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瓣法·大瓣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志维教授团队应用J-Valve成功完成1例大瓣环TAVR植入

2月27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志维教授团队应用J-Valve成功为一例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完成TAVR植入。该患者为临床较少见的大瓣环,瓣环径达29.3mm。这类患者术中瓣膜锚定难度大,操作不当则易发生瓣膜植入后移位和瓣周漏的风险。王志维教授团队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和策略分析,最终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反流消失,无瓣周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病例特点:大瓣环

病史简介

68岁男性,主诉间断胸闷伴气促半月,再发加重2天。既往诊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COPD。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2/6级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中度水肿。

入院诊断: (1)、冠心病;(2)、糖尿病;(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4)、心功能3级;(5)、肺气肿;(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辅助检查

心脏超声: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左右冠瓣交界处可见强回声光斑,瓣叶粘连,瓣膜开放可,关闭不全,瓣环径约2.5cm。CDFI:主动脉瓣可见中-重度反流,VC=0.6cm。AAO径线38mm,LVEF 35%。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窦部内径约为4.1cm,左房及左室增大。二、三尖瓣可见微量反流,肺动脉瓣可见微量反流

超声诊断:主动脉瓣钙化伴中-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增宽、左心大伴室壁运动不协调、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舒张功能减低Ⅱ级(考虑心肌病变)。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HR 141bpm)、室性早搏。

CT分析

三叶式主动脉瓣,瓣环周长折算直径约为29.3mm,瓣上2mm可见直径28.7mm,瓣上4mm可见直径28.7mm:

左冠状动脉:15.3mm,右冠状动脉:20.2mm,左室流出道:35.1mm:

窦部、窦管交界和升主动脉情况:

主动脉瓣环夹角58度:


CT评估结果:患者主动脉瓣三叶式,瓣叶基本等大,瓣叶稍增厚,瓣叶游离缘轻度钙化,左右瓣叶交界钙化似有融合。主动脉瓣环周长折算直径约29.3mm。双侧冠脉开口高度可。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多发钙化。

该患者为瓣环径29.3mm的大瓣环,拟使用29mm的瓣膜。

手术步骤

术前行食道超声,长轴短轴可见大量反流:

猪尾于无冠窦行根部造影:

定位件入窦造影:

2号键下落到合适的瓣环平面造影:

患者的EF值比较低、血压波动较大,此时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迅速旋转释放瓣膜,位置良好:

术后食道超声长轴短轴可见轻微反流:

闭合外周入路,手术顺利完成。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近年来在王志维教授的带领下,心脏外科手术水平和手术量位居中南地区前列,尤其在主动脉夹层和心脏移植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享誉国内外。近年来,在王志维教授的带领下,团队紧跟领域热点,在TAVR手术方面积极探索,不断突破,此次成功完成该例颇具挑战性的大瓣环主动脉瓣反流病例,充分展现了王志维教授团队在TAVR植入方面精湛的技术水平。

此外,J-Valve作为全球首款获官方批准可有效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反流)和狭窄双适应症的TAVR系统,其优异的性能设计,为术者处理此类病例提供了重要助力,也为临床中众多主动脉关闭不全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可能。

科室介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创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和湖北省首批重点学科,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湖北分中心,中南地区心血管病技术协作中心,湖北省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临床试验基地,心血管病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是武汉市打造中部医疗服务中心重点建设专科。经过五十余年的精心建设和发展,心血管外科已经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年手术量位居中南地区前列。

学科由心血管外科病房、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体外循环研究室、湖北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外科研究室等单元组成;年门诊量近两万余人次,住院病人两千余人次,年手术量1500余台,医疗辐射能力覆盖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诊疗疾病范围包括全部心脏及大血管外科疾病,并形成以主动脉夹层和心脏移植为学科特色,其中心脏移植手术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四,目前为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并有多人在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心脏移植学组、湖北省医学会、湖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湖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等重要学术机构任职。 

科室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计委科研攻关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其中一等奖3项。

专家简介

王志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上滑动阅览

一级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武汉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诊疗专长:主动脉夹层、复杂胸腹主动脉瘤等大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胸腹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术、David术、杂交手术及介入手术);危重冠心病的手术治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室壁瘤切除及左室成形术);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微创治疗(包括腔镜下瓣膜替换及成形术、介入瓣膜替换术),以及联合瓣膜病、再次换瓣及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等重症瓣膜病手术;心脏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带领团队连续四年获得心脏移植全国第四名)、心肺联合及心肾联合移植手术;房颤的外科治疗(迷宫术)等。

    学术任职与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血管外科好医生(金刀奖)”称号获得者,担任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首届主任委员及湖北省医学会理事,兼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心脏移植学组委员、湖北省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江城口碑医生;《Ann Transpant》《Molecular therapy》《中华胸心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等国内外权威杂志特约审稿人及编委。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级及湖北省重大科研项目10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推广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等8项省市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60余篇;国家授权专利2项。

阅读数: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