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 · 关心 | 范洁:心衰患者面对新冠肺炎不必过度恐慌,需积极做好个人防护

1.jpg

心力衰竭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临床疾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日常生活中,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有哪些?心衰患者怎样才能做好个人防护?这是所有患者及家属特别关心的问题,在这严峻的特殊时期,严道医声网特别邀请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范洁教授,为广大心衰患者在防疫期间的个人防护给出最实用的建议。

01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系统淤血及心输出量的不足。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到晚期阶段的一组临床表现。目前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瓣膜病等心脏病发展到晚期都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范洁教授特别强调。

2.jpg

“对于心衰的症状表现,我们要基于心衰的定义和它的病理生理变化来推断这样就容易记住。”

范洁教授介绍,从临床上来看,心衰的主要症状分两个部分:

一是淤血,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淤血,肺循环淤血表现为氧合不足,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这种呼吸困难从最轻的劳力性呼吸困难,即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发展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

“根据心衰的严重程度,肺循环淤血出现的呼吸困难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肺循环淤血的另一表现是气喘,由于病人氧气供应不足,所以就会加快呼吸频率,进而出现喘息。

由于肺循环淤血会出现肺部支气管的静脉淤血,病人会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咳嗽有可能有痰,有可能没有痰,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血痰。

体循环淤血主要表现为腔静脉系统淤血,典型的体征有水肿,这种水肿是下垂性水肿,顾名思义,下垂性水肿是指人在活动状态下,由于下肢是最低的部位,所以水肿会从踝关节一直渗透到膝关节,再到腹部。但如果病人下肢不能活动,需长期卧床,就会表现为腰底部的水肿。

二是心输出量不足,心输出量不足最早的表现为乏力,病人由于供养不足,就会表现为没有力气,进而出现头晕。脑是人体的最高部位,如果心输出量不足,首先会影响大脑供血、供氧,出现头晕,思考问题困难,反应迟钝,还会出现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比如肾脏供血不足会出现尿少。

02 

更多的关注,更加积极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作为一种新的病毒类型,人群普遍对它没有免疫力,所有暴露在新型冠状病毒下的都是易感人群。根据近期的研究,老年患者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更高,同时也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

心衰患者由于身体素质差,抵抗力低,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因此,目前来说心衰患者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同时新冠肺炎也是心衰患者“新的危险因素”。

范洁教授指出,心衰患者若感染了新冠肺炎,是比较危险的情况,可直接诱发心衰加重、也可能引起中毒性心肌炎,加重心衰,最终导致死亡。

“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这类病人,让他们尽量避免感染,如果感染了新冠肺炎,一定要更加积极的给予有利措施,以防止病人因心衰加重而威胁生命。”范洁教授强调。

03 

科学的预防是应对疾病的最重要手段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受威胁者,人人亦是抗击疫情的行动者。

与新冠肺炎的战斗,预防胜于治疗。

为了避免出行和聚集以及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范洁教授建议:

(1)尽量少出门,能不出门则不出门,注意在家经常开窗通风;

(2)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维持。虽然有些患者一次就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但心衰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因为药物服用完,或者由于自我感觉很好,就擅自停药、减药或换药,否则容易引起病情恶化,如果要调整用药,必须咨询医生后再做调整。

(3)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疾病的恢复的重要保障。目前,长时间被困在家中,活动范围被限制,又从各个渠道看到各种关于疫情的新闻报道,担心疫情的发展和自身会被感染,难免被焦虑的情绪控制,在这个时候,病人需要做好自我心理调整,可以和家属一起做一些心理疏导,大家相互鼓励,不要过度恐慌。

(4)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增强体质,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5)坚持做好心衰笔记,记录每天的药量、体重,以及服药情况,这样更有利于患者坚持服药,帮助患者康复。

04 

疫情结束,非常有必要前往医院做全面综合检查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依然严峻,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很多心衰患者对于是否要去医院就诊表现出既担心又疑惑的情绪。

“不建议患者频繁的到医院就诊,”范洁教授表示,“医院本身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是到医院的过程是无法控制的,所以建议在非重灾疫区以外的病人,如果没有紧急情况,可以在家做好自我心理疏导、锻炼,坚持记录生理指标。但如果出现气喘加重、尿少、浮肿、晕厥等应及时预约到心内科就诊,以防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后果。”

采访时,范洁教授回忆起她最近遇到的一个病人,症状明显加重,但一直在家忍着,等到了医院已经发展到晚期。“所以一旦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做好个人防护,”她强调。

谈到疫情结束之后,心衰患者是否有必要前往医院做全面综合检查时,范洁教授非常肯定的告诉我们,非常有必要。

她指出,原本心衰患者就需要定期去医院做检查以评估药效和患者的综合情况,但在防疫期间,由于防控隔离需要,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可以等疫情结束之后,再到医院做随访。

心衰的检查一般包括:

(1)血液生化学、心衰标志物检测,如肾功能、电解质、B型钠尿肽等;

(2)常规检查,如X线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

05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时机

由于疫情防控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适应证的患者,在防疫期间,何时可以行手术治疗?

范洁教授表示,要分两种情况来讲,首先,对于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心衰患者,如果需要行CRT/ICD手术,在非重灾疫区可以按照正规的流程到医院就诊并手术;如果在重灾疫区,可以等疫情结束以后,根据当地防疫部门和医生的建议选择手术时期。

其次,即使是在非重灾疫区感染了新冠肺炎,或者是疑似新冠肺炎的心衰患者,都不建议进行手术。如果是已经治愈的患者,回家以后隔离观察14天,完全恢复了健康,可以按照常规手术。

此外,如果病人疑似新冠肺炎,同时有发生心源性猝死,心跳骤停且被抢救过来,如果病情不稳定,仍然不能进行CRT/ICD手术,因为感染是CRT/ICD手术的禁忌证,因此,建议先控制感染,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手术。

微信图片_20200224134010.jpg

阅读数: 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