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成功进行机器人复杂PCI手术演示,R-ONE®首次亮相CCCP 2022

有没有一种可能让介入医生手术时不再长时间站立?

有没有一种可行的手段能够代替医生穿上厚厚的铅衣,免受辐射影响?

当科技遇上医疗,当医生拥有了手术机器人“搭档”,梦想能否照进现实?

2022年12月24日上午8:00-9:00,202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年会手术直播的现场,上演了一场见证医学未来的“梦幻一小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在线上线下所有专家同道的见证下,应用微创®机器人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于导管室外进行遥控臂操作,成功完成一例复杂高难度PCI手术,这也是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于2022年5月完成全部注册临床试验后,首次亮相国内大型会议手术直播演示现场


这例手术的大获成功,让轻装上阵、远程操控,甚至边喝咖啡,边进行手术操作,成为突破想象的真实场景!


轻装上阵,远程操作

医生+机器人强强联合,组合成血管介入手术最强搭档

▼▼▼

“近几年,医学领域未来已来的话题迎来了新一波高峰,持续在行业内引发新的关注。提到手术机器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外科领域相对成熟的‘达芬奇机器人’。但心血管介入领域的手术机器人,还处在起步阶段。此例手术的成功,恰恰证明了血管介入机器人在复杂冠脉病变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恰逢其时,相信未来血管介入机器人这项技术将成为主流。”葛均波院士术后这样说道。

此例患者于两月前行TAVR术,此次冠脉介入需通过人工瓣膜网格建立通路,难度非常大。


手术直播过程中,可以看到,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在导管室内工作,葛均波院士在导管室外没有穿铅衣,面对显示器轻松进行遥控臂的操作。

一开始,葛均波院士便远程操控机器人实时完成了标准的冠脉造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晨光教授、邓欣博士全程在导管室内配合。造影提示该处病变合并重度钙化以及对角支及间隔支分叉病变,病变无论在高阻力方面还是在局部解剖结构方面都是对于机器人辅助介入病变的一种巨大挑战。

在与会场专家充分讨论后,葛院士利用机器人首先于前降支及对角支送入工作导丝,而后选取2.5*15mm球囊在病变处反复预扩张,避免因钙化病变处理不充分造成的支架膨胀不良,而后于病变处精准植入2.75 * 30mm支架,支架送入过程中,尽管病变迂曲钙化,且开口受到主动脉瓣膜支架网梁影响,对于支架通过存在较大挑战,但经过精细操作后支架到达理想位置并成功释放。


支架植入后,葛院士与会场专家讨论后决定对于对角支导丝进行Re-wire,对于钙化病变而言,即使是人工操控的重置导丝也是具有难度的,但在葛院士的反复尝试与精准操控下,整个Re-wire过程在5分钟内完成,再次体现了机器人辅助操控的潜力,最终在高压球囊优化后扩张后,复查造影提示支架膨胀及贴壁良好,顺利结束手术。


面对术者经验+介入机器人技术支撑的强强联合,线上线下专家大呼惊叹和过瘾的同时,也不时就血管介入机器人的操作体验及相关问题实时进行探讨,并一致认为。


“如此复杂的冠脉介入操作,借助手术机器人仍然可以顺利完成,血管介入机器人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未来,看到了未来介入手术的发展方向。”


心血管介入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

众所周知,在血管介入手术中,复杂病变对术者有着极高的要求。传统介入手术需在X射线透视下定位导丝、导管的位置并手动完成导丝与导管的操作。与此同时,术者由于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中,且需要长时间穿着沉重的铅衣,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辐射暴露等职业疾病风险。


有没有一种能够替代介入医生穿重重铅衣的可行手段或者技术,是血管介入医生近几年一直在探讨的话题,对于血管介入未来的期盼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不仅是血管介入领域首款完成国内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的产品,也是泛血管介入领域重要创新产品的体现。


此次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成功应用于临床,不仅证明了血管介入机器人在术者的远程操控下,可以进行安全有效的操作,也让血管介入医生终于拥有了“帮手”和“搭档”,终于可以脱下厚厚的铅衣,轻装上阵,想象成为现实。中国心血管介入的未来已然到来,中国心血管介入领域迎来了里程碑式的时刻!


院士&会长论坛

聚焦前沿,紧扣热点,共话医学未来

▼▼▼

作为此次会议的另外一场重点内容,院士&会长论坛在机器人手术直播后随之呈现。


院士&会长论坛分三场进行,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率先针对2022年AHA/ACC/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详细解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陈义汉院士介绍了医学原始创新任重而道远的发展和未来;葛均波院士讲解了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体系的构建方式和建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对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新阶段的具体任务进行汇报和阐述;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首次汇报了十年磨一剑的人体肠道微生态紊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献礼CCCP年会;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教授分析了心脏康复中心进展及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介绍了当前热门话题国产介入机器人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分享了冠脉钙化病变的评价手段及检查策略的心得体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对ESC 2022中抗栓、降脂、房颤等相关热点话题进行集中讲解;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乔树宾教授介绍了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Hybrid策略(DES联合DEB)的治疗方式;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对房颤冷冻消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周胜华教授则对经皮机械循环辅助在复杂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进行细致解读;最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带来了近一年内冠脉腔内影像学的最新进展。


整整一天的学术活动,大开眼界的手术直播以及三位院士、十位专家带来的最具话题性和讨论性的前沿内容,精彩不停,亮点不断,看见了未来,也昭示了现在,呈现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启迪之旅和思想碰撞盛宴。


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已不属于未来,已然破土,正在成林!

阅读数: 1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