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远航|杨剑: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图片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1400多年前,唐代诗僧尚颜在送别一位朝鲜朋友写就的一篇五言律诗《送朴山人归新罗》中开篇便是此句。尚颜预想的是一副气势恢宏的海景画卷:广阔无垠的大海没有尽头,扬起风帆向着目的地御风而行。

这句祝福远行的朋友扬帆正高、志向正远,也赞颂驶向的未来运势正好、前景正明的诗句用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剑教授当下正在做的事上也别有一番新意。

“杨”帆远航专栏2月3日正式上线       

2022年2月3日,由杨剑教授和团队共同策划的“‘杨’帆远航学术栏目”正式上线。该栏目将结构性心脏病诊疗理念的更新、技术的探索、病例的解读、行业的前沿等内容进行融合,为结构性心脏病亚专业的发展赋予了更为贴近真实世界的多元色彩,期待带领着更多致力于从事结构性心脏病诊疗的心血管病医师们在“结构”这片浩渺无极的海域上,扬帆远航。

学术栏目初绽芳华之际,杨剑教授接受了严道医声网的专访,同我们讲述了他立于栏目之上的情怀与一腔赤诚。

微信截图_20220203113605.png

构建

多场景下的深度学习模式

不同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团队的成长有不同的命运,也有不同的故事。

回望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科技与生物医疗蓬勃发展的新环境下,杨剑教授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对西京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团队、对结构性心脏病的诊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我和团队一直相信,将来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模式一定是会发生变化的。那么我们要如何更多地结合病人需求,为他们制定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我觉得这是所有中心、所有术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由此,杨剑教授策划此学术栏目的初衷不言而喻——分享引共鸣,交流促成长。

首先是希望能通过专业媒体向业内同道展示团队近期正在做的工作,之后在此基础上,与同行之间相互切磋交流,共同讨论学习,从中收获经验体会或教训,最终推动以瓣膜病为主的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水平的提升,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更有效、更微创、更高质量的治疗和服务。

举旗已经定向,下一步就是谋篇布局。

从整体出发,杨剑教授和团队构建了一个有层次、有序列、多场景的学术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主要分为以下4个版块:

1

// 西京结构故事会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积累,西京医院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团队有着一个丰富且多样的“病例库”, 借助栏目,团队可以定期在其中分享一些基于影像学资料的特殊病例,或运用标准化诊疗流程进行操作的具备借鉴意义的手术病例。

2

// 西京结构文献谈

以3D打印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当中的运用为着眼点,回顾国内外经典文献,解读前沿理论。在品读经典中启迪新智慧,在学习新知识中拓宽视野。

杨剑教授特别指出,不同于其它疾病的诊疗,结构性心脏病需要依赖丰富的影像来规划、模拟和预测术中结果。而当下影像学的进步有目共睹,无论是CT、超声,还是近期学界上讨论较多的以4D为基础的血管内超声和磁共振,多种形式影像的组合对疾病的精准施治有着莫大的帮助。

因此,将影像学与临床相结合是团队的重点也是特色之一。

在多种影像学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3D打印技术通过计算机与影像数据和材料技术的结合,可以制作出相似度惊人的器官模型和假体,在复杂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手术精确性方面大有可为。目前国内大多医院和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团队在这一领域的关注度不够,但杨剑教授团队即围绕3D打印技术开展了诸多工作,其中就包括一本于2020年4月出版的《心血管3D打印技术》,2022年1月杨剑教授团队还出版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操作指南手册》。

图片
图片

《心血管3D打印技术》中英文版

图片
图片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操作指南手册》

文献谈版块,杨剑教授也将会围绕《心血管3D打印技术》的内容,设计文献回顾环节,结合行业热点,对3D打印技术及数字医学在心血管病诊疗当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讲解,同时联合国内外最新发展的热点,有回顾,也有展望,进行全面介绍。

3

// 西京结构手术播

初步规划每月转播一期,每期转播两例手术直播左右。病例类型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瓣周漏封堵介入手术以及部分其他较为复杂的结构性心脏病手术。旨在通过真实世界中的手术展示西京医院杨剑教授团队的整体水平,同时与观看或指导手术直播的同道们共同交流。

4

// 西京结构云学院

以线上“云学院”的形式,邀请材料学、工程学、3D打印、数字医学、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国内外多学科权威专家教授相聚云端,围绕医工结合以及先进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当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精读,整合加工,在交流讨论中传递最新资讯。

图片

第一届国际3D打印暨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医学应用高峰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由杨剑教授发起并筹办的“第一届国际3D打印暨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医学应用高峰论坛”圆满举办,获得了领域内专家人才的极高反响。通过此次会议,杨剑教授深刻感受到了业内同道对交流的渴望和迫切需求。

杨剑教授也表示,线上会议会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此次高峰论坛学术内容的拓展和衍生。

聚力

学术至上集百家之言

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临床医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的内容也越来越繁杂。然而,“杨”帆远航无论是从内容和形式设置上,都可以归纳为当下知识爆炸时代中的一部分。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使得“杨”帆远航在知识纷繁复杂的环境下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杨剑教授给出的回答是:学术至上、集百家之言。

“我们希望“杨”帆远航是学术至上的,要有严谨性,讨论和传播的内容也要是百家争鸣而非一家之言,要把真正的、客观的东西传递给大家。”

表现在栏目上的特征则是,赋予病例展示和手术直播一定的普适性和通用性的功能,聚焦对基层和初学者的普及和带教。而文献谈和线上会议的内容要更精致、更高阶。这两个版块将从临床出发,跨越学科壁垒、地域和空间的阻碍,把最新的理念、诊疗手段上的突破、前瞻性的观点进行深挖细研究。尤其是线上会议这一版块,同时可能会配备有同声传译。

杨剑教授随口例举了一个专题,如生物3D打印能打印出心脏距离我们有多远?它的进展在哪?它的局限性又在哪?它的未来是什么……这些都将会成为文献谈或线上会议讨论的内容。

除此之外,线上会议的形式还可能出现更深度的拓展。聚焦某一单纯特定的主题,如3D打印与左心耳、3D打印与TAVR、3D打印与二尖瓣等系列话题,统筹并安排出半天时间,邀请几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给每位讲者以充足的时间,让讲者在会议上尽情发表观点或意见,让参会专家在会议上驰神纵意,充分交流讨论。

这也是杨剑教授在“第一届国际3D打印暨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医学应用高峰论坛”办会体验上的再思考。

“我们这次办会时间特别紧,会议全天从早上八点开到晚上6点,中间没有休息,时间还是不够用,我觉得很遗憾。”

这样一个小型却深入,时间足够充分的会议形式,也能在高峰论坛举办之后实现互补。

同时,杨剑教授也坦言:“我们不一定是最优的,也并不一定能做的有多好。但我们更愿意尝试。并且我们团队有信心,立足西北,帮助大家普及这些新技术。”他表示,每个中心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他们在做的事就相当于抛砖引玉。

先把自己这款‘砖’抛出来,从而引出更多精彩的内容。

深耕

风吹潮起 踏浪20年

当风从海上吹过来的时候,它认不出航海者的心情,却能认出高高矗立的帆。从登上结构性心脏病这艘船到扬起风帆,杨剑教授和团队深耕了20年。

“我们做的很早,如果从先心病的治疗开始算的话,至少也有20年了。”杨剑教授说。

团队最早开始接触结构性心脏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是在2000年左右开展的关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手术。后来又逐渐涉及到大血管的腔内支架手术。

再后来,随着瓣膜病诊疗的不断深入,杨剑教授于2007年开始关注并逐步尝试瓣膜病的介入治疗。起初是一些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和陕西省重大课题,这期间由于国内没有合适的瓣膜器械等原因的限制,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在国内一直未能得到实践和普及,杨剑教授也因此无法开展相关技术。
图片
图片

前往美国学习TAVR技术

图片

杨剑教授与Dr.Tuzcu

但探索从未停步,过了几年,杨剑教授又在2012年专程前往美国学习TAVR技术,并在回国后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最终,杨剑教授带领团队在2016年1月份开展了西京医院院内首例TAVR手术,完成了在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领域的新跨越。

随着病例的不断积累,团队的自信心也在增加,新技术的生命力也在无形之中呼唤着团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团队在TAVR领域的发展仿佛按下了“加速键”,国产瓣膜上市后,团队即完成了100例手术,一年后又完成了200例手术,至2021年2月,团队已突破500例TAVR手术。

图片

杨剑教授团队完成500例TAVR手术

如果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为分界线的话,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又被称作为“新结构”,近些年,随着“新结构”各类诊疗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杨剑教授和团队也将重点更多的放在“新结构”诊疗领域中,同时参考学习国内几家大型心血管病中心的先进经验,量体裁衣,打造了一支特色的诊疗团队。

现阶段,杨剑教授团队一年内大约能完成200例TAVR等“新结构”手术。团队人才梯队和规模建设也在日益丰满,从早期的几个人的小团队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有专门的临床一线医生、专业的影像学评估、护理、体外循环、麻醉、超声等近50人的多学科团队。掌握的术式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的介入治疗、球囊扩张、瓣周漏封堵等高难度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在介入路径方面,除了常规开展经股动脉、经心尖入路介入手术,还创新性开展经皮心尖穿刺,LOOP技术等多种微创手术入路,同时经升主动脉入路、颈动脉入路等一些外科相关的介入路径也能熟练地掌握。

图片
图片

杨剑教授西京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团队

杨剑教授还特别指出,瓣周漏的封堵手术也是团队的特色之一,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目前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载寒暑消长,雁去燕来,团队一路走来离不开国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拓荒者”的指引和帮助。作为国内较早一批学习瓣膜病介入技术的中心,杨剑教授和团队一直在和领域内先进者的交流中学习。

“我感觉他们都非常无私地帮助了我们,这也促使着我们也要无私的帮助别人。”

20载沉淀终扬帆,栏目的策划既是一次杨剑教授团队的再出发,亦是一次反哺。

底蕴

凝聚起敢为人先的向心力

多年来,杨剑教授带着团队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新技术、新术式,在心血管病诊疗领域内不断开垦。但对新事物的挑战并非易事,且总会令人忐忑不安,坚定地走好这条路,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做支撑。

杨剑教授则认为,浇灌着整个团队坚实底座的是西京医院一直以来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的氛围,也正是这种氛围成就了团队牢不可破的向心力。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充分利用各自所长,相互合作,怀揣同一颗心,拧成一股绳,共生共长。

这一切还要从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建科元老,苏鸿熙教授谈起。

上世纪五十年代,苏鸿熙教授夫妇带着变卖家产购买的人工心肺机从美国辗转欧洲回到建设中的新中国。和许多回到祖国的知识分子一样,全身性地投入到了医疗领域的创新攻关工作中。1958年6月26日,苏鸿熙教授和团队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开创了我国心外科领域新纪元。

“这是我们整个医院的荣耀,也是全国心血管外科界的荣耀。”杨剑教授谈起苏鸿熙教授言语中满是自豪和骄傲。“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医院就特别推崇敢为人先,敢于探索和尝试新技术的精神。”

在医院文化的熏陶下,杨剑教授个人也非常崇尚创新,追求多元化发展。

技术的发展必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作为临床医生,同时也是亚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他更需要看到技术的领先性,在手术之外常常思考疾病诊疗的未来。既然团队有幸赶上了结构性心脏病诊疗这趟时代的列车,就要敢于挑战自我,去开展一些国内外尚未有人做过的手术,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由此及彼,杨剑教授认为临床医生更需要有浓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要知道中国医生有足够的才智去做国外医生做的事,并且国内有着庞大的病人基数,这是国外医生所欠缺的。

“我们的实力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杨剑教授带领团队成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3D打印技术与心血管疾病诊疗的相结合、国产第一例球扩瓣手术、经房间隔入路的二尖瓣瓣中瓣手术……构建起了团队在结构性心脏病这片海域中航行的一个个坐标。

“现在我们的国家在全面进步,医疗领域也是如此。这就回到了我们策划栏目的主题:希望每一个医生,我们这代人,能卓然自立,尽己之责,把事情做深做精,互帮互助,互相成长。”

最后,杨剑教授分享了他在美国克利夫兰医院中心学习到的一个理念:Patient experience(就医体验)。他说,未来疾病的诊疗一定是朝着个性化、精准化的趋势发展,临床医生面对的每个病人都是独特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基因、不同的长相,这时医生就应该考虑如何做才能给病人以自信。

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杨剑教授常常在思考:如果这个病人不是普通的病人,是你的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是你的家人,你会怎么制定诊疗方案?

如何让大家共同受益,推动行业的进步,这是一代人的思考,也是团队的行医理念和将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杨”帆远航,永远在路上。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203110418_副本.jpg

杨剑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心血管外科一病区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于德国洪堡大学Charité医学院、德国柏林心脏中心、美国Cleveland Clinic医学中心等国际知名医学中心访问研修。担任美国心脏协会专家会员(FAHA)、 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ACC)、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专家咨询评价委员会专家。获聘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为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担任Eur Heart J, BMJ,AJC等杂志特邀审稿人,《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心脏杂志》、《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心血管外科杂志》、《精准医学杂志》编委。临床专长于复杂结构性心脏病的微创及介入治疗,在国内较先开展了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修复、二尖瓣置换以及瓣周漏封堵等创新性技术。主要科研方向为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新技术以及心肌细胞损伤修复、重构和再生的临床转化研究。在微创心血管器械研发、临床转化及以3D打印为主的多模态影像学评估方面有一定建树。先后在Eur Heart J,JACC等国际期刊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被Circulation,JACC等国际权威杂志引用500次,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基金,经费1000余万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Lillehei奖学金“菁英奖”、中国医师协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优秀青年医师“杏林奖”等奖励。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12部。

阅读数: 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