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apore LIVE 2020 | 三次开通CTO失败?看张斌教授如何一次逆向开通

1.jpg

三次开通CTO,却屡战屡败。仅一个多小时,便成功逆向开通。

最优化的策略、最高效的开通。

国际舞台,中国技术!

2020年1月15日,亚太地区知名心脏介入实况年会——Singapore LIVE 2020举办期间,以“逆向开通”而被人所熟知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斌教授,成功向新加坡会场演示了一例RCA CTO逆向开通的高难度病例,让海外同行对中国的CTO-PCI技术刮目相看,手术演示期间,新加坡会场不断传来惊叹声、喝彩声。仅一个半小时的网络直播,便引起四千多名观众观看。


此次演示的手术既往曾三次尝试开通RCA CTO病变失败,凭借丰富的逆向经验、高超的手术技巧,张斌教授仅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成功逆向开通,向海外同行演示了一场完美的逆向CTO。

让我们来看看张斌教授如何运用“中国式”CTO介入术者的高效、高超技术开通这一复杂高难度闭塞病变。

2.jpg

张斌教授手术转播到Singapore LIVE 2020会场

3.jpg

张斌教授手术演示

屡战屡败,手术难度大

患者为54岁男性,因胸痛1年入院,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VEF:72%。

2019-1-14 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狭窄50%-80%,钝缘支狭窄80%,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85%,右冠状动脉中段慢性完全性闭塞性病变;

2019-1-17 右冠状动脉近段行经皮介入治疗,尝试开通右冠CTO病变失败;

2019-4-9 & 2019-7-16 再次尝试开通右冠CTO病变失败,出现冠脉穿孔相关并发症。

RCA-CTO病变特点:残端圆钝,存在Re-try损伤,曲度>45°,闭塞长度≥20mm,J-CTO评分4分。

4.jpg

5.jpg

6.jpg

逆向,将不通变为再通

三次开通CTO失败,该如何选择手术策略? 当然非逆向莫属。

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多个危险因素。造影可见其尽管正向存在一定的开通可能性,但由于患者血管迂曲、钙化,降低了手术成功率。

从逆向的角度评估,患者侧支循环条件不佳,来自心外膜的细小、弯曲的侧支循环存在较大的穿孔风险,同时室间隔的侧支循环同样非常细小,且间隔支之间的连接部分迂曲严重。总的来说,此例患者手术难度较大。

结合患者既往PCI经历,三次尝试正向开通RCA CTO失败,且发生过冠脉穿孔,考虑正向开通风险过大。张斌教授表示,尽管逆向开通难度大,但是结合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介入治疗经验,决定以逆向开通作为主要策略。

虽困难重重,但最终柳暗花明

此次手术采用的是7F AL 0.75的导管,手术过程困难重重,一波三折,但张斌教授凭借其高超的技术,最终成功开通。

困难一:如何进入第一间隔支?

由于第一间隔支前有一较大的弯曲,张斌教授使用Run through和Sion black wire都难以进入,后结合双腔微导管使用改良的反向导丝技术顺利进入第一间隔支。

困难二:如何通过纤细、扭曲的间隔支?

使用Sion black wire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尝试,结合“冲浪技术”导丝成功到达右冠远端。

困难三:逆向导丝如何通过病变?

使用Corsair 135、Pilot 150/200顺利通过斑块闭塞部位,通过闭塞病变后使用球囊扩张Ballon emerge 2.0/20。 

7.jpg

8.jpg

困难四:如何选择合适的支架植入位置?

通过双腔微导管在闭塞远端注射造影剂进行显影,指导支架植入的位置。选定位置后植入支架Xience2.5/3.0/.3.5*38mm,而后在IVUS的指导下进行后扩张,并评估支架植入的效果,结果显示支架植入效果良好,分支保留充分,不存在慢血流等情况。

9.jpg

10.jpg

“中国式”CTO技术,不一样的体验

张斌教授术后表示,这一病例充分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式”CTO技术,例如日本的介入专家通常避免使用0级的侧支循环作为逆向开通路径,但是我们对这类侧支循环也存在尝试的价值。Sion是开通CTO病变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在运用“冲浪技术”时,Sion black wire十分有效且安全性高。

本次手术也体现出了中国介入术者高效、踏实的技术风格。提高手术的效果、保障患者和术者的安全、权衡手术的成本等多个方面都是CTO介入手术中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阅读数: 2814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