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郭亮教授团队应用SAPIEN 3¹瓣膜完成1例外科生物瓣衰败后TMVR手术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郭亮教授团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戈军教授的指导下,应用爱德华SAPIEN 3瓣膜为一名心外科术后二尖瓣衰败患者成功进行了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

病史简介

66岁女性,活动后气短14年,心悸、气短3天。14年前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8年前再次行二尖瓣生物瓣(Mosaic 27#)置换术。3年前行卵巢癌根治术;青光眼7年,手术治疗缓解。

本院超声提示:二尖瓣位生物瓣置换术,三尖瓣修复术后;人工生物二尖瓣脱垂伴中重度反流,三尖瓣重度反流;全心增大;肺高压。左室舒末内径 61mm,LVEF 59%。

实验室检查:NT-Pro BNP 1031pg/ml,Hb 109g/L,HCT 0.333L/L,ALP 45U/L,GGT 22U/L。

入院诊断: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术后,二尖瓣衰败伴中重度反流,三尖瓣修复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房颤;卵巢癌术后及青光眼术后。

术前影像分析

患者体内衰败的二尖瓣生物瓣膜为Mosaic 27#:

26mm瓣膜模拟植入:

LVOT阻塞风险评估:

由于外科生物瓣瓣叶会被二次植入的瓣膜完全撑起,阻挡流出道血流,造成左室流出道面积减少,因此需谨慎评估预测术后左室流出道面积、瓣膜距离室间隔距离及左室流出道梗阻风险等,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的角度也会影响手术难度。

径线测量和造影角度:

手术策略

该患者66岁,曾经两次接受外科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手术,再行外科手术风险高,TMVR成为了首选治疗方式。且患者及其家属拒绝再次接受外科手术,希望通过介入治疗来解决问题。

结合CT评估,团队决定拟选用右股静脉入路,植入26mm SAPIEN 3瓣膜,实施TMVR手术。

手术步骤

患者取平卧位,全麻成功后,放置经食道超声,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颈静脉送漂浮电极至右室心尖部,连接临时起搏器,测试起搏功能正常。超声引导下穿刺右股静脉,在食道超声引导下成功穿刺房间隔:

交换加硬导丝至左上肺静脉,建立轨道:

送可调弯鞘进入左心房,以猪尾导管跨二尖瓣生物瓣进入左心室:

交换加硬导丝入左心室。沿加硬导丝送入14F爱德华可扩张鞘:

沿加硬导丝送入26mm SAPIEN 3瓣膜,180bpm起搏下精确释放于原二尖瓣生物瓣内:

透视示原瓣环处瓣架膨胀不良,食道超声测量跨瓣压差7mmHg:

再以26mm高压球囊行后扩张:

透视见瓣架扩张好:

食道超声示跨瓣压差5 mmHg,微量返流:

手术结束,撤除导管、导丝,拔除鞘管、缝合右股静脉,拔除临时起搏电极,压迫止血。全麻苏醒后返回CCU,术后生命体征稳定。

多普勒彩超和实时三维超声见瓣架圆形展开,形态满意;瓣叶启闭正常,未见明显反流。

术后总结

此例TMVR手术是一次成功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团队在手术前制定了完备的手术方案,最终选择了右股静脉,穿刺房间隔入路,精准植入SAPIEN 3瓣膜,成功完成了手术。本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技术和经验的长期积累和密切的团队配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瓣膜介入团队成立于2017年,由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麻醉科、心血管超声科、血管外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的骨干力量共同组成。团队技术成熟,手术疗效显著,使大量高龄、高危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转危为安,恢复了健康,延长了寿命,享受了高质量的生活。未来,团队将不断完善自身的诊疗体系,深入开展瓣膜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相信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将能够为广大瓣膜病患者带来更加良好的治疗体验和更加满意的治疗结果,为心脏瓣膜病的防治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仅代表专家的个人观点,旨在促进学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本文所涉医疗器械的完整描述信息,包括适应症、禁忌症、警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详见说明书。

注释:

1. SAPIEN 3瓣膜为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注册证编号:国械注进20203130291。

阅读数: 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