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患者和临床医生对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的接受度” 调查项目线上启动 探索RDN可持续发展之路!

    “RDN的决策流程是由医生推荐考量因素和患者的倾向性因素共同决定的,两者共同决定了RDN是否能在未来以可持续的轨道正常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对两者展开充分调研,以有序开展RDN推广工作。”

——孙宁玲教授

2023年4月7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立项,心血管健康联盟高血压介入治疗工作委员会参与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和临床医生对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的接受度”调查项目启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介绍了项目启动的背景,并强调了项目启动对RDN疗法发展的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目于2022年12月召开的“2022-2023年度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被首次提出,在今年4月-6月陆续在全国各家医院开展具体执行工作。项目初展头角之际,本次线上启动会汇聚项目众多核心参与单位专家“云相见”,旨在为调研工作顺利开展理清思路,奠定良好开端!

嘉宾致辞:降压达标 利在未来

启动会上,孙宁玲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和高血压介入治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为活动致辞,众多核心参与单位专家列席云端,共同听取了调查项目方向规划和执行细节。

霍勇:大数据调研分析助力RDN应用推广

霍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未来RDN这一技术的应用必将会成为医生和患者一个新的、控制并治疗高血压的可靠选择。通过本次调查项目,从患者和医生两个群体获得大数据调研的基本信息,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和医生对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DN)治疗高血压的意见和想法,争取为患者选择更有效、有针对性地治疗方案,期待本次调研项目顺利完成,为RDN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持,为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做出贡献。

周玉杰:RDN——非药物治疗的新路径

周玉杰教授同样指出,随着RDN疗法的应用和推广,“中国高血压患者和临床医生对肾动脉去交感神经的接受度” 调查项目的开展势在必行。通过此次调研,一方面能让更广范围的患者群体了解到RDN这项新技术,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医生群体接触RDN,加深RDN的临床印象。未来,介入技术必然会朝着微创化、简单化,并发症概率降低的方向优化,再加之医疗器械的有力支持,RDN技术有望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个非药物治疗的新路径,调研项目未雨绸缪,也必然能反馈出RDN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真实现状。

专题汇报:双管齐下 同行致远

孙宁玲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鸿懿教授随后从不同角度细致介绍了项目的具体内容,为在线专家们开展工作提供操作指导。

孙宁玲:RDN疗法简介及项目介绍

孙宁玲教授首先就调研的工作背景及项目的实施方法作出汇报说明。

孙宁玲教授引用《柳叶刀》的文献总结指出:我国35岁~75岁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接近50%,其中知晓率45%、治疗率30%,但控制率仅有10%,因此,医生群体仍需继续付出努力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率。传统的药物疗法有效,但药物依从性随着药物负担的增加而降低,多数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服药,使得病人血压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传统药物治疗存在部分患者难以克服药物依从性问题,因此独立于药物的RDN疗法作为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一种补充成为可能。回溯到2009年,RDN的临床试验开始展开,来自全球各地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射频消融RDN技术可安全、有效、持久的降低血压。因此,我国也期待能够引入这一新技术造福更多患者。孙宁玲教授从建立高血压介入工作组、进行患者和医生调研、进行医生技术培训和撰写RDN中国实施的申明和建议书四个方面入手,为后续有序开展RDN指明方向。孙宁玲教授还指出,本次项目的执行要点为广泛参与,定期汇报,加速启动。

刘健:医生调研问卷解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医生调研问卷的内容,并对问卷信息的填写给出指导。

刘健教授强调,调研主要会对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纳入研究中心工作的心内科和高血压科医生进行基于问卷的横断面调查。整个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医生的基本信息、高血压的治疗状况、药物治疗和患者依从性、RDN治疗相关、参与调研医生的健康状况,这五大方面,而调查问卷会收集包括临床医生的擅长领域、职称、对高血压的治疗习惯、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关注的问题、对适合RDN治疗人群的倾向性,对RDN的期望等问题的回答,所有涉及到医生个人隐私都将被保密。

王鸿懿:患者调研问卷解读

王鸿懿教授则在线演示了患者调研问卷的填写方法和流程。她指出,通过本次调查,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压和危险因素及疾病状况,了解RDN治疗的相关内容,会获得医生与患者治疗现状和疾病状况的沟通,从而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提出指导。

降压达标,双管齐下。一项疗法的推进不仅需要医生的努力,更需要患者的支持,回顾RDN技术从诞生到不断发展的数十年间,RDN治疗高血压已经从一个概念逐渐转变为落于临床实践的实际疗法。

本次“中国高血压患者和临床医生对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的接受度”调查项目启动会上,众多专家同道均对RDN疗法的临床应用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并愿为之付诸实践,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同样代表着RDN的未来大有可为。相信调研项目能顺利开花结果,让我国RDN技术在发展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留下中国医生的坚实足迹。

阅读数: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