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5日,第五期结构性心脏病标准化技术培训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成功举办。
上午10点会议准时开始,董念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首先代表武汉协和医院热烈欢迎线上、线下出席本次会议的众多心血管领域专家教授。心脏瓣膜、结构领域的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迅猛是有目共睹的,伴随着疫情的全面开放,我们有更多机会一起深入探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和规范管理等相关问题。当前TAVR手术在我院的应用已相对成熟,但在适应症的把控、病例的选择、操作技术上仍有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只有TAVR技术的不断精进及器械的不断优化才能更好的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服务。希望在接下来的授课与手术过程中,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随后,尚小珂教授发表致辞。在全球范围,自从2002年TAVR第一例人体植入至今,已经植入累计超过90万例,覆盖国家超过40个,瓣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国内外众多专家的认可。在武汉协和举办“协瓣同行 极目楚天”活动中,尚小珂教授深度了解到湖北省各地市级医院不同科室医生的临床学习需求,在专栏中为不同层级学员安排了有针对性的学术讲课和跟台术式。规范化培训的手术带教活动不仅向湖北地区广大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师传播了科学化、系统化的介入操作技术,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湖北省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水平。
钟禹成教授也表示:主动脉辦狭窄是一种渐进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甚至猝死,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TAVR技术的开展对医院资质、设备设施、人员配备的要求通常更高,需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协同配合,医生需进行至少20-30例TAVR手术作为学习曲线。特别强调要将精准诊疗的策略及标准化的技术操作推广到各地市级医院,希望通过授课+实操的方式使得更多中心的术者团队掌握TAVR这项技术。
实战之下见真章,分享结束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黎晓兰教授团队及鄂州市中心医院赵志宏教授团队与武汉协和医院结构团队共同完成2台TAVR手术。
病例一
患者为老年男性,4个月前劳累后感胸闷、气喘,伴体力下降,休息后可缓解,后就诊于我院门诊体检部,行心脏彩超: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建议进一步治疗,患者先至当地医院心内科保守治疗,完善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为寻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遂收住我科。自患者发病以来,食欲、精神、睡眠尚可,大小便如常,体查未见明显异常,经充分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行TAVR术。



通过造影和即刻超声评估,最终选择VitaFlow® TAV 30瓣膜释放位置和形态满意,未见明显反流。患者情况稳定,手术顺利结束。术中术者团队稳定操作,电动稳定高位一次性释放,加上瓣膜底部双裙边封漏设计,术后未见明显瓣周漏,考验了整个手术团队的术中配合及对该手术熟练程度,经过手术团队的治疗,最终为患者解除了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病例二
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心脏瓣膜病,9个月前,患者劳累后感胸闷、气喘,伴体力下降,偶感胸痛、头晕,头痛,遂来我院就诊,门诊复查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近2个月上述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收入我科。患病期间,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睡眠饮食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术前经团队充分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行TAVR术。



2台手术成功后此次培训会议圆满落幕,目前我国主动脉瓣介入领域发展如火如荼,湖北地区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人群也愈发增多,这对外科医生提出了更多挑战。面对心血管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术者更应该持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协瓣同行 极目楚天”活动为各地市级医院医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未来期待各地市级医院不同层级的学员能够在此平台上不断学习不断吸取TAVR技术的经验教训,提高主动脉瓣介入诊疗水平,为实现“健康湖北、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添砖加瓦。
专家简介
董念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尚小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钟禹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陈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医学博士,心脏大血管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亚洲胸心外科医师协会(ASCVTS)会员,湖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秘书,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中国分会委员。擅长经导管瓣膜病诊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外科治疗,二尖瓣成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