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妙计·双瓣病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王志农教授团队应用J-Valve完成1例TAVR+TMVR

近日,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血管外科王志农教授团队应用J-Valve,成功为一名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合并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同时完成经心尖入路TAVR和TMVR。

本例手术中,如何确保顺利同时放置主动脉瓣膜和二尖瓣膜是关键,王志农教授团队联合超声、麻醉、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手术室、介入导管室开展了多次多学科会诊,反复模拟手术操作过程,研究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并对术后管理策略等进行了深度全面的分析,制定出完备的手术及管理方案。术后食道超声显示主动脉瓣、二尖瓣无反流,二尖瓣前向血流及左室流出道通畅,患者症状得到极大改善。

病例特点:双瓣病例

病史简介

患者为71岁女性,主诉:二尖瓣置换术后12年,胸闷心慌2月余;

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冠脉CTA显示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浅表型),左前降支中段、右后降支钙化斑块;左回旋支中段、右后降支非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冠脉造影LM未见狭窄,LAD近段管壁不规整,管腔轻微狭窄,远端血流TIMI 3级;LCX 远段轻微狭窄,远端血流TIMI 3级;RCA 中段管壁不规整,远端血流TIMI 3级;

心超提示:二尖瓣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后、瓣口反流9ml;三尖瓣成形术后,瓣口轻度反流3ml;主动脉瓣钙化伴中度反流(8ml)、瓣口前向流速稍加速;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正常;

入院诊断:二尖瓣置换术后,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成形术后,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脑多发腔隙性缺血;高脂血症,脂肪肝;左肾囊肿,右下肢静脉曲张。

CT分析

主动脉瓣

患者主动脉瓣三叶式,瓣叶基本等大,瓣叶增厚,瓣叶未见明显钙化;主动脉瓣环周长折算直径约19.4mm:

双侧冠脉开口高度可,LCA 14.1mm,RCA 16.8mm:

术中建议造影角度RAO 1°,CAR 8°(其它参考角度如下图):

21mm瓣膜模拟效果:

二尖瓣

二尖瓣生物瓣换瓣术后:原生物瓣似为Medtronic Hancock ,生物瓣金属环平均内径24.7mm,外径28.6mm,瓣架高度20.8mm:

AV-MV double S curve RAO 88°/ CAU 57°,此角度为二尖瓣主动脉瓣最佳观察位:

左心室和二尖瓣轴线角度157°:

主动脉瓣环下3.0mm见二尖瓣金属环:

主动脉-二尖瓣角度129°:

术中建议投射角度RAO 50° / CRA 47°:

左室大小71.5*53.2*42.0mm:

模拟25mm瓣膜的Ne-LVOT测算:

手术步骤

TMVR

导丝跨瓣:

术前造影:

递送输送系统,初始定位:

实际选择植入23mm瓣膜,进行瓣膜释放:

球囊后扩张,进一步塑形:

术后造影:

TAVR

主动脉根部造影:

穿刺心尖,送入主动脉瓣输送系统。定位件入窦,瓣膜件降落到合适平面,造影确认位置:

瓣膜释放:

球囊后扩张:

最终根部造影,未见明显反流,瓣膜位置和形态满意,冠脉显影良好:

手术超声结果

二尖瓣术前:

双瓣置换术前:

双瓣置换术后:

彻底止血,闭合心尖和外周入路,手术顺利完成。

本例手术中,对于外科风险较高的二尖瓣生物瓣衰败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王志农教授选择了经心尖入路的TAVR +TMVR策略,术前团队制定了完备的手术策略,术中紧密配合,谨慎操作,保证了手术的圆满成功。面对不断变化的疾病发展形势和临床需求,王志农教授带领团队积极突破,成功开展心脏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实施完成了多种心脏疾病、多种手术径路、多种手术方式的微创外科等新技术。未来,团队将持续孜孜以求,为更多本地区患者带来福音和希望。

专家简介


王志农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向上滑动阅览

专业技术少将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家级重点学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外科学与野战外科学教研室主任、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兼任军队后勤科研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创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灾难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创伤分会副会长、中华外科年鉴副主编等职。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专业基地主任、全军优秀教师,以及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曙光学者”、“先进医务工作者” 等;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3次,上海市行政记大功1次。

临床上擅长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在复杂心脏瓣膜成形、持续性心房纤颤、严重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及危重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01年率先在海拔3700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开展80余例难度较高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填补该地区心脏外科手术领域的多项空白;2011年5月与相关科室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开拓了国内心脏瓣膜微创治疗的新领域;在军内率先成立体外高级生命支持团队(ELSO),成功应用高级生命支持的“黄金组合” (体外膜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脏人工起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救治多例危重急难症患者。

承担国家、军队及其他省部级重大及重点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编写专业指南2部、国家军用标准5项;主编《海战急救外科学》、《外科学与战创伤外科学》等专著、教材20余部,其中《海战急救外科学》获国家出版基金并被评为海军“优秀教材一等奖”,《战创伤急救外科学》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建设教材”。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海军战法创新与训练理论优秀成果1项;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上海市“银蛇奖”一等奖及“医苑新星”一等奖等。


肖健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向上滑动阅览

科室副主任。从事心胸外科近20年,熟练掌握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先心病外科治疗及肺癌、食管癌和纵隔肿瘤微创手术。

先后入选中华医学会“厄尔巴肯奖学金”、军队医学科技青年培育计划、海军军医大学“领航”人才培养计划等;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被评为全国心脏重症青年之星。在Cell DeathDiffer、Int J Cardiol等国际主流SCI期刊论文3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717;承担军委后勤科研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卫健委项目1项、申康“三年行动计划” 重大临床研究项目1项,累计经费超过1200余万元;获批国家专利10余项;主编出版《心脏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手册》,参编学术专著8部;参编国际指南1项。

阅读数: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