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周周谈丨大瓣环重度钙化TAVR

周周寄语:

今天聊两个小话题,第一就是大瓣环主窄的TAVR,第二个就是关于最近可回收系统的一点使用心得。

图片

把本中心CT测量瓣环周长>90mm以上的患者筛选出大概20个患者,平均瓣环周长是95.77mm,流出道平均周长是99.19mm,平均钙化积分955.21,其中二叶瓣占55%。术前心脏彩超平均EF43%,左室大小舒张末61mm。其中瓣中瓣9例(45%),远大于本中心瓣中瓣发生率(10%),ECMO辅助3例(15%),术中心肺复苏1例(5%)。使用瓣膜型号见图1。术后一个月随访彩超,EF明显改善(49%vs43%),左室缩小(61.5vs59)。可见这些大瓣环的患者,普遍呈开放性流出道,钙化更重,超声看心功能更差,对于一代不可回收瓣膜,做这类病人难度更高,所以瓣中瓣发生率明显更高。同时因为钙化重,二叶瓣多,而且瓣环--流出道太大所以无法提供锚定,所以DOWN SIZE多,主要瓣膜型号只是26和29,甚至有用到23。心功能差,所以ECMO辅助需求更多,但是多数患者通过TAVR手术后心脏彩超随访心功能都有明显改善。
图片

目前国内主要的自彭瓣都具备可回收功能。可回收系统在瓣膜出现移位时可以回收再定位,让术者可以更有信心。那么可回收的操作有哪些细节呢?当瓣膜向流出道移位时,此时可以考虑不全回收,而使用“微回收”的操作。此时反转输送系统,让胶囊回收瓣膜到1号位可以拉动瓣膜的时候,这时候轻微调整瓣膜高度,然后继续释放,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完全回收后重新定位,释放。这样做一个是减少回收操作对瓣膜功能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一次释放的基础上调整瓣膜位置,而不需要重新定位,重新释放,这样会更加准确。而当瓣膜跳窦的时候,就需要完全回收,重新跨瓣,此时要注意完全回收是否导致瓣膜折叠,如果折叠需要推出更换瓣膜。


基本信息

76岁男性,胸闷2年,加重2月,重度主动脉瓣狭窄(47%,4.55m/s)。

两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位于心前区,无放射伴乏力,近两月出现症状加重,表现为夜间憋醒,需站立20分钟可继续平卧入睡;


辅助检查

心肌二项:高敏肌钙蛋白 63.8pg/ml、 Ntpro-BNP 8555.0pg/ml,无高血压、糖尿病。

图片


根部解刨

患者为三叶瓣,重度钙化,瓣环29.1 mm,LVOT28.6 mm,预计瓣口开口29.1 mm,STJ 32.3 mm,窦部空间大,左右冠高度分别为16.2 mm和19.8 mm,预计24mm球囊预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 

图片

交换猪尾测得

主动脉压力87/32mmHg

左心室压力135/8mmHg

压差48mmHg

VitaFlow®可回收输送系统过弓

微信图片_20211220113932.gif

24 mm球囊预扩

图片

VitaFlow®第一次定位

微信图片_20211220113940.gif

释放2/3后造影确认位置

图片
图片

回收后再次定位

微信图片_20211220113945.gif

再次造影确定位置

图片
图片

释放瓣膜

图片

球囊后扩

图片

术后造影

图片


术后

瓣膜位置形态良好,跨瓣压差消失,无瓣周漏,手术效果非常好。


交换猪尾测得跨瓣压差

动脉压力115/60mmHg

左心室压力120/4mmHg

术后压差5mmHg


即刻超声显示:

植入深度2mm,

平均主动脉瓣压差6.76mmHg,

峰值流速1.8m/s,

主动脉瓣口面积为2.38cm2,

未见返流、无瓣周漏。

术后三天复查

图片

复查心肌二项:高敏肌钙蛋白 92.8pg/ml(术前63.8pg/ml )、Ntpro-BNP 4172.0pg/m(术前8555.0pg/ml)。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211220113421.jpg

罗建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学术任职: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 (FACC)、欧洲心脏病协会Fellow (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Fellow (FSCAI)、首批Global Hybrid Algorithm Community国际认证Hybrid CTO带教专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治疗)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介入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等。

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VMDT)执行主席、冠心病与周围血管介入沙龙(CPIS)执行主席、亚太CTO俱乐部广州峰会共同执行主席、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秘书长等。

技术特长:擅长复杂冠脉病变、主动脉疾病、瓣膜疾病、周围血管病等的介入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介入治疗、经桡动脉行肾动脉介入治疗、快速起搏与经皮穿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2016年4月完成华南地区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2019年2月成功实施全球首例经股动脉途径TAVR联合TEVAR一站式手术,团队整体TAVR手术量已超过500台,已经帮助全国100家中心开展TAVR手术。

科研成果:获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编学术专著6部,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承担省市级课题数项,培养硕博士20余人,目前在研经费超过500万元。

微信图片_20211220113424_副本.jpg

李捷

广东省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组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协会结构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质控管理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精准诊疗分会委员;中国结构周秘书长;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VMDT)秘书。

技术特长:擅长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量超600台,帮助全国70多家中心开展TAVR手术。擅长复杂冠脉病变、主动脉疾病、瓣膜疾病、周围血管病等的介入治疗。


阅读数: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