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跃辉专访:依托会议促进川渝两地电生理学术交流
  严道医声网:“川渝”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亦是一个文化概念。您作为重庆地区电生理领域一直致力于促进两地学术交流的专家,能否谈谈四川和重庆地区近年来在学术交流上取得的进展? 
  殷跃辉教授:目前川渝两地在电生理领域学术交流上,尚有很大发展空间。四川和重庆分开以后,在电生理领域之间会相互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指导临床手术进行学术交流,但没有举办大规模的学术活动。目前,电生理学科发展迅速,迫切需要两地加强交流与联系。
  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作为川渝两地心血管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会议,每年在成都和重庆轮流举办,对促进两地心血管领域学术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这种轮流举办的形式比较好,两地专家参与度高,可以更好地实现专家面对面交流。所以,四川省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重庆市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共同商讨决定为了加强两地学术交流,初步定于6月24日-25日将举办西部心律学论坛。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召开,汇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各地专家来进行学术交流。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聘请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和领域顶尖专家,拓展前来参加会议的临床医生和医学院校学生的视野。同时,我们计划聘请国外专家前来传授经验。
  会议内容上安排了基础研究、领域最新技术等多样化的学术内容。我们希望以研究促进临床,立足临床回归研究,充分展示领域进展。同时将结合专题讲座,并征集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等进行探讨。会议将设置多个论坛,开设多个专题讨论。
  除了国内地区间的学术交流,我觉得,我们作为临床医生不应该局限在国内,而是应该走到国际上学习交流。目前国外许多基础研究的水平较为领先,很可能某次不经意的交流会在临床上起到很大效果,有效缩短学习曲线,得到更快的成长。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国际上的学术会议走出去学习、拓展视野,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严道医声网: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作为房颤抗凝“新伙伴”逐渐在临床上开始得到应用,您如何评价目前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殷跃辉教授:近年来,开展了数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临床研究,我院也参与其中。我院重视研究开展,成立专门团队开展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内国际的一致好评。同时,我院众多专家在国内外杂志上都发表了相关研究,累计影响因子78.5分左右。相对来说,研究的开展情况良好。
  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以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为例,临床上每位医生都知道对房颤患者要进行抗凝治疗,但抗凝效果仍然不够理想。除了出血风险以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经济状况。来自GLORIA™-AF登记研究计划的全球性数据显示:房颤患者在接受卒中预防药物治疗方面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其中中国房颤患者抗凝药物使用率最低,欧洲则最高。作为房颤患者抗凝常规用药,部分患者在费用支付方面的确存在压力,同时需要面对出血风险。达比加群相对于利伐沙班,作为房颤消融术后有效抗凝药物,进入临床应用较早,费用较低。我们对此开展了一些突破性的工作,但没有真正做到面临大众患者。
  目前,国家也在采取多个渠道解决抗凝药物的费用问题,相信对于未来抗凝药物普遍应用于临床,有效解决患者支付问题会有所帮助,这单凭医生的力量很难做到。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呼吁、推广和宣传,尽自己的责任,努力推动国内房颤抗凝治疗发展不断进步。
阅读数: 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