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5日,国产房颤手术机器人迎来突破性消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和蒋汝红带领的多学科团队成功完成梅奥心磁 TITIAN提香®中国首款房颤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首例入组!整场手术十分顺利,术后即刻三维影像评估显示肺静脉隔离圆满完成,未见心包积液,患者如期于术后第二天出院。

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
由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已进入中国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阶段,该临床试验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马长生担任主要研究者(PI)、桑才华担任辅助研究者(Sub-I),旨在评价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和花璐®一次性使用电生理介入器械支撑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3年2月15日,在响应北京市公共卫生防疫政策的前提下,牵头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圆满召开了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启动会,标志着梅奥心磁首款房颤手术机器人在牵头单位安贞医院正式进入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阶段!

2022年12月22日,在响应浙江省公共卫生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参研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圆满召开了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启动会!

2023年1月15日,参研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主要研究者蒋晨阳带领的电生理团队率先完成本次注册临床试验的首例受试者入组,标志着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率先成为中国首家完成房颤消融受试者入组试验的手术机器人公司!
首例受试者入组病例介绍
患者45岁,2023年1月15日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经多学科手术团队评估并与家属商榷后,蒋晨阳和蒋汝红决定在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为该患者行房颤消融手术。
术中术者首先在三维系统下构建左房及肺静脉口模型,并在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完成以下操作:在右侧肺静脉口处对右侧肺静脉进行环形消融,电极导管检测以肺静脉与心房达到双向电隔离为准,消融右下肺静脉时房早消失。同样的方法对左上肺静脉进行环形消融,电极导管检测以肺静脉与心房达到双向电隔离为准。

术后即刻三维影像评估显示肺静脉隔离圆满完成,未见心包积液,手术顺利成功!患者已于2023年1月16日出院,现等待临床随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马长生以视频的形式向梅奥心磁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首例入组成功表以热烈祝贺,并强调质量控制是房颤消融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机器支持技术操作能够使房颤消融手术更加标准、更加安全!
首例入组术者蒋晨阳则在术后采访中指出,与术者相比,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在压力稳定方面具有优势,且TITIAN提香®不需要特定导管和特殊导管室,十分适合中国国情。
总结
目前,梅奥心磁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已全面进入注册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阶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表示,由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TITIAN提香®房颤手术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双臂操控电生理介入器械机器人系统,注册上市后可以替代医生双手完成鞘管及导管一体化手术操作,让医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为患者设计更优效的治疗方案。
与传统手动消融相比,TITIAN提香®机器人操作更加具备稳定性与可操控性,通过亚毫米级的精度控制,TITIAN提香®机器人可实现对固定弯鞘管可视化,解决临床中三维标测系统鞘管不可视问题,实现低成本、快速消融,降低对医生手动手术的经验依赖,并且TITIAN提香®机器人无需改变临床医生对常规介入导管、鞘管的操作习惯,相信在未来,同一术者在完成数例机器人手术临床实操后,将对机器人的使用技巧表现出优良的学习曲线!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