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TAVR 20周年纪念征文与巡礼》是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CCCP)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瓣膜中心联合严道医声网发起的栏目,旨在纪念世界首例TAVR开展20周年,并向社会宣传普及TAVR相关的历史及知识。栏目分为《纪念征文》及《团队巡礼》两个类型。前者发表从征文活动中筛选出来优秀的文章,后者为国内代表性中心的团队介绍及巡礼。栏目将从4月6日开始,每日连载一篇,敬请关注。
团队巡礼(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王建安教授心脏瓣膜团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王建安教授率领的心脏瓣膜团队,是国内首批成功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的团队。在开展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新技术近10年的时间里,团队已在本单位完成超过100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超过100例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以及各类三尖瓣修复术(国内涵盖器械包括Dragonfly-T、LuX-Valve、Trialign和K-Clip等)。
作为国际瓣膜介入大会CSI共同主席、JACC:Asia创刊主编,王建安教授带领团队围绕器械研发、技术创新、基础研究等关键难点,联合企业工程师团队、材料学专家、基础研究科学家等优势力量,组建了“产-学-研-医”一体化团队,建立了心脏瓣膜病全链条式解决方案。
“杭州方案”是TAVR领域的中国特色经验总结,王建安教授提出,“要根据中国人的解剖特点和现有的社会架构,研发适合中国人的瓣膜和技术”。长期被国外学者视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禁忌症”的二叶式主动脉瓣在中国人群中高达40-50%,而西方人群仅占3-9%。因此,团队建立了TORCH前瞻性队列研究,聚焦中国高发二叶式主动脉瓣人群开展系列研究,形成了TAVR杭州方案:提出基于瓣环上结构的瓣膜尺寸选择策略,明显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首次全面研究了二叶瓣患者TAVR术后的Silent Stroke,提示该类患者脑保护的重大意义,成果发表于心脏领域顶尖杂志美国心脏病学会正刊JACC。杭州方案入选2018年度中国心血管病学十大影响力事件(排名第一),并在国际心脏病学领域得到良好反响。
研究成果发表于JACC正刊,并获F1000Prime推荐及年度JACC TOP Picks
在主动脉瓣领域,团队联合企业等各方优势力量,研发我国首个可回收、可精准定位的第二代VenusA-Plus瓣膜,在保持VenusA-Valve瓣膜的所有优点不变,团队联合企业工程师,对输送系统进行改进,使瓣膜输送系统的鞘管得到显著加强,若体内释放瓣膜时位置不理想,可通过输送系统的操作装置进行重新定位及释放或者回收释放中的瓣膜。王建安教授作为全国主PI牵头完成国内多中心临床注册研究,VenusA-Plus在2020年11月获CFDA/NMPA批准临床应用。
医生与企业工程师例会及跟台手术
VenusA-Plus器械设计研发及获批
此外,团队注重主动脉瓣干预新技术的创新与探索,联合企业开展冲击波球囊TaurusWave的研发及临床应用,致力于瓣膜“介入无植入”的研发。
在二、三尖瓣领域,团队参与经股静脉介入修复器械(二/三尖瓣介入缘对缘修复器械Dragonfly)体外验证、动物实验,完成首批人体植入,作为全国PI牵头全国多中心上市前临床注册研究,目前已完成DMR组患者入选,FMR正在开展中。
团队针对心脏瓣膜病发病机制不清这一难点,开展了一系列关键基础研究:
1)首先报道中国人群主动脉瓣狭窄二叶畸形致病基因ADAMTS5新突变:首次在中国人群发现ADAMTS5C935A基因变异与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相关,可能作为疾病的决定因素,对进一步阐明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揭示拟主动脉瓣狭窄的线粒体重要机制:构建了主动脉缩窄模型(TAC)模拟主动脉瓣狭窄,发现了TNFα保护心肌细胞的新的机制,即通过刺激TNFR2受体,并激活p300/Stat3/Rel/OPA1信号通路,从而在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来抵御心脏受到的应激损害。
3)探索主动脉瓣钙化发生发展关键病理生理过程:阐明了雌激素相关受体α通过结合Hmox1的启动子区域调控Hmox1的表达,发现Akr1B1通过TEAD1-253位点结合在Runx2的启动子区域,从而对主动脉瓣钙化进行调节。
4)研发生物瓣内皮修饰方法:利用石莼多糖/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抗体/REDV修饰,可有效地改善脱细胞瓣膜支架的功能,增强内皮细胞在瓣膜支架上的粘附和生长及其功能,提示这种方法可能是改善生物假体心脏瓣膜耐久度的重要途径,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团队开展并推荐系列关键临床研究,为心脏瓣膜病治疗新技术提供国人临床循证学依据,主要包括:
1)基于医院的14万人大样本瓣膜病超声队列:针对重度的心脏瓣膜病患者,首次研究了近14万例基于医院的心脏超声数据库,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二尖瓣反流和主动脉瓣狭窄的患病率显著上升;风湿性病因65岁以下人群仍旧是严重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病因,而瓣膜退行性病变是65岁以上人群主要病因;该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心血管病学十大影响力事件。
2)基于智能手表的早期出院TAVR患者的安全性研究:基于智能穿戴设备,建立SMART-TAVR前瞻性队列研究,针对经股动脉择期TAVR患者开展next day discharge计划,术后次日出院率达到60%,三天内早期出院了高达85%,30天生存率100%,为患者提供了高效快捷且安全的经导管心脏瓣膜病治疗新模式,成果被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22会议收录,全文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专刊JAHA。
团队致力于心脏瓣膜病介入诊疗新技术的全球推广及应用:
1)实地指导全国27省百余家医学中心的TAVR手术;欧洲、南美、亚洲等4个国家7大医学中心的TAVR手术;率先成立TAVR国际培训中心,培训来自美国、韩国、巴西、印度、哥伦比亚、菲律宾等国家的学员。
指导4国7大医学中心开展TAVR手术,培训国际医师
2)作为核心专家制定全国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及标准,规范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包括《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标准》等。
《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标准》
3)连续7年举办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国际性学术会议——中国瓣膜(杭州)大会。2021年参会人数高达1200余人,覆盖23个国家/地区,292个国内城市,网络直播总点击量超83万次。
4)团队产学研医一体化的创新合作模式,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Catalyst栏目报道。
团队发表高质量论文超60篇,包括JACC等心脏病学顶级期刊,成果被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瓣膜病领域权威指南引用,获2020年浙江省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0年度浙江省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
今年,恰逢TAVR技术正式应用于临床20周年,TAVR及其他瓣膜介入领域近年来在国内也迅速发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瓣膜团队将继续在该领域积极探索,以关键技术为核心,致力解决我国瓣膜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为全球瓣膜事业贡献中国经验。
浙大二院心脏瓣膜团队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