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 2021 | 高立建:2021年CTO PCI最新文献解读
图片

12月24日,在第十三届CPS暨第24期CTO-ART Live & Course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立建教授代表吴永健教授团队,带来了2021年CTO PCI最新文献解读,从指南共识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回顾了2021年CTO PCI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

图片
高立建教授首先对2021年ACC/AHA/SCAI冠脉血运重建指南精要进行了解读,在该版本指南中,突出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出应该让病人参与到术前评估、围术期管理和术后康复等各个环节。然而,由于目前CTO相关的多项临床研究包括EXPLORE、REVASC、EURO CTO和DECISION CTO等,并未取得完全的一致的阳性结果。因此对于CTO的介入治疗,在该版本中依旧是2b类推荐,没有获得更高等级的推荐。
图片
为了推动更规范一致的临床研究,2021年Circulation发表文章,明确了CTO临床研究中的关键因素和操作的定义、终点事件定义和临床研究设计原则等,旨在为CTO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指导。
除规范的临床研究外,2021年JACC杂志发表了由全球50个国家、1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CTO临床路径,对CTO PCI的操作流程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高立建教授谈到,这一临床路径的颁布,一方面推动了各国专家之间的技术探讨,同时也为CTO PCI术者提供了统一的培训规程,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安全。
图片
除全球路径外,亚太、欧洲和我国都先后公布了各自的CTO指导路径;此外,我国的ADR专家共识也在今年发布。上述指南、路径和共识的发布,将为CTO PCI的开展提供详尽规范的指导,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图片
除指南和共识外,高立建教授还分享了近2年发表的一系列临床研究结果,讲解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研究者获得的临床证据。
2021年,JACC Cardiovasc Interv发表对200多例CTO PCI术后患者2.8年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CTO PCI后缺血负荷广泛减少且无残余缺血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低,长期心脏症状缓解与CTO PCI后充血心肌血流量水平恢复正常有关
与之相似,2021年JACC Cardiovasc Imaging发表的荟萃分析,纳入了从2006年到2018年的12项研究,结果发现CTO的成功开通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2.6%,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基础LVEF<45%的患者,术后LVEF可以提高5.5%
同样,2021年Eurointerven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PET方式观察CTO开通后远端心肌灌注的情况,结果发现远端心肌灌注丰沛的患者,可以改善心功能,降低MACCE事件发生率
关于病变特点以及手术方式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2021年Eurointervention发表的文章,对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根据病变与原支架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组,结果发现病变位于支架内(A组)以及支架近端(C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MACCE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相似研究,结果发表于2021年Angiology。
此外,关于病变长度、性别以及术后住院时长对手术成功率和预后的影响,也有相关研究发表。
图片
而手术方式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2021年Eurointerven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观察了导丝位置对开通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前向和逆向导丝都位于斑块内的成功率最高(89%),而前向导丝在内膜下、逆向导丝在斑块内的成功率最低(3%);相似的,不同的斑块穿过技术、开通后远端血管腔内径对预后的影响也有相关研究发表。特别的,关于“Power Carlino”斑块穿过技术的报道也发表在今年的JACC Cardiovasc Interv杂志。
图片
与危险评分相关的研究,如SYNTAX亚组分析10年随访结果,J-CTO、PROGRESS-CTO和CSATLE预测价值研究等,高立建教授也分别进行了介绍。
最后,高立建教授借用Prog Cardiovasc Dis上的一篇文章对CTO PCI的进展进行了总结,指出目前各项研究还没有获得一致的结果,各国指南中还没有给予CTO PCI更高级别的推荐,所以临床工作中要把握适应证,有选择地应用。无论是手术操作还是临床研究,都应该遵循统一的规范,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确保患者安全,为CTO PCI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更多的临床证据

图片

阅读数: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