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CC 2021 | 葛均波:CTOCC CTO PCI推荐路径更新与新器械的选择
图片

一部CTOCC发展史,半本中国CTO-PCI成长史。


一年一度的CTOCC盛会,追求的不仅是技术的巅峰,更是患者的获益。十七年来,CTOCC不仅成为我国CTO PCI领域最具吸引力的一面旗帜,也是众多中青年介入医师成长的重要平台。

2018年,葛均波院士携CTOCC组织业内权威专家编写了《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推荐路径》,指导中国CTO介入治疗走上正轨。随着时间的推移、器械的进步,CTO PCI新技术理念、临床证据也在不断涌现。


2021年10月23日,CTOCC 2021召开期间,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做了《CTOCC CTO PCI推荐路径更新与新器械的选择》主题演讲,深入剖析CTO PCI理念更新及器械进展。

图片

葛均波院士主题演讲


CTOCC CTO-PCI推荐路径流程图更新

▼▼▼

葛均波院士结合更新版推荐路径流程图,对5项更新进行了详细讲解,具体包括:

更新1:增加血管结构理念相关技术

建议:当闭塞病变无法进行IVUS指导或IVUS指导失败时,可采用血管结构理念相关技术(包括BASE技术、Side-BASE 技术、Knuckle 技术、Scratch-and-Go 技术、Carlino 技术)使导引钢丝进入CTO体部,根据闭塞病变的远段解剖结构特征和有无可利用的侧支循环选择ADR(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和(或)RDR(逆向夹层再进入)技术,也可以直接进行逆向介入治疗。

注意:术者在应用血管结构理念相关技术之前,应认真考量是否会累及较大分支血管,增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更新2:增加主动迎接技术(active greeting technique,AGT)

建议:当导引钢丝体外化过程中遇到逆向导引钢丝送入正向指引导管困难,建议及早采用AGT,即以延伸导管、子母导管正向迎接逆向导引钢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

意义: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成功率;避免近段血管损伤。

更新3:增加投资技术(Investment Technique)

建议:如CTO病变开通失败或导引钢丝经长段内膜下进入远端真腔,为提高再次手术成功率、避免置入较多支架、减少围术期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可选择投资技术,6~8周后再次尝试介入治疗。

核心:内膜下斑块修饰(subintimal plaque modification,SPM),即选择合适大小的球囊在闭塞段内扩张,改变闭塞段解剖结构,提高再次介入治疗时手术成功率。

更新4:明确终止手术的条件

建议:当出现下列情况,且手术仍无法进展时,术者应考虑终止手术: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对比剂用量超过4倍的eGFR(ml);射线剂量超过5Gy(Air Kerma);

更新5:细化微导管无法通过侧枝血管后的解决方案

建议:当微导管无法通过侧支血管时,术者可以选择:

• 更换不同类型微导管;

• 更换不同侧枝血管;

• 更换治疗策略;

• 联合使用增加指引导管支撑力的器械、小球囊低压力扩张间隔支侧支血管;

• 尝试导引钢丝对吻技术或改良的微导管对吻技术或在逆向导引钢丝指引下进行Stingray-ADR技术。

图片

CTOCC CTO-PCI推荐路径流程图(更新版)


ADR中国专家共识

▼▼▼

与此同时,为了指导和规范ADR技术在CTO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葛均波院士携CTOCC组织业内权威专家编写了《ADR在CTO介入治疗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并发表在最新一期《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本次演讲中,葛均波院士对此进行了简要解读,强调了ADR的适应证和启动时机。

适应证选择:着陆区理想,无重要分支,正向导丝困难,逆向介入治疗风险高或成功率低的患者。

启动时机:直接ADR或补救性ADR。

图片

ADR中国专家共识


CTO PCI新器械的选择

▼▼▼

随后,葛均波院士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经验,从工艺特点、适应证以及优缺点对比等方面对新型微导管、延伸导管以及锚定球囊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

新型微导管:Corsair Pro、Turnpike、Caravel、Corsair Pro XS、MAMBA/MAMBA Flex;

新型双腔微导管:Kaneka Crusade、Teleflex Twin-Pass、ASAHI Sasuke、IMDS NHancer、TrueReach;

锚定球囊:Trapper Exchange Device、Kusabi Exchange Device、APT锚定球囊、Expressman导引延伸导管、Transporta GE导管、Trapline延伸导管锚定球囊。

图片

CTO-PCI新器械的选择

在主题演讲的最后,葛均波院士谈到,器械的发展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的进步又对器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葛均波院士呼吁国产器械应避免简单模仿,创新是发展的源头,同时应该加强质控。最后,葛均波院士通过一句话表达了对CTO PCI技术和器械发展的愿望:From dotcors,by enginers,for patients。


阅读数: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