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9月8日,在第34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期间,永无止境、健康陪“瓣”——ScienCrown®TAVR一年临床研究数据发布会如期而至!ScienCrown®瓣膜系统兼具球扩瓣和自膨瓣双重优点,其低瓣架设计和首创解锁技术、100%全展开全回收技术及脱钩技术的应用,确保了输送通过性和释放稳定性,能有效解决瓣膜扩张不良、定位不准、移位风险和冠状动脉阻塞等TAVR术中现存难点,更加适合年轻主动脉瓣疾病患者,是顺应TAVR适应证年轻化趋势的时代产物!

GW-ICC 2023
GW-ICC 2023

ScienCrown®瓣膜系统的主要设计特点:
精密的结构设计。1.采用短瓣架+自膨胀设计,起搏器植入率、瓣周漏发生率、冠脉闭塞率更低;2.直筒+大开口设计更利于血流动力学恢复,适合存在PPM危险因素的患者,等径支撑有利于快速锚定;3. STJ上无植入物,有利于衰败后再次手术,适合年轻患者。
优越的定位功能。ScienCrown®瓣膜系统采用全挂连接设计,通过输送系统的释放手柄和解锁手柄的两步操作,可以轻松实现瓣膜展开/回收和脱钩。瓣膜脱钩前即为完全工作状态,瓣膜完全展开后,若瓣膜释放位置不佳,可反向操作释放旋钮,实现100%全展开全回收。
独特的输送体系。1.挂钩系统可缓慢释放,整个释放过程为长瓣膜形式;2.瓣膜完全展开后若效果满意,可操作手柄解锁脱钩,全挂连接能保证脱钩稳定,脱钩时瓣膜不弹跳、无移位。
科学的轴向设计。1.预弯过弓技术:自动适应主动脉弓弯型,跨瓣时自动调整同轴性。压握进鞘时胶囊呈预弯型,输送更顺畅;2.冠脉对齐技术:依托全挂连接及系统预弯设计,瓣膜进入血管有唯一方向,植入病变位置后可自然呈现对合缘对齐状态,假体瓣膜交界区对冠脉无遮挡。瓣膜解锁后以短瓣膜形式植入,遮挡冠脉口的风险低。
可自由选择手术路径。ScienCrown®瓣膜系统可经股或经心尖安全有效的植入。
吴永健教授:ScienCrown®一年临床随访数据解读
GW-ICC 2023
为进一步评估ScienCrown®瓣膜治疗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钙化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可行性试验30天随访结束后,吴永健教授、方唯一教授、孔祥清教授等联合PI带领全国18家临床试验中心开展确证性试验,共纳入129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且不适合接受常规外科手术置换瓣膜的患者,现如今ScienCrown®瓣膜确证性试验基本完成12个月随访,目前12个月随访至115例,即刻器械成功率98.43%,手术成功率99.2%,瓣膜植入即刻,受试者平均跨主动脉瓣最大血流速度明显降低并保持稳定,受试者平均跨瓣压差明显降低并在术后1年内保持在10 mmHg左右,受试者平均瓣口面积明显增加并在术后1年内基本保持在1.5 cm²以上,受试者平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且在术后1年内持续增长。在瓣周漏方面,瓣膜植入即刻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或少量瓣周漏,没有重度瓣周漏发生,且术后1年内始终维持优异预后,整体数据与同类产品相当。(确证性试验已接近随访晚期,后期将有更准确的数据公布。)
罗建方教授:ScienCrown在高冠脉风险Type1型二叶瓣中的应用
GW-ICC 2023
即刻造影
GW-ICC 2023
即刻造影
GW-ICC 2023
即刻造影
专家讨论
GW-ICC 2023

张海波教授:首次植入ScienCrown®瓣膜时曾担心发生移位,但亲自实践后发现ScienCrown®瓣膜的稳定性比长自膨瓣更好,我认为这与直筒样结构能使自膨瓣的变形更加均匀有关。此外,ScienCrown®瓣膜可以经心尖入路释放,经心尖释放时瓣膜挂钩位于流出道方向,释放时先释放主动脉侧,释放更稳定,位移风险更低。

姜正明教授:一开始接触ScienCrown®瓣膜时十分担心同轴性较差,毕竟瓣膜释放往往紧靠小弯侧,然而ScienCrown®瓣膜凭借预弯过弓技术,可以自动适应主动脉弓弯型,跨瓣时还可以自动调整同轴性。

梅举教授:对于中、低危的较年轻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考虑到预期寿命较长、再次介入可能性高,术者更倾向为其植入短瓣架,我个人认为相比于长自膨瓣,短自膨瓣更利于未来再次干预。除此之外,ScienCrown®瓣膜还具有100%全展开全回收的优势,瓣膜完全释放后,术者能全面、清晰的评估瓣膜对冠脉等周围组织的影响,极大降低甚至避免冠脉阻塞发生。

张浩教授:我们中心已经成功植入6例ScienCrown®瓣膜,最深的感触莫过于ScienCrown®瓣膜为短自膨瓣,低体重、小窦女性植入后不会影响冠脉,且由于该瓣膜系统采用预弯过弓技术,输送过弓时几乎无压力,即便患者存在横位心也无需snare,据此我认为ScienCrown®瓣膜的学习曲线比其他任何一款主动脉瓣膜更短。

吴永健教授:与TAVR领域发展初期相比,现今主动脉瓣膜的设计理念和释放理念都发生了改变,瓣膜植入位置并非越高越好。ScienCrown®瓣膜的优势在于100%全展开全回收,面对冠脉高度较低的患者,ScienCrown®瓣膜完全释放后,术者可以通过最佳投照角度评估植入位置是否合适,只要造影提示钙化在人工瓣膜上缘的下端,人工瓣膜植入位置即为合适。
GW-ICC 2023
ScienCrown®瓣膜是TAVR适应证年轻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与以往任何一款主动脉瓣膜相比,ScienCrown®瓣膜系统在技术上都是质的飞跃!孔祥清教授在总结时指出,人工主动脉瓣膜的创新先后历经植入稳定性、降低并发症、可回收三个阶段,自膨瓣因具有花冠多以植入稳定性更佳自称,然而最新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工主动脉瓣膜只需瓣环部位便可稳定植入,而既往自膨瓣瓣均较长,短瓣架ScienCrown®瓣膜确证性试验1年研究结果便印证了力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现今,TAVR适应证向年轻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延伸,使得耐久性成为现阶段主动脉瓣膜的创新重点,相关研究结果指出,短瓣架主动脉瓣的寿命优于长瓣架主动脉瓣。综上所述,短瓣架主动脉瓣不仅可以稳定植入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在未来短瓣架将是主动脉瓣膜的发展趋势,截至目前,短瓣架ScienCrown®瓣膜是最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人工主动脉瓣膜!
参考文献
[1] Liu Q, Mei J, Zhang H, et al. A study of the novel SinoCrown system fo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J]. EuroIntervention: journal of EuroPCR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king Group o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23, 18(17): 1439-1441.
[2] Chen Y, Ferdous M M, Kottu L, et al.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with a novel short frame-self expanding valve[J]. European Heart Journal-Case Reports, 2023, 7(5): ytad216.
[3]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2020 更新版)[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 28(6): 301-309. Doi:10. 3969/j. issn. 1004-8812. 2020. 06. 001.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 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J].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12): 1162-1169. Doi:10.3969/69/j.issn.100.1000-3614.2018.12.004.
[5] 宋光远, 王墨扬, 王媛, 等. Venus-A主动脉瓣膜介入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效果[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 45(10): 843-847.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7.10.006.
[6] Wang M, Song G, Chen M, et al. Twelve-month outcomes of the TaurusOne® Valve Fo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ortic Stenosis[J]. EuroIntervention, 2021. Doi:10.4244/eij-d-21-00040.
[7] 陈阳, 刘庆荣, 牛冠男,等. 中国首例ScienCrownTM 经皮介入主动脉瓣置入术[J].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2):4.
[8] 陈阳, 刘庆荣, 牛冠男,等. 全球首例ScienCrown™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年随访结果喜人. 医心&严道医声网&clinic门诊新视野&心在线, 20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