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胸科医院朱丹教授团队成功应用SAPIEN 3¹瓣膜完成两例TAVR

“我们中心踏入瓣膜介入治疗领域两年多,但已经遇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病例,也应用了很多技术比如脑保护、瓣中瓣、瓣环爆裂等。目前我们中心已经可以成功开展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介入治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完成四瓣一体治疗的中心。但我们仍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以便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上海市胸科医院 朱丹教授

近日,上海市胸科医院朱丹教授团队成功应用爱德华SAPIEN 3瓣膜为一名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和一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成功完成了两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接受采访时,朱丹教授回顾了两例病例的特点,并向我们介绍了中心结构学科发展的相关情况。

病例回顾

病例一:放疗后的无钙化重度返流TAVR

患者为57岁女性,癌症病史,胸腔放射性治疗史。超声提示: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右室壁收缩活动减弱;二尖瓣钙化;主动脉瓣及瓣环钙化;主动脉瓣狭窄(轻度)伴反流(中重度)。EF 41%。

CT评估

冠脉高度可:

升主动脉不宽,心室角度可:

左心房可疑血栓:

植入视图:

外周血管:

复查根部造影,瓣膜植入位置良好,未见瓣周漏,双侧冠脉灌注佳:

即刻超声见瓣架展开完全,瓣叶启闭正常,未见明显反流信号:


病例二:功能性二叶瓣TYPE 2高风险TAVR

患者为82岁女性。

超声提示: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伴反流(轻中度);升主动脉增宽;左室壁增厚;二尖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中度)。EF 65%。

CT评估

冠脉高度可。升主动脉增宽,最大值46.5mm,临界横位心,心室角度59度:

重度钙化:

20mmS3瓣膜模拟:

外周血管:

复查根部造影,瓣膜植入位置合适,形态满意,未见瓣周漏,双侧冠脉灌注良好:

即刻超声见瓣叶启闭正常,未见明显反流信号:

精准分析: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朱丹教授提到,第一例患者主要症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且心脏瓣膜的瓣环相对较小,同时瓣叶略有增厚且稍有钙化。总体来看,第一例手术难度不大。术前,团队详细评估了该患者的体征、生理状况以及影像学资料,决定应用SAPIEN 3瓣膜为患者进行TAVR手术。最终,手术圆满成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第二个病例是一位高危患者。这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和心力衰竭,尽管在外院对心力衰竭进行了缓解性控制,但由于病情严重,患者被转到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治疗。接收到患者后,团队进行了多次术前评估,分析了第二例手术的两个难点:

第一,这位患者存在严重钙化问题,且钙化一直延伸到左室流出道。对于这种存在严重钙化的患者,实际上存在一个非常高风险的并发症,即瓣环爆裂。情况如同在“管道”里面存在一个无法推动的“石头”,如果强行将较大的物体推入其中,可能会将“管道”撑破,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第二,患者同时患有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这是中国人比较常见的主动脉瓣狭窄病因之一,严重钙化和瓣周漏可能导致瓣环爆裂,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这对团队的术前充分评估和术中细致操作提出了很大挑战。

在术前,团队进行了反复的评估和测试。在测试中,发现这位患者能够选择较小的23号瓣膜。因此,团队从小容量开始着手,通过观察患者的瓣周漏和反流情况,再进一步进行调整。

团队选择了SAPIEN 3瓣膜进行操作,更适应患者的病情,整个手术过程比较顺利。术后,第二例患者恢复得非常不错,心衰症状得到了迅速改善,在术后第三天就顺利出院了。

“选择最适合患者的瓣膜”

朱丹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面对两例手术时,团队特别重视瓣膜的选择,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材料和系统讨论之后,团队最终决定选择应用 SAPIEN 3 瓣膜,这一决定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对于亚洲女性和一些体型较小的患者而言,其股动脉直径可能不够宽,而一般常用的瓣膜鞘又相对比较粗。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位患者可能就不太适合接受TAVR手术。但是,爱德华瓣膜的输送鞘只有14F,几乎适用于中国绝大部分人群的股动脉直径。
第二,爱德华的SAPIEN 3瓣膜拥有调弯功能,在定位瓣膜进入瓣口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横位心的患者,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爱德华的SAPIEN 3瓣膜属于短支架瓣膜,相较于其他型号瓣膜,具备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操作简易性。因此,对于缺乏丰富TAVR经验的团队而言,选择使用SAPIEN 3瓣膜进行TAVR手术更容易上手,更能够获取稳定的治疗结果。
在采访中,朱丹教授表示,“SAPIEN 3 瓣膜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它不仅可以应用于主动脉瓣狭窄,而且还可以应用到针对瓣中瓣的介入手术,达到更加安全和高效的治疗效果。”
谈到如何看待未来SAPIEN 3瓣膜的应用前景,朱丹教授指出:总体而言,这款瓣膜操作简便,且具备良好效果,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大量数据的支持。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心脏介入中心广泛应用SAPIEN 3瓣膜进行TAVR手术,逐渐积累了大量令人满意的临床结果。
因此,不管对于初步开展,还是对于经验丰富的TAVR团队,SAPIEN 3瓣膜都是不错的选择

哪些患者适合做TAVR?

这些因素要考虑!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国内各中心TAVR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其适应证也向低龄、低危患者扩展。
TAVR技术发展如此迅猛,不禁也让术者产生了许多思考:哪些患者适合做TAVR手术?选择TAVR治疗策略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团队进行决策时要评估哪些因素?
朱丹教授在采访中提到,团队在2020年底开始了第一例TAVR手术的尝试,真正开展则是在2021年。作为一个踏入瓣膜介入治疗领域仅两年的中心,团队已经应用了各种TAVR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朱丹教授团队已经成功完成了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介入治疗,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完成四瓣一体手术的团队。
作为心外科中心,在开展TAVR技术的过程中,有着外科医生独特的体会和视角。
朱丹教授提到,“近年来,我们团队重点开展了很多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研究,我觉得我们中心瓣膜病治疗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心外科瓣膜病治疗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于“哪些患者适合做TAVR手术?”这个问题,朱丹教授提出了两方面体会:
第一,团队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其实对于瓣膜病,最佳治疗方法是瓣膜修复。当然,并非所有瓣膜都能够进行修复。在这样的前提下,适合采用微创技术,如小切口、机器人和腔镜辅助等方法,为病人提供更加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案。
朱丹教授表示,“尽管我们进入了介入瓣治疗时代,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介入瓣手术,团队需要始终从病人实际情况出发,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一位60岁的患者,如果有主动脉瓣反流,团队评估患者的各项条件,可能会更倾向于为患者实施主动脉瓣修复手术。然而,对于一位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介入瓣可能是首选疗法。”
第二方面,对于较为年轻的患者,术者团队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全生命周期管理。如果一位年龄在20~60岁的年轻患者接受了瓣膜置换手术,那么使用何种类型的人工瓣膜将对他的终身产生影响,由于其预期寿命长,将来可能还会出现许多健康问题。当然,经过近些年的技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学者和医生们发现并非只有65岁及以上的患者才适合进行TAVR手术。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如何选择适合做TAVR手术的患者,完全取决于个体情况。
“如果一位50岁的患者能够通过不开刀的方法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瓣膜寿命如果能达到10年左右,那么在60岁的时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人工瓣膜取出,再换上新的瓣膜,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还未得到指南认可,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或反驳。这就是我们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我们要从患者整个生命的长度来考虑治疗方案的选择。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希望患者一生只开一次刀。”朱丹教授在采访中表示。

“TAVR技术的发展仍处于不断探索和成长中。在今后的发展和应用中,我们需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注:本文仅代表专家的个人观点,旨在促进学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本文所涉医疗器械的完整描述信息,包括适应症、禁忌症、警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详见说明书。

注释:

1.SAPIEN 3瓣膜为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注册证编号:国械注进20203130291。

THV-2023-43
阅读数: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