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年度总结会暨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行业报告2020发布会圆满召开!
微信头条900x380.jpg
回顾2020心历程,再启2021心征程!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1年1月31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年度总结会暨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行业报告2020发布会线上会议隆重召开当日线上直播彰显发布会硬实力,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线观看人数高达三万,弹幕互动连连。

会议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教授、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出席会议并作开场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顶级专家齐聚云端,交流经验、凝聚合力,共同为大家解读了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行业报告2020的精髓所在。

图片17.png

与会专家

图片18.png

吴永健教授和周达新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会议伊始,葛均波院士、张抒扬教授、徐亚伟教授、吴永健教授分别为发布会进行了精彩致辞,在回顾2020年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学术和临床介入技术发展历程之余,更是再展望了2021年结构性心脏病走向和繁盛之趋势。

葛均波院士:忆往昔,再创结构辉煌

图片19.png

葛均波院士致辞

首先,葛均波院士表达了对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年度报告2020的欣喜之情,激动之余,葛院士回忆了二十余年前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的发展,并谈到当今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与之有类似但发展更加飞速的轨道,如今中国结构领域已经越过初期阶段,开始走向精细化。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在各位专家的努力下,已在全国开展并启动了瓣膜建设单位。

葛院士表示期待中国专家术者不仅熟练掌握操作,更要意识到瓣膜基于其自身寿命的重要性。在未来,结构性心脏病是介入性心脏病学的第四个增长点。最后,葛院士强调到,当代医生有责任更有义务推动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的发展。

张抒扬教授:加速奔跑,推动结构介入治疗高质量发展

图片20.png

张抒扬教授致辞

张抒扬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高度重视,并希望和各位同道积极推动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长足发展。张教授指出,在各位专家的积极努力下,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引领当前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新理念、新技术尤其是国产器械等落地于中国,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代表。同时,对此次云端会议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徐亚伟教授:收获现在,主导未来

图片21.png

徐亚伟教授致辞

首先,徐亚伟教授对行业报告的成功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结构性学组在分会内的扎实且高效的工作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年度行业报告2020发布会是今年中国结构性心脏病的重要时刻。在葛均波院士的领导下,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推动结构性心脏病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主导作用

吴永健教授:怀感恩之心,共创结构明日大发展

图片22.png

吴永健教授致辞

吴永健教授代表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向葛均波院士、张抒扬教授、徐亚伟教授以及各分会组长、副组长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同时期望各个分会在会长的领导下给予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巨大的支持。作为新兴分支学科,结构性心脏病学正值快速发展的时期,得到了整个行业的高度关注,作为学组牵头人,吴永健教授希望能将学组工作推向新高潮,届时向学组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行业年度报告

2020八大版块解读

本次会议焦点当属与会专家代表对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行业年度报告2020各大版块的精彩点评与解读,针对TAVR领域、二尖瓣介入领域、三尖瓣介入领域、肺动脉瓣介入领域、左心耳封堵领域、先心病介入领域、瓣周漏及3D打印技术、心房分流术等8大领域进行了精彩解读,从流行病学、国际进展、国内进展、未来趋势等方面逐一展开,详细解读结构性心脏病2020年前沿研究文献,临床介入新技术和需求,并紧跟研究新进展,进行各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

宋光远教授: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年度报告2020

图片23.png

主动脉瓣狭窄(AS)是65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过去对于晚期或症状性AS的治疗选择仅限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近十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TAVR,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光远教授带来了一则关于《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年度报告2020》的年度报告,对结构性心脏病2020发展进行总述及TAVR展望,分别从流行病学及市场前景、国际发展概况暨2020重要研究结果更新、全球TAVR应用现状、国内TAVR应用现状、未来趋势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最后,宋光远教授总结道,2020年度TAVR领域的真实资料及探索还在路上,在该年度报告中更多阐述了流行病学和国内外的发展;新器械、手术麻醉方式、抗凝等多方面探索体现TAVR领域仍有巨大改进潜能,国产瓣膜进展迅速且随访结果令人满意;中国TAVR未来发展将更关注质量,而非更注重数量;期望通过该报告能够为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图片24.png
罗建方教授、周达新教授、陶凌教授主持点评

潘文志教授: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2020年度报告

图片25.png

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发病率为AS的10倍,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MVR)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在治疗功能性和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方面可能更具优势。关于二尖瓣反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带来了一则《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2020年度报告》,从流行病学、国际现状、国内现状、未来趋势四个方面逐一展开。

对于二尖瓣介入治疗的未来趋势,二尖瓣介入技术成为未来二尖瓣反流治疗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成为TAVR之后,结构性心脏病学领域最大热点;TEER已得到大量的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的证实,并得到指南积极推荐;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特别是经股静脉的二尖瓣置换,也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2021年,我国将有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商业化的临床应用,未来数年将有数款器械获批上市。

图片26.png
王建安教授、周玉杰教授主持点评

陆方林教授: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年度报告2020

图片27.png

三尖瓣病变中最常见的是三尖瓣反流(TR),发生率较高,仅次于左心瓣膜病变,目前,国外已有不少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TTVI)的相关临床试验报道,且手术效果良好,而国内首个经导管人工三尖瓣瓣膜LuX-Valve已应用于临床。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陆方林教授着重针对三尖瓣介入治疗进行讲解,带来了一则题目为《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年度报告2020》的年度报告,分别从流行病学、国际现状、国内现状、未来趋势四个方面展开解读。

关于三尖瓣介入治疗的未来展望,陆方林教授认为,TR患者众多,治疗率低,市场前景广阔;介入治疗研究处于萌芽状态,研发需加大投入;我国有众多风心病患者,TR是重要健康问题;TR治疗围术期管理更具有挑战。

图片28.png
刘先宝教授、陈茂教授主持点评

张长东教授:经导管肺动脉瓣介入治疗年度报告2020

图片29.png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00名患者进行了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的治疗,我国自2013年完成首例TPVR以来,多个中心已陆续开展,共完成了近百例手术,在技术规范、器械创新等层面取得了创新和进展。关于经导管肺动脉瓣介入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长东教授带来了《经导管肺动脉瓣介入治疗年度报告2020》的年度报告,分别从流行病学、球囊扩张瓣膜进展、指南更新、自膨胀瓣新进展、未来进展五个方面展开解读。

对于TPVR的展望,右心室流出道解剖学十分复杂,临床实践中约2/3超大瓣环患者被排除在TPVR之外;TPVR开发重点是适应多种多样流出道解剖特点(倒漏斗状、合并分支狭窄、全程瘤样扩张);占据多数的TAP类型PR将成为研究热点。

图片5.png

周达新教授、冯沅教授主持点评

白元教授:经导管左心耳封堵年度报告2020

图片30.png

作为抗凝血疗法的重要补充和替代疗法,左心耳封堵术近年来在全球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为那些不能、不愿、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的房颤卒中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对于左心耳封堵,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白元教授带来了一则题目为《经导管左心耳封堵年度报告2020》的年度报告,其中最新2020的报告显示了中国房颤“两高一低”(房颤高发、卒中高发、抗凝低)的现状,并对比了2016年和2020年ESC房颤指南内容上的“大不同”,以及回顾了左心耳封堵全球发展现状,包括中国国产封堵器、国内LAAC临床研究的发展状况。

最后,白元教授陈列了一系列左心耳封堵器械,以丰富的器械种类,彰显了左心耳领域正处于春天,需继续再接再厉。

图片6.png

苏晞教授、陈维教授主持点评

胡海波教授: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年度报告2020

图片31.png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先心病介入治疗一直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基石,介入治疗发展相对稳定,自1997年Amplatzer系统器械开发后,介入治疗的改进一直是微调。关于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海波教授带来了一则题目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年度报告2020》的年度报告,首先,进行了先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简史回顾,解读先心病介入技术类型分类、引导技术分类,并分享了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例数近10年数据,以及2020年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情况和介入进展盘点。关于目前先心病介入治疗面临的挑战,和介入治疗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胡海波教授总结道,先心病介入治疗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基石,2020年度虽然受疫情影响先心病介入治疗病例总数有所下降,但总体发展稳定;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临床疗效可期待;未来,先心病介入技术与瓣膜介入技术相融合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图片7.png

伍伟锋教授、张玉顺教授主持点评

杨剑教授:经导管瓣周漏类疾病介入治疗年度报告

图片32.png

瓣周漏(PVL)是瓣膜置换术后最具挑战性的并发症,多数PVL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可引起严重临床事件,二次外科修复或二次瓣膜置换是治疗PVL的金标准,但是二次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手术死亡率高。关于瓣周漏领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剑教授带来了题目为《经导管瓣周漏类疾病介入治疗年度报告》的年度报告,首先对PVL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经房间隔、直接心尖、经股动脉左室逆行介入途径,以及封堵器选择和PVL国内介入治疗现状。另外,关于3D打印,分享了3D打印指导PVL封堵、3D打印在TAVR、TMVR、TTVR、TPVR、PVL、HCM中的应用,最后阐述了3D打印技术小结与展望。

关于介入治疗进展及展望,目前PVL介入治疗集中于大的中心,多为外科术后PVL治疗;TAVR后PVL的介入治疗已逐步开展,需要进一步循证医学积累;目前PVL处理的难点主要在于影像学诊断、适应证的筛选、操作的复杂以及并发症的防治;通过优化适应证选择、技术及器械改良,PVL介入治疗结果不断优化。

图片8.png

姜正明教授、赵仙先教授主持点评

张长东教授:心房分流术年度报告2020

图片33.png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亦存在药物及器械治疗手段匮乏、无法有效改善预后的困境,左心房分流减压是唯一被证实有效的办法,即通过经皮介入微创的方式在房间隔植入一枚分流装置,在不明显减少左心排量和明显增加右心负荷的基础上降低左心房压力,从而改善心衰症状及预后。关于心房分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长东教授带来了一则题目为《心房分流术年度报告2020》的年度报告,分别从流行病学概况、国际发展现状、国内发展现状、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呈现。

关于心房分流,国内创新创造了一些新的理念,包括介入无植入理念:射频挛缩、无植入、实时可调;以及精准治疗理念:分流量可控可调、装置可更换、可二次干预。

图片9.png

吴永健教授、孔祥清教授主持点评

在年度报告环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陶凌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冯沅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戈军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苏晞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陈维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伍伟锋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赵仙先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正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孔祥清教授、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等在听取了报告的同时给予了精彩点评。


吴永健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2021年度规划及分工

图片35.png
纵观全场,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与会专家、医药企业、结构周媒体、直播支持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吴永健教授为此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在会议的最后,吴永健教授阐述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2021年度规划及分工,对明年学组关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进行了整体规划,并表达了对2021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发展的殷切期待!
吴永健教授强调了结构组工作开展指导原则,再次重申2021年工作目标,表明在考虑地域差异的基础上会适当增加新的成员,确保每个省份都有小组成员,以带动全国每个省份结构性心脏病的广泛发展。关于结构性心脏病技术培训,具体分为超声和CT影像分析、左心耳封堵技术、TAVR技术、先心性心脏病、其他技术、学科交叉细化分工;培训模式则分为专题制、中心制、嵌入式,更强调社会宣传和Structure weekly。并确保行业自律和质量控制,医师协会在行业自我管理上应肩负的责任,至少行业内部应该有个约定。
图片36.png

最后,由葛均波院士在战略角度向大家做了大会总结,葛院士认为,与技术、操作、资质相关的介入内容可以在未来建立一个良好的介入治疗数据库,通过随访为更多的研究提供参考证据。也希望在吴永健教授的带领下,结构学组把经导管介入治疗推上新高度,来帮助更多的患者。

总而言之,2020年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发展再次加速,无论是以“TAVR”为主的瓣膜性心脏病,还是左心耳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均已实现临床介入方面“量”的积累,以及产品方面“质”的飞跃,同时,众多创新性临床介入技术强势推进,指南、重磅临床研究相继发布,极大推动了结构性心脏病学的发展。此次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行业报告2020发布会的成功发布,在总结2020年硕果的基础上,更是制定了我国2021年结构性心脏病的再发展规划,相信在2021年,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将迎来新的篇章,再迎来“量”+“质”的双丰收!

33_688_08b5127c290514e5b4c0a52527b63f60_2dd6b47c807c8a325d0a9bc1bd196250.png

扫码回看直播



阅读数: 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