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8日,由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心内科李自成主任、林海云主任团队独立完成,为一位年轻的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的患者成功植入东莞市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术程顺利。
李自成主任、林海云主任在术中
患者信息
接受本次S-ICD植入手术的患者是一名43岁年轻男性,因“反复胸痛一周,加重1小时余”,外院诊断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于2023年2月23日转至我院。直接送导管室行急诊PCI术,于回旋支植入支架,术后安返CCU。患者于3月1日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电除颤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急诊复查冠脉造影未见异常,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正常。行动态心电图提示患者频发室性早搏,室早为RonT现象,有极高的诱发室速、室颤的风险。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突发晕厥、意识丧失病史。该患者属于猝死高危人群,有植入心脏除颤器ICD二级预防指征。
因患者年轻,预期寿命长,且无起搏需求。为避免传统经静脉植入ICD可能导致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和导线相关并发症(如血气胸、心脏穿孔、心包填塞、导线移位或感知阈值不良、三尖瓣返流、静脉血栓形成等),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为患者选用了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可兼容核磁检查的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系统。
术者测试
术前应用自动筛查工具(AST)对患者进行体表心电图筛查,胸骨左侧1cm及右侧1cm均通过测试,符合植入前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手术过程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腋中线第5-6肋为预定点,切开一约6cm的切口,逐层分离至皮下,分离囊袋至背阔肌与前锯肌之间。再次于剑突左上缘1cm为预定点,切开一长约3cm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层,预埋两根缝合线,用导引针于切口间建立隧道,后引导除颤电极于皮下,固定除颤电极,用电极来测量距上切口的距离,然后将电极垂直放在皮肤上进行测量上胸骨切口的长度大约在2cm左右位置制作上切口,预埋两根缝合线。用导引针导引除颤电极于剑突深筋膜层至胸骨上切口位置,固定脉冲发生器于深筋膜层。进行除颤测试,采用50Hz,200mA交流电方式诱发室颤,S-ICD正确识别,经首次65J除颤成功,除颤阻抗70Ω。缝合皮肤,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整个手术过程顺利,耗时约一个半小时,患者无明显痛感。术后送患者至CCU观察。
术中测试
术后影像:AP
术后影像:LL
林海云主任介绍:心源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及时识别并有效除颤是预防这类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关键。S-ICD是在心源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其优势在于,整个系统完全埋藏于皮下,不需要经静脉途径放置除颤导线,通过皮下电极来采集信号,反映患者的真实心律,从而提供安全有效的除颤治疗。同时也彻底避免了血管损伤的风险,降低了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者拔除的相关并发症,为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最新的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林海云
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泛血管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成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女性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西结合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李自成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柔性专家。
中国远程心电监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高血压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性心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理事。《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实用医学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等杂志编委,《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暨南大学学报》、《广东医学》等杂志特约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