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肺炎 | 无需恐慌气溶胶传播,做好日常防疫措施

这段时间你是否被“气溶胶”刷屏了?

此前在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中,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卫生防疫专家告诉我们,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但疫情防控小组并没有对这个结论作出过多的说明。我们可以理解为,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仍然是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从学术角度考虑,由于短时间相关研究支持数据可能尚未充分,但气溶胶传播确有很大可能。

“气溶胶”一时成为热词,也引起了人们一阵恐慌:什么是“气溶胶”?病毒会不会随空气传播?莫非打开窗户吸一口空气也有被感染的风险?我们是否需要担心室外空气中有大量的病毒传播呢?

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aerosol)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简单说,气溶胶就是若干微小固体粒子或液体小质点均匀分散在气体里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指出,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中悬浮的过程中,因为失去水分,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了飞沫核,飞沫核可以漂到更远的地方,造成了远距离的传播。

云、霾、雾、飘在空气中的灰尘都是气溶胶,只是微粒大小不同。尺寸最大为100微米的颗粒被认为可吸入,这些雾化的颗粒足够小,可以吸入咽喉,而小于10微米的较小颗粒则更深地渗透到气管和肺中。

气溶胶是怎么产生的?

气溶胶可以自然产生,也可以人为形成。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形成气溶胶,比如打喷嚏、咳嗽、说话、呼气、唱歌等基本生理活动中。我们排出的大尺寸颗粒物因重力沉降到地面,而较小的则可以在空中飘浮一段时间,此时就属于气溶胶。

更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操作场景下的气溶胶:比如为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支气管镜检查时。还有在牙科和整形外科领域,使用大功率电动工具时,都会产生气溶胶。

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有什么区别?

气溶胶和飞沫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颗粒的直径大小,飞沫粒径通常在1-5毫米,而气溶胶粒径常在0.1毫米及以下。气溶胶在空气中停留时间会比较长,并随气流从污染区域流动至干净区域,可悬浮几个小时甚至一个礼拜之长。

会不会造成空气中都是病毒?

病毒是固体颗粒,它本身就是一种大气气溶胶。它不可能经由空气中的气体组分传播,只能附着在大气气溶胶中传播。尤其是病毒,它只能寄生在细胞里才能复制和存活,也才能传播。所以空气中病毒的量取决于空气中含有的可被病毒寄生的细胞这类生物气溶胶的量。

并非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病毒。大众熟悉的流感病毒的传播就是经由大气气溶胶传播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气传播。

生活场景里即使有病人产生了传染性气溶胶,病毒也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且需要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极高阈值,才可能有一小支部队进入我们体内。气溶胶传播途径相对更主要是针对医疗操作中医护人员的防护。总结就是:需要重视,但无需恐慌。

还能继续开窗通风吗?

气溶胶主要存在于密闭空间,在不通风的密闭空间内要格外注意。通风较差的场合中病毒浓度会上升,如果暴露时间较长,风险也随之上升。譬如电梯、飞机、影院等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当通风条件上去,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自然降低。所以我们只要做到尽量避免前往密闭空间,做好防护措施勤通风。家中最好多频次开窗,有空气净化器的打开净化器,净化器有过滤气溶胶的作用。

日常防护措施会有哪些改变?

常规的防护措施就可以避免生活中的气溶胶传播。针对以上传播途径,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呼吁广大社区居家防疫要做到“七个要”:

1.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来访;

2.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3.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5.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提倡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

6.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配合相关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戴好口罩;

7.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配合治疗。

3.png

来源:果壳、中国环境新闻等网络,本文内容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阅读数: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