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洋,中美专家云上共聚:探讨ICE运用于冷冻球囊房颤消融理论与实战

近年来经导管冷冻球囊消融在房颤领域的治疗效果逐渐被认可并写入共识,而心腔内超声技术(ICE)在国内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其在冷冻消融手术中的实际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善学者其如海乎”,学习交流是学者磨炼技术最佳途径之一。7月24日上午由美敦力主办的ICE运用于冷冻球囊消融研讨会,便为中美两国专家搭建起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在线平台。两国专家突破了千山万水的空间阻隔,克服了昼夜颠倒的12小时时差,共聚线上,交流经验,为观众奉献了一场ICE和冷冻球囊消融相结合的学术盛宴。

1.jpg

中美专家“济济一堂”

会议特邀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班纳大学医学中心电生理学研究主任Wilber Su教授讲解ICE技术实操技巧并分享相关临床应用病例。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担任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群山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方毅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韩宏伟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启明教授等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ICE为冷冻球囊消融“保驾护航”

2.jpg

Wilber Su教授讲课

会议在Wilber Su教授对ICE的全面介绍中开始。一目了然是人们对ICE下冷冻球囊消融的直观感受。ICE将手术现状动态展示在术者的屏幕上,可以帮助术者对患者即时状况有更加及时、全面的评估,也避免了许多因操作不当而带给患者的其他伤害。

Wilber Su教授在讲座中称ICE的正确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安全进行,此外ICE的应用也改进了冷冻球囊消融术的手术方式,帮助患者避免使用其他透视方式,减少辐射伤害。最后缩短患者在院时间也是令人称道的,大多数病人可以当天出院。Wilber Su教授同时指出ICE最大的问题就是其成本,这不利于其在临床上更广泛地推广。

Wilber Su教授通过一系列现场读图对ICE影像的判断作了细致解读。其中ICE过程中高质量的肺静脉影像引起了蒋晨阳教授的极大兴趣并引发讨论,Wilber Su教授对此解释说:“在普通视图下向右旋转可以观察到RS、RI和PA的断层影像,将ICE向三尖瓣处弯曲后回看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影像。这种方法对70~80%的患者是有效的。”熟能生巧是所有术者掌握技术的必由之路,Wilber Su教授强调多操作、多练习仍然是熟练操作ICE唯一途径。

心内外膜消融联合经皮心包穿刺外膜标测是治疗难治性房颤的有效方法

3.jpg

蒋晨阳教授讲课

蒋晨阳教授随后谈及了对心内外膜联合消融干预复发性难治性房颤的深入思考。

目前的房颤机制未被完全阐明,对一些患者存在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如何预见性干预,阻止疾病发作依然是个难题,且消融工具和消融能量都差强人意,这些都导致了房颤消融较低的成功率。在这种背景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尝试探索用内外膜联合消融治疗难治性房颤患者。

从2016年9月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对2次及以上独立心房颤动在消融后仍然复发的患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采取同时经剑突下心包穿刺和房间隔穿刺的途径行心房内外膜联合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表明在常规心内膜消融基础上,对于多次消融复发的难治性房颤患者,联合经皮心包穿刺途径行外膜标测和消融是安全可行的。

Wilber Su教授认为心内膜消融联合经皮心包穿刺外膜标测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话题,邵逸夫医院心内科的相关工作也富有价值,也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报道来提供进一步的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脉冲场消融、Marshall韧带无水酒精消融可能更有效”,蒋教授在讲课最后对多次消融复发难治性房颤的治疗做了科学美好的畅想。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ICE运用于冷冻球囊手术分享

4.jpg

Wilber Su教授分享病例

会议最后Wilber Su教授分享了一例ICE运用于冷冻球囊手术的录播视频。该例是随机选取的复杂房颤患者。造影、穿刺、推送……视频中Wilber Su教授熟练稳重地操作器械,而线上的他则为与会者详细解说了手术操作的每个步骤。超声影像不断刷新,屏幕上也构建起了患者心内结构的三维图像,Wilber Su教授对术中每一个关键点都做了深入解读。

与会嘉宾也就ICE运用于冷冻球囊手术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热烈讨论。肖方毅教授率先就术中血栓问题与Wilber Su教授深入交换了意见,Wilber Su教授为大家分享了美国肝素的使用剂量和相关经验。他指出中美两国医生肝素使用习惯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人群差异导致的,因此他建议国内医生对肝素的使用还是应该基于中国人群的特点。

王群山教授关注了录播视频中的穿刺点,就ICE、冷冻等导管经右股静脉进入是否会引发并发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Wilber Su教授认为选择同侧进入对患者日后康复有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穿刺点间的间隔,尽量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将近3个小时的线上交流并没有影响两国专家对学术的热忱。无论是Wilber Su教授对ICE的全面讲解,还是蒋晨阳教授分享关于心内外膜联合消融的“中国思考”,以及线上专家对两位讲者讲座内容的所有细节刨根问底,会议处处都体现出医者对学术钻研的赤诚之心,体现出理无专在,学无止境的的追求。

“不是虚心岂得贤”,本次ICE运用于冷冻球囊消融研讨会,不仅为中美两国心血管专家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架起了两国学者友谊的桥梁,促进了ICE在冷冻球囊消融领域应用的进步,惠及更多患者。

阅读数: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