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张明奎教授团队正式启动佰仁医疗Salus介入肺动脉瓣临床试验入组,并于当天在吴清玉院长的主持下,与北京安贞医院苏俊武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完成2例经胸介入肺动脉瓣植入,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牵头,联合多家知名心脏中心参与,是国内首个经胸介入肺动脉瓣临床试验,具有重大意义。
病例一
患者,女性,22岁,主因“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17年,活动后胸闷2年”;入院超声报告为“肺动脉瓣大量反流、右心扩大、肺动脉高压(轻度)” ,术前CT重建提示肺动脉下段呈倒漏斗形,无合适瓣膜锚定位置,上段相对狭窄,但距离左右肺动脉开口较近;张明奎教授团队与苏俊武教授团队讨论后决定采用佰仁医疗Salus介入肺动脉瓣治疗,该瓣膜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可提供优越的径向支撑力,上下段支架镂空,可避免阻挡左右肺动脉开口;手术顺利按照术前分析进行,在心导管造影和食道心超的精确引导下,经右心室表面穿刺将24#介入肺动脉瓣放置到肺动脉的预定位置,术后TEE提示肺动脉瓣植入位置理想、固定良好,无瓣周漏或中央反流,手术效果满意。
肺动脉形态
肺动脉内径测量
肺动脉瓣膜植入后
病例二
患者,女性,18岁,因“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16年,间断头晕伴胸闷6月”入院;入院超声提示为“肺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镜面右位心” ,术前影像学重建示患者镜面右位心,肺动脉明显增粗呈瘤样扩张型、内径达40-50mm,瓣膜的锚定困难、操作难度高,经过术前缜密的分析讨论,佰仁医疗Salus介入肺动脉瓣通过经胸介入方式,可对患者同期行肺动脉成形术,对于此类肺动脉明显扩张的患者依然适用。手术团队予患者行肺动脉环缩塑形后植入32#介入肺动脉瓣,术后TEE提示肺动脉瓣植入位置理想、固定良好,无瓣周漏或中央反流,手术获得了成功。
肺动脉形态
肺动脉内径测量
肺动脉瓣膜植入后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主要的先天畸形,在全国多地均位居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首位,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其中很大一部分患儿需要重建与修复右室流出道与肺动脉瓣,这些患儿长大后将面临再次治疗,往往一生需要多次手术。先天解剖结构的异常与初次手术后发生的粘连将进一步加重再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介入肺动脉瓣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开胸手术及建立体外循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将成为众多经历过右室流出道重建患者后续治疗的福音。
佰仁医疗研发生产的介入肺动脉瓣可以通过微创切口经右室流出道穿刺直接植入,相对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在需要时可同时行主肺动脉塑形或环缩,为介入肺动脉瓣提供牢固锚定部位,并有效减少瓣周漏,提高治疗效果;其支架流入端及流出端采用镂空设计,能有效避免阻挡右室流出道及左右肺动脉开口;相较于经股静脉介入,适用范围更广泛,可用于绝大多数肺动脉瓣反流/狭窄的患者。
创新无止境
佰仁医疗与安贞医院苏俊武教授团队历时多年合作研发的Salus介入肺动脉瓣及输送系统,采用自膨式支架设计,瓣叶采用牛心包为材料,以本企业成熟的外科牛心包瓣的制作工艺与处理技术加工而成,实现有效抗钙化,并具备出色的血流,全方位提高瓣膜的耐久性,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经胸介入肺动脉瓣创新器械。该产品主要适用于此前曾手术重建或修复右室流出道、已具有经导管介入肺动脉瓣锚定部位的复杂先心患者的接续治疗。目前已启动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苏俊武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知名心脏中心的正式临床试验。该临床试验正面向社会招募患者,为更多类似需要救治的危重患者提供救治机会。
专家简介
吴清玉
北京华信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197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1995年11月至2004年2月,任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外科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3月调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心脏中心。2006年7月至2017年7月任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现今国内第一位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会员、我国唯一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会员、亚洲心胸血管外科学会(ASCVTS)荣誉会员、世界儿童及先心病外科学会(WSPCHS)亚洲代表常委、美国《胸外科年鉴》中国大陆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4至2020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心外科领域排名第一。完成心外科手术超过1万例,其中大部分为复杂疑难危重病例,创新了很多手术方法,使很多濒危患者重获新生。应邀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并作报告45次。
苏俊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小儿心脏中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先天性心脏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临床听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心胸外科委员会、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会、中国医药杂志编委会委员及中华胸心外科杂志、心肺血管杂志审稿专家。国家、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北京市法律评审专家等。
长期从事先天性心脏病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本领域影响较大。2014年被入选全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生十强人物,到全国近80家医院进行手术指导。个人完成手术8000余例,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参加专著出版5本,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中国医学会等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等省部级研究基金及横向基金6项。
张明奎
北京华信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心血管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实验室主任。在亚太人工器官学会、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中国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北京医学会、北京医师协会等学术机构任职;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清华大学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下建立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外科学会外科医师培养项目。创建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实验室并兼任主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参译医学专著4部;曾获郑裕彤奖学金资助赴香港大学学习医院管理。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介绍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