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2021丨胸痛专场圆满举行:打造胸痛救治新体系,探索胸痛中心建设新模式
1.jpg

四月蓉城,草长莺飞,春意盎然。2021年4月17日,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四次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成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CCC2021)胸痛专场围绕PCI诊疗技术及胸痛中心建设展开,集临床诊疗、学术进展和学科建设,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春日盛宴”。

2.png

胸痛中心的核心观念是建立有效的胸痛救治体系,优化流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的胸痛诊疗局限在医疗机构,很多基层患者的诊治效率没有显著提高。因此胸痛中心联盟去年发布了《积极推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通知》,将胸痛诊疗下沉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同时积极开展大众教育,通过分级诊疗,上下联动,逐步提高胸痛诊疗效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在致辞中谈到,国家卫建委对胸痛中心的建设十分支持,胸痛中心工作在十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希望未来在更多区域和医院的加入下能推动专科疾病的诊疗,形成重大疾病院前院中院后的治疗流程。相信今天的专场活动能进一步交流,最终实现胸痛中心与学科建设、健康中国进一步结合,以专病专科的体系建设为四川省的健康建设做出贡献。

3.png

霍勇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教授也谈到,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改变了疾病治疗模式,四川是起步很早的省份,为全国的胸痛中心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未来也要看到不足,比如从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缩短不明显,还要加强患者教育,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png

向定成教授致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在致辞中谈到,虽然四川省的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要看到差距,改进不足,未来以更好更饱满的姿态参与学科建设,为四川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5.png

陈茂教授致辞

围绕县域医疗,优化分级诊疗,从胸痛中心到胸痛单元再出发

▼▼▼

就胸痛单元的建设,参会专家们分别从项目建设、胸痛中心认证解读、四川省胸痛中心的中心建设及质量控制以及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内容及流程等进行了分享。

霍勇教授分享了新时代下的胸痛中心建设模式——胸痛中心到救治单元的转变。胸痛单元是胸痛中心现阶段的必要转变。内容包括建立体系,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预后,落实分级诊疗,实现基层首诊,上下联动。将胸痛诊疗推向更基层。

6.png

霍勇教授讲课

向定成教授带来了胸痛中心认证第六版解读,对急诊胸痛患者评估及救治要做到:

一、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 二、对明确诊断为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三、对初步诊断为NSTEMI/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四、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及处理,五、院内发生ACS的救治,六、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及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及处理这些方面,对胸痛中心的工作规化更加明确。

7.png

向定成教授讲课

关于四川省胸痛中心建设及质量控制,张立教授认为要做到四点:

:全国急救知识普及,提高居民急救意识;

:缩短急救时间,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规范化治疗,借助信息化技术,院前和院内无缝衔接,完善分诊、转诊机制;

:院后随访康复,借助AI随访机器人,共同打造院后随访体系多个方面,规范疾病的流程化管理。

8.png

张立教授讲课

接下来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蔡琳教授分享了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内容及流程,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试点5个地级市联盟胸痛救治单元验收和授牌,推动200个地市联盟卫建委发文,突破1万家救治单元注册单位最终实现10万家乡镇覆盖。

9.png

蔡琳教授讲课

最后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立教授主持召开了TSST卒中胸痛双中心全区县贯通行动启动会。TSST卒中胸痛双中心全区县贯通行动的目标是做到协助疫情下STEMI救治策略及双中心常态化运动,规范常态化优先溶栓的流程。提高全区县胸痛、卒中双中心协同救治质量,提升救治率、救治效率和救治成功率。提升全区县救治关键技术与能力,包括心梗溶栓与心血管介入技术、脑梗静脉溶栓与取栓技术等。

夯实基础,筑牢根基,方能得心应手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立教授带来了关于冠脉介入的规范步骤及技巧讲解,包括术中的五大步骤:连接三联三通,压力和造影剂、穿刺动脉建立入路、造影管进入动脉,到主动脉根部到排气,检测压力行左右冠造影等步骤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同造影导管的使用技巧等都进行了一一解说。

10.png

张立教授讲课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陈应忠教授讲解了穿刺血管变异及穿刺并发症的处理策略,他对穿刺血管的不同解剖变异进行了详细讲解,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如前臂骨筋膜室综合症、纵隔血肿,颈部血肿等处理策略也一一进行了分析,除了手术的规范操作,并发症的处理更是每个手术医生应当掌握的必要技能。最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丁寻实教授分享了急诊PCI冠脉无复流预防和处理策略。冠脉无复流的定义是指排除栓塞、痉挛、夹层、残余狭窄、急性闭塞等冠脉机械性阻塞,但心肌灌注不良并未得到改善,微循环血流仍处于异常的状态。他对机械和药物处理冠脉无复流的预防和处理办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

11.png
12.png

陈应忠和丁寻实教授讲课

急诊PCI经验谈,如何优化复杂情况下的急诊PCI

▼▼▼

下半场的内容围绕急诊PCI手术策略展开,对复杂急诊PCI的处理流程进行了讨论和分享。

张立教授分享了PCI术后抗栓策略发展与探索之路,他强调无论ACS或SCAD患者,使用何种支架,PCI术后均采用阿司匹林+一种P2Y12受体抑制剂进行双抗治疗,近期对PCI后抗栓治疗探索提示:出血高危患者缩短双抗时长可行,双抗后首选阿司匹林单药长期二级预防。

四川省人民医院李刚教授针对急症PCI遇到了大量血栓负荷的处理策略进行了分析,包括包括强化抗栓药物、冠脉内药物溶栓、血栓抽吸、扩张血管药物、延迟支架植入等不同策略的适应症进行了讲解。

13.png

李刚教授讲课

陈应忠教授对急症PCI遇到了左主干病变的处理进行了解说,他强调急诊PCI时需要高度重视、团队协作,优化流程、小心操作,尽快恢复血流,避免手术带来的“雪上加霜”。

接下来,张立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刘剑雄教授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周名纲教授分别针对急症PCI遇到了钙化病变、真性分叉病变和心源性休克的复杂情况下的处理方案进行了经验分享。急诊PCI情况危急,病人多合并不稳定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认真评估,根据病变和患者、术者情况选择最优策略。

14.png
15.png
16.png
17.png

陈应忠教授、张立教授、刘剑雄教授和周名纲教授授课

四月春光正浓,胸痛诊疗推进工作也正如春光中的万物一样欣欣向荣,在蓉城美丽的春光中,紧跟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四次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成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CCC2021)的步伐,汲取知识,收获快乐,推动胸痛事业建设,为“健康中国2030”添砖加瓦!

阅读数: 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