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声悦览|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后反流复发与二尖瓣几何结构相关性的定量分析研究
图片

2021年发表在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杂志的一篇关于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后反流复发的研究,通过对二尖瓣几何结构和左心室扩张的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为FMR患者的不可逆点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超过该临界点,TMVR无法有效逆转进行性LV扩张和MV栓系。

图片

背景与研究目的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TMVR)技术已逐渐成为重度二尖瓣反流高风险患者可接受的替代治疗方案。然而,约三分之一的接受TMVR患者预后不佳(例如,呼吸困难、NYHA心功能III或IV级、1年随访复发严重MR),并且TMVR后MR复发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者假设MV基线几何结构的差异与MR复发相关,通过使用经食管三维(3D)超声心动图和先进的MVQ量化软件测量二尖瓣装置的几何结构,识别晚期MV几何结构扩张的“不可逆点”,超过该临界点,TMVR无法有效防止或逆转进行性瓣环扩张和MR。

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重度MR患者在TMVR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手术均采用第一代MitraClip系统进行)。其中:功能性MR(FMR)(n=45)和器质性MR(OMR)(n=16)。使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MVQ对MV几何结构进行量化分析。随访术后6个月时的缩流颈面积(VCA)确定两个结果组:VCA<0.6cm²(MR<0.6)为效果良好组和VCA≥0.6cm²(MR≥0.6)为复发组。

结果

研究患者中34%(21/61)出现复发MR。在FMR患者中,在术前基线检查时发现MR<0.6和MR≥0.6在tenting index(穹隆指数)(1.13 vs 1.23,P=.004)、tenting volume(穹隆容积)(2.8 vs 4.0 ml,P=.04)、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68.0 vs 99.9 ml/m²,P=.001)和VCA(0.71 vs 1.00 cm²,P=.003)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OMR患者中未发现MR复发相关的重要决定参数。多变量分析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是MR复发的最强独立决定因素。区分MR<0.6和MR≥0.6的截点值为穹隆指数1.185(曲线下面积0.79)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88ml/m²(曲线下面积0.76)。

图片

VCA的面积测量示例。同一患者中,在MitraClip(MC)前不对称VCA(1.24cm²)的面积测量以及术后随访被MitraClip(MC)隔开的两个VCA(总计0.18cm²

图片

通过MVQ分析得出的MV几何体的3D参数。

图片

FMR患者MitraClip植入术后MV重塑示意图。
MR<0.6组FMR患者术后随访LVEDVi和瓣叶栓系程度降低,AML(area)、ML(area)、穹隆指数呈下降趋势;
与MR <0.6组患者相比,MR≥0.6组FMR患者基线LVEDVi和MV栓系程度较大,术后随访LVEDVi、瓣叶栓系、PML(面积)、ML(面积)、环(面积)、环(AP)径呈增加趋势。

结论

对MV几何结构和二维超声心动图LV大小和功能的综合三维超声心动图分析显示,FMR患者的MR复发与基线时晚期LV扩张和MV栓系密切相关,LVEDVi是最强的独立决定因素。然而,在OMR患者中,MR复发尽管与进行性MV瓣环扩张、左心室扩大和脱垂程度相关,但无法确定MR复发的重要决定因素。研究结果为FMR患者的不可逆点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超过该临界点,TMVR无法有效逆转进行性LV扩张和MV栓系。


小编的话


三维超声心动图目前已是临床常用的瓣膜性心脏病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 TEE),飞利浦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3DTEE)目前搭载第二代矩阵三维经食管超声探头X8-2t,结合其强大的心腔镜(TrueVue)成像系列技术,可以快速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尤其在心脏瓣膜显示方面,结合可移动光源(TrueVue Light)可以从空间不同角度显示瓣膜结构,运动状态,血流状态,同时可以使用二尖瓣定量导航技术(MVN),通过内置解剖智能信息引导操作,通过简单定位便可快速描记出二尖瓣小叶,快速获得易于理解的二尖瓣模型及基本数据,为心外科和介入科提供高效准确二尖瓣定量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微信图片_20211223103226_副本.jpg

指导老师

丁云川

云南心血管病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昆明市延安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常委中国影像技术协会超声委员会常委云南省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11223103230_副本.jpg

李建华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

医学硕士,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云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专委会委员、云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青年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分会麻醉超声专委会委员;从事心血管超声工作多年,具备较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擅长围术期心脏超声监测及重症心脏超声监测。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主持多项省、厅市级课题,曾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昆明市科技进步奖、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


阅读数: 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