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方林、陈茂团队刊文国际上首次提出“三尖瓣反流综合征”新概念,为三尖瓣反流临床管理打开新格局

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陆方林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团队权威学术刊物《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刊文发表《三尖瓣反流的全身影响评估:三尖瓣反流综合征概念的应用》,科学严谨地结合三尖瓣反流的临床表现,提出“三尖瓣反流综合征”的全新概念,为临床上三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新的科学参考。

扫码查看原文


陆方林教授

这是“三尖瓣反流综合征”这一概念在国际上首次被提出。希望概念的提出,可以为今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疾病的研究,提供多维度的思路。如果能被国际学术界认可,也是我国学者为国际医学事业做出的一个小小贡献。



陈茂教授

三尖瓣反流在疾病进展期及晚期,心脏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他系统的受累常能反映疾病的整体预后,“三尖瓣反流综合征”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多学科交叉评估患者情况,在目前器械选择越来越多的背景下,推动三尖瓣反流的及时治疗。

三尖瓣曾经被称为“被遗忘的瓣膜”或者是“神秘的瓣膜”。与左侧瓣膜疾病相比,三尖瓣病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虽然在治疗策略上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缺乏规范、证据确凿的指南级别的指导意见。

文中指出,三尖瓣反流(TR)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瓣膜疾病,然而,只有约5%的严重TR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且其中86%的患者是在其他心脏手术时进行联合治疗的。

TR患者尤其在疾病晚期,常会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期生存率,同时外科治疗的风险也明显提高。TR累及多脏器功能是一个渐变过程,明显的脏器功能损害提示TR病变进入晚期阶段,此时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可称作“TR综合征”。确立该概念,有助于研究者对TR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对TR引发的机体各个脏器的损害进行综合管理。

“TR综合征”概念包含了严重TR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所造成的全身表现,包括心脏、呼吸、肝脏和消化、造血、肾脏和皮肤问题。TR的症状进展从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开始,发展至慢性右心衰竭。心脏之外,常存在:

(1)肺活量降低:肺淤血和肝瘀血、腹水所致的腹内压增高进一步损害肺活量,加重呼吸困难。

(2)肝硬化和肝功能异常:长期中心静脉淤血诱发肝肿大,再加上肝淤血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和心输出量减少及肝脏氧交换异常引起的肝细胞缺血缺氧。

(3)消化功能障碍:TR引起的消化障碍可分为五级,无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4)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引起血细胞破坏增加。长期静脉淤血导致消化吸收减少,也可能影响骨髓功能。因此,TR患者在终末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5)皮肤改变:TR引起的皮肤改变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类型仅影响下肢,表现为下肢水肿、色素沉着、皮肤溃疡,并伴有瘙痒或感觉障碍;一种类型为全身的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躯干和下肢瘙痒,常因搔抓造成皮肤损伤、出血或其他病理变化。

(6)肾功能障碍:低心输出量及高静脉压力也导致肾脏低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造成肾功能障碍。

对患者全身症状评估时,可将TR综合征第1阶段定义为无临床症状,第2阶段定义为单纯心脏症状及损害,第3阶段定义为出现任何一种心外表现,第4阶段定义为≥2个心外系统受累(图1)。

图1 TR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风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框架

对TR综合征的评估使医生能够半定量地评估TR对患者的全身影响。当干预TR后病理状态仍可逆转时,上述全身系统的临床表现会随TR程度减少而改善,因此对该综合征的再评估也可以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从患者的角度来看,TR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获益超过了TR等级的降低。

TR综合征的概念将患者置于TR干预决策的中心地位,并为TR患者的管理增加了另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Fanglin Lu, Tianyuan Xiong, Mao Chen. “Evaluation of systemic impact of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an appeal for the notion of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syndrom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0.1097/CM9.0000000000002440. 7 Feb. 2023, DOI:10.1097/CM9.0000000000002440

阅读数: 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