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境·瓣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团队成功完成首例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植入
图片

2021年12月7日上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永文教授团队成功应用新一代可回收瓣膜系统TaurusElite为一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完成了TAVR手术。这是TaurusElite上市以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首次植入,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长期受主动脉瓣狭窄困扰,根部钙化集中,外周血管严重迂曲瓣膜释放过程具有一定挑战性。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状态稳定。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83岁老年女性,因“突发胸闷胸痛、气急喘憋2天”入院。患者于2021.11.13晚睡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胸痛,伴气急喘憋, 疼痛向左上肢及后背部放射,症状持续不缓解,遂由120送至我院急诊,行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可见Q波V2-V6、逆钟向转位。予扩冠、降压、吸氧等治疗,症状缓解。今为进一步治疗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既往冠心病8年余,2013、2014年于外院冠脉造影各植入支架3枚。

主动脉根部评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病例特点:

该患者为一例重度AS患者。

①患者主动脉根部重度钙化,钙化灶分布均匀,瓣叶黏连可能性大,假体瓣释放后形态可能不理想。

②患者左冠瓣长度较冠脉开口至窦底距离为长,且患者过往因双侧冠脉粥样硬化植入冠脉支架六枚,围手术期须密切关注冠脉灌注情况。

③患者心脏水平夹角偏大,升主动脉存在扩张,器械进入存在一定血管损伤风险。

④患者胸主动脉严重迂曲,器械进入时须注意操作。

手术策略讨论:

图片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永文教授团队以及护理团队、麻醉科、超声科等多学科进行充分术前讨论分析。

①患者为三叶式主动脉瓣,瓣叶重度钙化合并增厚,且合并有较高冠脉灌注不良风险,术中球囊预扩应选择小球囊,并在预扩时密切注意根部限制性结构打开情况,及双侧冠脉灌注情况。

②患者瓣上限制性结构集中,须结合术中球扩谨慎选择瓣膜型号,降低因瓣膜压缩导致的位移风险。

③患者弓部血管情况较差,术中必要时应加以snare辅助输送器过弓。

④患者胸主动脉迂曲严重,必要时可使用双导丝拉直稳定器械入路。

手术过程回顾:

1.经右侧颈静脉留置临时起搏电极;以左侧股动脉为辅入路,并在造影指导下穿刺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

2.主入路穿刺,由于股动脉分叉处较高,且体表难以扪及股动脉搏动,遂予以表皮切开,暴露血管。

图片
图片

3.直头导丝跨瓣,通过交换导丝将猪尾导管引入左室,测得跨瓣压差约200mmHg。

微信图片_20211228151317.gif
微信图片_20211228151320.gif

4.180次/分快速起搏下以18mm TaurusAtlas球囊进行预扩张,扩张同时造影无明显腰征,轻微造影剂渗漏,双侧冠脉显影较清晰。

微信图片_20211228151324.gif
微信图片_20211228151336.gif

5.根据术前评估及球囊预扩情况,选择23mm沛嘉TaurusElite瓣膜进行植入,在140次/分保护起搏下0位释放瓣膜,一次释放到位。

微信图片_20211228151340.gif

微信图片_20211228151343.gif

6.造影评估示瓣膜植入深度、工作形态良好、微量瓣周漏,交换猪尾导管测的平均跨瓣压差22mmHg,手术圆满成功。

微信图片_20211228151347.gif

图片

术后讨论:

术后,郭志福主任带领大家进行回顾性讨论,认为本例手术难点主要在于术中释放深度的控制。

在术前评估阶段,秦永文教授带领团队反复分析病例特点,掌握患者综合情况,明确其症状与主动脉重度狭窄之关系,并对其心脏、大血管情况进行了深入探究。据术前采集资料显示,患者入院症状与主动脉狭窄的病理改变有明确关系,且患者心脏、大血管情况适宜TAVR施术。又据术前评估,患者主动脉瓣钙化分布较均匀,沿瓣叶对合缘分布,为假体瓣膜提供了良好的锚定基础。同时,患者瓣叶钙化较重,易对瓣膜产生压缩性形态改变、易使瓣膜产生向下位移趋势,影响最终手术效果。因而术中的释放深度控制,成为了关系手术成败的最重要一步。

通过术前缜密分析,秦永文教授带领手术团队制作了周密的手术预案,并初步决定以18mm球囊进行预扩,以23mm沛嘉TaurusElite瓣膜植入,为之后手术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手术当日,秦永文教授、白元副教授及许旭东副教授等专家通力合作,顺利完成手术。依照既定策略选用18mm TaurusAtlas球囊预扩后,造影未见明显腰征,瓣环平面未见球囊压缩,可见微量造影剂渗漏,明确了23mm TaurusElite瓣膜的选择。瓣膜过弓过程相当顺利,TaurusElite输送器良好的通过性能,有效降低了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在瓣膜释放环节,TaurusElite大手柄具有的良好操作性,帮助术者进行了精确的释放定位。基于术者娴熟的操作,瓣膜一次性定位释放成功。释放完成后,即时超声评估提示微量瓣周漏,跨瓣压差稳定在22mmHg,符合术前预期,宣告手术成功完成。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11228150014_副本.jpg

秦永文

主任医师、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先心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血管专业委员常委,先心病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长。荣立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医疗特长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40余年,擅长心血管内科危重病人诊治和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擅长1.各种心脏起搏器(单、双腔、自动复律除颤器和心脏同步化起搏器)植入术;2. 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成型术;3.各种常见和少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4.心梗后室间隔穿孔的介入治疗;5.冠心病介入治疗;6.废弃起搏电极导线拔除术。   科研成果 先后负责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科委研究课题2项。成功实现了先天性缺损畸形封堵器的国产化,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研发出新型膜周部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并在国际上率先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成功研制出新型的左心耳封堵器,并完成了175例的临床应用。主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文章40余篇。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

微信图片_20211228150017_副本.jpg

白 元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学博士,现为上海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住培医师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左心耳封堵学组成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第一届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血管医师创新俱乐部(CCI)青年会员,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黄金会员、上海市房颤联盟培训专家组专家,全军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先心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工作组组员。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并以结构性心脏病和冠心病介入治疗作为主要专业方向,2017年赴德国H-G-W医院进修心血管介入技术。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全国住培优秀带教老师、上海市住培优秀带教老师和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式优秀青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参编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5项。

微信图片_20211228150020_副本.jpg

许旭东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学博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精通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房颤、早搏、传导阻滞等)、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疑难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治疗。每年完成包括分叉、钙化、闭塞、左主干等复杂病变在内的各种冠心病介入治疗超过500例,熟练掌握与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FFR、OCT、旋磨等技术优化手术。每年完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及起搏器植入超过100例。曾于2017年以访问医生身份在澳大利亚悉尼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学习。获得2016年度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未来之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7篇,发表核心期刊论著10余篇。担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委员、上海卒中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阅读数: 2331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