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席
第二十四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21)将于4月23-25日在美丽的苏州举行,欢迎全国心血管同道相聚苏州,相互沟通交流,为中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统筹谋划
赋能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
▼▼▼
信息化建设是打造新型心血管病防治体系“关键路径”
▼▼▼
以胸痛中心建设“心电一张网”为例,通过该举措,解决了院前急救、院后长期管理所需心电图的及时传输获取问题,但是,心电图只是其中一个点,未来还将纳入包括血压、血氧、血脂、血糖、睡眠、运动、呼吸、症状、生化检验等更全面的数据,实现“一点带动全面”的战略布局,最终实现胸痛中心全面信息化建设,这将是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的核心。因为,只有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才能跨院乃至跨区域实现患者信息共享,横向实现多学科信息整合,纵向实现院前、院中、院后信息贯连,为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提供支撑。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医疗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医疗手段,为心血管疾病诊疗活动增添了新利器。期待更多心血管疾病信息化平台能陆续建立、健全,为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跨学科联动,整体布局,大健康未来可期
▼▼▼
接下来的胸痛中心建设,不仅要横向多学科整合,纵向院前、院中、院后延伸,还要进一步实现区域联动、全国网络高效运作。当前胸痛中心设有标准版、基层版和胸痛救治单元,已深入基层。具体来讲,在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统一指导下,通过与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联合,共同推进胸痛中心建设迈向了全县模式。全国不到200个地级市,已有超过60个城市开启全市模式,湖北省、海南省已经在筹划要启动全省模式,这种全区域模式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也即三全模式,在该模式下,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都能联动,实现医疗机构间或者医疗机构内院前、院中、院后信息共享,促使救治工作更有规划、更高效。同时,还能更高效地将区域内预防、救治、康复、二级预防工作联动起来,形成全程管理。
接下来,一方面胸痛中心建设将与国家卫健委推动的五大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进行联动;另一方面,胸痛中心建设也将与心衰中心、房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瓣膜中心进行联动,从而更好地落实分级诊疗政策,推动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构筑新型重大疾病防治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拓展国际视野,承载“一带一路”美好心愿景
▼▼▼
欢迎各位代表注册参会!本次大会分为江苏省代表注册和全国代表注册2种形式,凡注册代表均凭注册信息现场领取胸卡、参会资料包、会议期间的餐券等。食宿及交通请各代表自理!
注:此次学分为电子学分,将在会后统一发放。
#全国代表(江苏省代表除外)(800元)
参会注册网址:
http://ccif2021.meetingchina.org/

#江苏省代表(免费)
参会注册网址:
http://events.hoohui.cn/dist/#/ccif2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