干病变累及到左主干末端,因此在处理左主干病变时很难避免末端的分叉病变。关于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上,也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热门话题。
根据DEFINITION研究的标准,左主干分叉病变可以分为简单的分叉病变和复杂的分叉病变。目前已有的相关共识与指南,包括第12版EBC分叉病变共识、2018 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2011 ACCF/AHA/SCA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指南等指出,绝大多数左主干/非左主干分叉病变应默认采用简单的处理策略。然而针对真性复杂分叉病变的处理方式,目前使用简单支架策略还是复杂支架策略仍旧有争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陈良龙教授潜心研究单支架技术,创造的“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OPT)”通过序贯球囊扩张技术,实现了“单支架植入—双支架效果”。
陈良龙教授分享OPT术式经验
单支架还是双支架?天平两端难取舍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场关于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病例研讨会上,陈良龙教授分享了一例施行OPT术式的左主干分叉病变病例。患者造影结果判定为复杂分叉病变,随着手术的进行,OCT腔内影像学结果显示:LAD、LCX开口均有钙化,预扩张后可见小夹层。基于OCT结果,研讨会上的其他专家对选择单支架或双支架处理以及预处理方式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病例研讨会现场观众讨论热烈
若选择单支架术治疗,一旦分支闭塞,再次开通分支血管难度大,易导致灾难性后果。虽然双支架术能够避免分支闭塞的风险,但是双支架术存在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造影剂量大、血栓风险高等不足。最终,该患者采用OPT术式植入1枚支架,OCT结果良好,无需补救边支支架。
陈良龙教授称,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需要个体化介入处理,在保证安全和有效的同时,尽量选择较为简单的术式。此外,做好单支架术需要遵守四个原则:KISSS(Keep It Simple and Safe)即强调简单、安全和快速、KIO(Keep It Open原则)、FBI(进一步分支干预原则)、S2S(由单支架转换成双支架)。
用最简单的术式攻克最复杂的病变
OPT与TAP的区别
左主干分叉的治疗终极目标是最佳的血流、最优化的支架贴壁、LAD及LCX无受累。当前处理多数分叉病变的主流策略是经典型必要时T支架(CPT),当单支架术不能满足边支的血供时,可补救性植入边支支架。传统的补救性边支支架植入有多种方式:T支架、边支支架微凸型T支架(TAP)等技术,其共同的缺点是边支开口难以精准定位。
陈良龙教授在介绍OPT术式的具体优势时,称OPT的诞生是“让术者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OOT(上)与非OOT(下)
边支开口优化技术(OOT)作为OPT的核心技术,通过序贯球囊扩张技术,使得主支支架外翻,推向并覆盖边支开口近端上缘,如此可实现“单支架植入—双支架效果”,或为PT术式的补救性T支架植入提供了精准定位及病变完全覆盖的可能,即经OOT处理后在边支支架植入定位时,仅需将支架上缘与外翻的主支支架对接,此时边支支架下缘即与分叉嵴对接,从而既可避免边支支架突入主支的TAP术式,又可克服T支架术边支开口上缘支架覆盖不全的技术瓶颈。
目前,可靠的边支保护技术如预埋球囊和有效的补救性边支支架植入辅助技术如OOT、OPT应成为分叉病变的主流术式和基本策略。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的脉络是一模一样的,同样也没有一个分叉病变是一模一样的。在陈良龙教授的眼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千万种,只要有效,“条条大路通罗马”。
陈良龙教授在生活中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一点也体现在了他对OPT术式的研发上,不管是适应证还是安全性、有效性,他都有思考到。他还特别强调“左主干分叉病变作为一类较为复杂的冠状动脉疾病,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病变的情况,除了介入策略的选择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应用IVUS、OCT等一系列影像学评价手段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更为适合的治疗方式。”
在临床应用上,OPT术式可作为大部分分叉病变的初始治疗策略。可适用于主支支架术后,边支开口严重受压或边支TIMI血流降低或者FFR<0.80,且边支供血范围较大者。
随着PCI技术及DES的发展,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PCI术后需要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其PCI治疗策略制定上是一个难点,陈良龙教授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追求分叉术式的不断简化,OPT术式的出现,给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带来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