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用《沁园春·长沙》来形容这场活动——启明篇“讲术·峥嵘之路”,再合适不过。
2022年4月10日晚,我们守候线上,共同开启了TAVR 20周年纪念活动首场预热,在回顾TAVR中国峥嵘之路中正式拉开这场筹备多时的纪念活动的帷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启明医疗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訾振军先生等中国TAVR路上的开拓者和践行者,通过讲述老照片的方式,把大家拉回了那个火一样热情的拼搏时代,在忆往昔峥嵘岁月中,回首中国TAVR的“逆袭”史。
图说中国TAVR十年发展峥嵘路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全场主持活动。
今年是TAVR正式应用于临床20周年,也是中国TAVR器械产品从开展临床试验到实现全国疗法开展的第十个年头。
一张张光影画面,将大家的思绪拉到了那个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让我们跟随嘉宾们的讲述,共同追忆TAVR中国的砥砺十年。
重任在肩,势在必行
首例临床试验,奏响国产瓣膜研发征程
▼▼▼
2002年,法国Alain Cribier医生成功完成全球第一例TAVR手术,开创了瓣膜介入治疗的新纪元。但我国直到2010年葛均波院士采用CoreValve瓣膜才完成了国内第一例TAVR手术。
在那个没有常规进口瓣膜,更没有国产瓣膜的年代,TAVR在我国的发展举步维艰,研发国产TAVR瓣膜是重任在肩,是势在必行。
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团队,担起了这个重任,与启明医疗携手,走上了中国第一款瓣膜的研发和临床之路。
2012年9月10日,阜外医院开展了中国第一台临床研究TAVR手术,随着首例患者的顺利出院,同期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宣告中国TAVR破冰成功,正式开启了TAVR的探索和发展。
看到这两张跨越十年时间而来的照片,经历了那段历程的吴永健教授和訾振军先生感慨良多。
吴永健教授表示,“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太大变化,但看到照片,和十年前相比还是变了好多。虽然岁月能改变很多,但这些岁月也见证了中国TAVR的发展。”
訾振军先生也提到,“2012年9月10日当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早上7点钟高润霖院士就到了导管室,大家怀着忐忑的心情见证了整个手术的完成,之后又期盼着病人能顺利出院,等病人安全出院了举行发布会的时候,实际上大家是如释重负的。”
直面挑战,勇于创新
开启二叶瓣适应证的征程
▼▼▼
首例手术成功,但紧接着面临的挑战是中国人主动脉瓣膜二瓣化比例高、钙化重的问题。当时,全世界的介入治疗都排除二叶瓣患者,都把二叶瓣看成临床的一个挑战性技术。但依据中国病人的情况,如果排除二叶瓣患者,就很难入选病人。
是否把二叶瓣钙化病人纳入介入治疗范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创新和挑战。
2013年:转折,“遵义会议”的召开
2013年10月14日零点,阜外医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改变中国TAVR发展走向的会议,吴永健教授把它称之为TAVR历史上的“遵义会议”。
吴永健教授回忆当时的情景,“为什么称之为‘遵义会议’,是因为最初临床试验入选的时候,完全遵循国际入选标准。从2012年第一例完成后的一年时间只做了25例,在病人入组过程中基本上是5个病人才能入选一个,如果二叶瓣不能作为TAVR的治疗对象,中国将有一半病人失去治疗机会,所以不解决这个问题是不行的。”
在这次会议中,伦理委员会和国家审评中心经过讨论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如果连续做8个病人都成功,就可以把二叶瓣作为入选标准。最终,VenusA-Valve注册研究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把二叶瓣纳入的TAVR临床试验项目。
“从此之后,我们的研究进度明显加速,第一年做了25例,第二年就完成了81例。”
陈茂教授也表示,“这场会议后,开启了中国TAVR非常重要的未来。让我深受触动的,一是在这种新兴技术中,中国经验或者中国病人特别需要一些中国特色的东西,二是团队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够让我们做成一些更大的事情。”
对中国TAVR来说是“遵义会议”,对VenusA-Valve来说,更是挑战。
訾振军先生表示,自此VenusA-Valve迈入了没有先例可循的二叶瓣这个“深水区”。
可以说,这场会议,是中国TAVR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被称为TAVR领域的“遵义会议”,当之无愧。
· 2014年:向世界传递中国瓣膜病病理解剖结构
2014年,中国首个临床实验结束时,Hasan教授作为Core Lab临床实验负责人在CCI发表文章,提出了中国二叶瓣和高钙化的解剖结构。
对于中国二叶瓣和高钙化的真实情况,王建安教授和吴永健教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建安教授表示,“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早期做外科开胸手术的病人相对较少,老龄化,且先天二叶瓣严重,双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中国病人二叶瓣、高钙化的现状。”
吴永健教授表示,“早期临床试验结束以后,Hasan教授代表几大中心在国际上发表的这一份研究结果,为后期所有瓣膜的研发,以及各大中心TAVR的开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是中国瓣膜病病理解剖最早向全世界传递出的信息。”
2014年:首次二叶瓣TAVR手术直播,亮相世界舞台
2014年9月13日,阜外医院受邀,在TCT开幕式上直播二叶瓣TAVR手术
Hasan教授发表的文章引起全球对中国二叶瓣和高钙化解剖结构的关注。
2014年,TCT邀请阜外医院在大会开幕式上进行一例瓣膜手术,这是国人首次在国外大型会议上转播TAVR手术。
吴永健教授兴奋地说:“‘遵义会议’后经过一年探索,我们决定顶住压力转播一台二叶瓣的TAVR手术让世界看看。”
徐波教授也回忆道,非常兴奋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代表中国展示TAVR技术,当主会场的国际顶尖专家看到中国二叶瓣TAVR成功的时候,也是发自内心地祝贺我们,这是非常光荣的时刻。
2015年,TAVR团队的建立
随着TAVR技术的逐步推广,各中心都开始组建专业的TAVR手术团队,TAVR发展的核心力量,正在逐渐配置完善。
王建安教授、陈茂教授和周达新教授分别讲述了团队建设中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事情。
王建安教授表示,“TAVR 手术的成功开展及顺利进行需要多学科合作。初始阶段印象特别深的是,每个角色站在哪个位置大家都事先进行了一遍遍排练,还画了一张图用来加强印象。”
陈茂教授表示,“TAVR团队涵盖多个学科,要阵容齐整,要有共同语言,更要有整齐划一的默契。”
周达新教授表示,“TAVR是团队工作,包括超声科、放射科、麻醉科、胸外科等多学科合作,当时在团队的组建过程中做了很多探索工作,是在葛均波院士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完善。”
锲而不舍,快速发展
摁下“快进键”,走出中国特色
▼▼▼
经历了一批批心血管专家们锲而不舍的早期探索和团队组建,为TAVR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TAVR正式踏上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 2016年:薪火相传,传递TAVR种子
对于TAVR这项复杂的技术,只有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才能加快其发展应用。
阜外、浙二、华西、中山四大中心在相继建立了专业的TAVR团队后,也把积累的手术经验和团队建设经验,通过现场带教、开展培训班等形式在全国其他中心推广,助推了中国TAVR发展的进程。
陈茂教授表示,“TAVR作为一项新技术,标准化操作很重要,所以进行交流或者带教的时候,希望把对技术所有的认识或者可能存在的陷阱都交代清楚,不仅要帮助当地术者完成病例,也要提高其对TAVR基础知识的认识,这是团队快速成长的一个过程。”
周达新教授也提到,“在早期的探索中,不仅培训了一批青年术者,也总结了属于自己的经验。”
2017年:首款国产瓣膜VenusA-Valve获批上市
VenusA-Valve瓣膜上市发布会
2017 年 5 月,第一个中国自主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瓣膜 VenusA-Valve正式获批上市,标志着中国TAVR时代的正式到来。
产品的研发注册的背后,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訾振军先生讲述到,从2006年在美国建立初期研发团队,到2009年在杭州设立启明医疗,再到2009-2011年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体外动物实验,以及在2011年递交了临床申请后,药监局提到要做临床方案的报备,首款瓣膜的研发和注册走过了一条非常艰难的路。2012年,在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的强力推动和指引下,终于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毕竟是第一个,没有先例可循,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病人筛查,中国病人二瓣化、高钙化,体重轻、血管入路小,基础疾病重等问题,都对研发提出了很大挑战,中国TAVR这个“新生儿”经历了种种磨砺和一系列改进过程,才终于有机会能够上市。
2018年:总结中国经验,走出中国特色
随着国产瓣膜的正式上市,我国TAVR技术步上发展的快车道。中国专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中国经验,“杭州方案”“成都经验”“多平面测量充分预扩张”“小球囊扩张理论”等理论的提出,使中国TAVR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王建安教授、陈茂教授以及周达新教授在线上分别介绍了“杭州方案”“成都经验”“小球囊扩张理论”的原理,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
2019:臻于成熟,让世界惊艳
随着2019年6月,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团队使用启明自主研发的VenusA-Plus可回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统手术在CSI的顺利直播,以及2019年9月,阜外团队在TCT舞台上再次完成了一例零造影剂一站式PCI+TAVR的手术直播,中国智造、中国TAVR再次让世界惊艳,这是中国TAVR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时刻。
中国TAVR的发展逐渐与世界同频共振。
2020年:精进,TAVR衰败再TAVR
2020年6月4日,中国首例TAVR患者于中山医院再次手术,植入VenusA-Valve。
周达新教授在看到这张照片时回忆道,“2010年首例病人瓣膜衰败,出现了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术前经过仔细精密的考虑分析,决定用VenusA-Valve做植入。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心衰症状得到缓解。现在患者已经86岁了,生活不仅能够自理,还能做一些农活,非常让人高兴。”
2020年:可回收时代的到来
2020年11月16日,启明医疗自主研发的VenusA-Plus瓣膜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中国的TAVR瓣膜进入可回收时代。
从VenusA-Valve到VenusA-Plus,是医工结合,是医生和企业携手合作的结果。
王建安教授提到,“profile不变、确保支撑力、实现回收、能转弯是研发过程中提出的四个最重要的点,经过不断改良,最终在四大中心的协同下完成了六十多例临床,VenusA-Plus基本达到了这四方面要求。”
中国TAVR,走过了最艰苦的没有瓣膜的时代,进入了可回收的有选择的时代。
2021-2022年:十年发展,花开烂漫
十年前中国国产瓣膜第一例临床研究患者至今健康状况良好
2022年,经过十年发展,中国已有360余家医院开展TAVR手术,累计超万例患者受益。十年随访,第一例患者身上也承载了中国TAVR的技术发展史,印证了国产瓣膜的效果。
訾振军先生:这是意义非凡的十年
訾振军先生总结到,2006年-2011年,是技术研发从概念到产品原型的5年;
2012年-2017年,是最困难的5年,经历了中国实践的探索以及临床过程中发现的种种问题;
2018年-2020年,是建立完善TAVR术式,完整带教培训体系,也是建立完整临床跟踪的过程;
迄今为止,有近万例手术植入纳入数据跟踪系统,与药监局也建立了线上汇报制度。
回望来时路,重整再出发。启明医疗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这四个瓣膜体系都已逐步进入临床。感谢合作医院对启明的长期支持,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启明医疗会成为从修复到置换,四个瓣膜产品线齐全的真正意义上来自中国的走向国际的医疗器械公司。
吴永健教授:感谢、感恩、致敬
吴永健教授看到照片后动情地说道:“十年的艰辛之路走到今天,再回过头来看,每一步都非常欣慰,因为只有奋斗、努力、不畏艰难,才能取得胜利。这位老朋友今年94岁了,对他来说,这十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如果没有瓣膜置换,也许就没有这十年。”
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早期为探索TAVR技术做出贡献的患者朋友和家属们。当时所有患者心里都很清楚,中国刚刚开始,上了手术台能不能顺利下台都揪着心。中国是从零开始的,所有医生是从零开始学习这项技术,瓣膜也是从零开始,我们付出了一定代价,才有了现在的成功。在这里,我要向那五位付出生命代价的患者致敬。
在20周年这个特别的时间,我也要代表所有同行,祝还在世的朋友们身体健康,愿过世的朋友们安息。
十年峥嵘岁月的点滴回忆,见证了TAVR的中国之路,从破冰初尝,到探索开拓,再到广泛发展;从最早的四家中心发展到如今的360余家医院,一步步,一幕幕都值得我们中国医生为自己而骄傲!
在吴永健教授饱含感情的诉说中,圆桌讨论进入了尾声。线上专家纷纷对TAVR的发展表示祝福和期许:
吴永健教授:“TAVR国际20年,中国10年,现在已经成功,在未来10年或者更长时间里,中国同道继续团结携手,从成功走向世界。”
王建安教授:“情怀为本,创新驱动,相瓣而行,砥砺奋进。”
陈茂教授:“4月16日也是我们中心做第一例TAVR的10周年,这十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十年能够在TAVR和经导管瓣膜病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更佳的结果。”
周达新教授:“相信在有聪明才智的工程师和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TAVR一定能够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最终到俯视世界,让我们一起努力。”
訾振军先生:“艰难的TAVR起步阶段我们也走过来了,各种各样的新的瓣膜的拓展层出不穷,二尖瓣、三尖瓣等新技术风起云涌。相信瓣膜人以TAVR为始,瓣膜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快。”
周玉杰教授:“十年磨一剑,中国TAVR技术十年发展之际,所有医生的青春也永驻在病人的健康之中,希望各位大咖能够继续为心血管领域做贡献。”
徐波教授:“今天晚上每个人都发自内心的微笑,这种笑容是十年艰辛转化成为成功以后的喜悦。非常有意义。”
除了线上的先行者们,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的程标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江洪教授以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卢成志教授作为中国TAVR发展的同路人代表,也送来了对中国TAVR发展的期许。
十年峥嵘发展路,砥砺前行再出发。
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梳理出了奋进中的中国从2012年至2022年十年TAVR发展的峥嵘之路,映射出了中国心血管人不忘初心的坚守和坚持。
十年发展,更要感谢患者给予的信任和理解!感谢所有医者们的奉献和奋斗!感谢祖国医学事业蓬勃发展的伟大时代!
声明:文内涉及数据均来源于会议。
如有出入,请及时反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