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马为:珠联璧合,影像与临床深度融合,探寻精准诊疗时代的无限可能

1+1+1=无限可能

技术迭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拥有无限可能。

在近几年受到心血管病医生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也正在这无限可能中,探寻未来可能的发展之路。

其中,医学影像的发展无疑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的重要基石,也是让无限可能成为可能的“催化剂”。“互联网+”“AI医疗”让探讨影像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正在逐步沉淀,形成强大合力,向着诊疗精细化的方向进发。

微信截图_20220104141356.png

01

量质并举,稳步提升走全面发展之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结构性心脏病诊疗的特色就是全面,所谓全面,是新老结构病都可以做,可以说覆盖结构性心脏病的全病种。”马为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据马为医生介绍,早期的结构性心脏病指的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又称“老结构”。发展到现在,结构性心脏病在类型上有很大扩展,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修复和二尖瓣置换,以及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的介入治疗;另一种是心肌病,包括心力衰竭、肥厚性心肌病的射频消融或酒精消融的治疗等。第三个方面包括肺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如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球囊扩张以及肺动脉高压的射频消融治疗等。

图片

马为医生团队手术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这四个板块都在同步进行,是国内开展较早的中心之一。”

除了常规开展传统的先心病介入治疗外,2013年在霍勇教授的带领下完成了国内第一例经皮心室重建术,用来治疗心梗或心力衰竭;2016年进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左心耳封堵以及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球囊扩张;2020年完成了经导管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2021年开展了房间隔分流器植入治疗心力衰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诊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介入手术的质量对患者至关重要,在手术数量和类型稳步增加的同时,如何确保每台介入手术的质量,是每个医院都要面对的“课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提倡术前、术中、术后的序贯化管理。

术前,马为医生带领心脏团队首先对病人心脏的解剖、功能以及临床上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全面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需要整个心脏团队一起进行,特别是针对特殊复杂高危患者,要求医护技都参与讨论,保证手术质量。”以心内科、心外科以及麻醉科医生为主体,护士、技术人员等全部参与进来。不仅如此,如果病人合并多种疾病,相关科室医生也要参与其中。联合相关医生,更好地进行术前评估,可以说结构性心脏病的飞速发展在无形中推动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弥合了医学分科之间的裂痕,真正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除了术前评估、术中技术操作、影像指导之外,术后管理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里也不可忽视。

“结构性心脏病大多是高龄患者,心脏功能不好,术后的护理就显得异常重要。这也是术前讨论为什么要护士参加,要监护室医生参加的原因,只有清楚了解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术后才能更好地护理。”马为医生提到。

定期复盘也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的“必修课程”,把一段时间的病例拿出来回顾成功和失败的地方,不断进行质量改进。

“反过头再看当时病例和影像,会有不同的新的认识。”马为医生提道。

术前讨论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用心管理、定期复盘学习,这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保证每一台手术质量的“武器”,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

图片

马为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团队未来的发展,马为医生提到,首先要紧跟发展前沿,充分使用新器械;同时参与到新器械的临床实验或者研发当中,加速研发转化。

“只有参与到器械的研发当中,才会更深入了解这个器械使用的优缺点”

据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现在在一些结构性心脏病新器械,治疗心衰、难治性心绞痛、难治性高血压的器械研发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临床应用方面,一直在积极地参与和推动。 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及MDT协作,不断开拓发展新技术领域。

02

多种影像技术融合,为诊疗提供强有力保障

如果说结构性心脏病是近年来的“黑马”,促使这匹“黑马”加速前行,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不可少。

从二维图像、三维成像到腔内影像,从结构评估到功能评估,影像学技术革新应用,CT、超声、核磁、X线等多种影像学方法的联合使用,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影像学技术永远不是单打独斗”马为医生特别强调。

单一影像学方法在介入治疗中存在诸多局限性,不同的影像学技术针对不同的病变作用不一样,每一种检查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又有其不足的一面和局限性。

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同时获得多模态影像,单一影像学方法往往顾此失彼,难以满足手术需要。比如做TAVR的时候,可能CT会占到相对主导的地位,但做二尖瓣介入治疗的时候,超声又会占据主导位置。

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使其在不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但临床医生对病变的了解、对影像学技术的熟练程度、对技术操作本身的熟练程度,以及所能够掌握的资源都决定了不同影像学技术在术中的作用。

“如果能够把超声、CT和X线等融合匹配在一起,对于术者做介入操作会更方便,比如熟悉X线影像的人,可能再辅助于超声或者CT,就能够很好完成手术。”马为医生畅想道。

飞利浦心血管超声 EPIQ CVx诊断为例,它不仅可关注结构性评价,还可同时关注功能性评价。不仅关注二维评价,同时结合三维定量分析。

图片

“这又对传统的心内科医生和心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不仅要会做手术,还要会看超声或CT等影像。”作为既能做手术又能做超声的术者,马为医生说道。

“融合现象有它的优势,至少在技术开展的早期,大家对这个技术还不是很熟悉的时候,如果有影像融合,表面上看是费时间,实际上能够帮助医生熟悉解剖,优化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马为医生说道。

03

信息化为支撑,影像与临床深度融合,助力更精准治疗

影像学方法贯穿结构性心脏病诊疗的全过程,从术前评价和适应症选择、术中指导,至术后疗效监测与长期随访评估等,均离不开影像学技术的指导。可以说,影像学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眼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助推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必将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精准医疗。

诊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的患者信息,如果可以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息影像管理平台,实现多模态的影像管理,影像和临床的深度融合,将会在效率、诊疗能力、疾病研究等方面注入更多活力。

马为医生表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对病人的管理,以主动脉瓣病变来说,这些病人早期看病的时候,可能只是中度狭窄或者中度关闭不全,这个时候就需要对他进行动态随访。

据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超影像及数据与介入手术影像及数据均存储在飞利浦心血管信息管理平台中,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管理。“会很清楚看到患者什么时候从轻度变成了中度、重度。”对患者轻度-中度-重度-治疗-预后的疾病演变进程清楚了解。“通过动态观察系统地了解疾病的自然进程,加强对患者的管理,让患者不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而在术中,导管室可以直接获取超声图像,从而指导介入手术治疗,对于更精准的及时的了解患者影像,及时干预至关重要。术后,还可帮助医生动态观察手术效果,对病人纵向的随访也更为系统,数据不再平面化。

“系统观察病人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这既是一个临床过程,也是一个科研过程。”

有了信息化管理平台,随着系统应用数据的增长,大数据会对整个群体纵向观察,更明确地去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更多相关科研工作。未来,以大数据、信息化为支撑的精准医疗或将成为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发展的主要形态和目标。

04

展望

影像学技术,毫无疑问是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的“必需品”。如果把结构性心脏病的诊疗比作一场“战役”,那影像就如“侦察兵”,深入敌后获取重要军事情报,为己方“炮火”进行目标指示,为指挥官下定作战决心奠下基础。

影像和临床的深度融合趋势势不可挡,信息化平台既是融合的途径,也是创新的平台。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管理平台,必将为诊疗效率、诊疗能力、疾病研究等方面注入更多活力,为精准医疗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促进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的发展。

专家简介

马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心内科副主任 超声心动图室主任 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高血压、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研究。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Fellow of ESC,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成员、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中国分会介入治疗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通讯编委。参与编写《难治性高血压专家共识》、《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2016 》、《中国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指南2017》等。

阅读数: 418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