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包括主动性的房性心律失常和被动性的房性心律失常。前者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后者包括房性逸搏、房性逸搏心律。
        房性期前收缩(atrial premature beat), 又称为房性早搏, 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部分正常人亦可发生。心电图表现为提前出现的P′波, 形态与窦性P 波不同,P′-R 间期≥0.12 秒, 下传的QRS 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多伴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 波间的距离小于正常P-P 间期的2 倍)。少数可伴完全性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 波间的距离等于正常P-P 间期的2 倍)。如期前收缩出现较早, 适逢房室结未脱离前次搏动产生的不应期, 则可发生缓慢传导(下传的P′-R 间期延长) 或传导中断(P′波后无QRS 波群, 称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较早发生的房性期前收缩, 下传的QRS 波群亦可宽大畸形(称为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可重叠在前面的T 波上, 如不能下传心室, 可出现长R-R间期, 易误诊为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此时需仔细观察长间歇前的T 波形态, 与正常T 波比较, 可发现埋藏在T 波上的P′波。如果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心房的不同部位, P′波形态可不一样, 在Ⅱ导联可呈直立、低平、双向或倒置。
        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 根据发生机制和心电图表现的不同, 可分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和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根据发作特点及频率, 可分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亦称为加速的房性自主心律)。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可由心房自律性增高引起(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或由房内折返引起(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连续出现3 次或3 次以上的房性P′波, P′波形态与窦性P 波不同, P′- R 间期≥0. 12 秒, 下传的QRS 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频率150 ~250 次/ 分。可出现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但心动过速不受影响。P′波之间存在等电位线, 这可与心房扑动相鉴别(心房扑动的F 波之间无等电位线)。部分QRS波群可宽大畸形(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 但可加重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如为心房自律性增高引起, 可见发作时心率逐渐加速, 终止时心率逐渐减慢现象。心电生理检查: 心房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 心房超速起搏不能终止发作; 心动过速的第一个P 波与随后的P 波形态一致。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多由心房自律性增高引起, 频率60 ~130 次/ 分。心电图表现与心房自律性增高引起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相似。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如为房内折返引起, 则有突然发作, 突然终止的特点。心电生理检查: 心房程序刺激能诱发并终止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的第一个P′波与随后的P′波形态不同, 这与自律性增高引起者不同。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需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又称为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人, 亦可见于洋地黄中毒患者。心电图表现为有3 种或3 种以上的形态各异的P′波, P′-R 间期不等, P-P 间期也不等, 心房率100 ~ 130 次/ 分; 可见部分P′波不能下传, 心室率不规则。此型心动过速最终可能发展为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简称房扑, 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也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栓塞、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心房扑动常有不稳定倾向, 可恢复窦性心律或发展为心房颤动,但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心电图表现为窦性P 波消失, 代之以形态一致、大小相等、间隔匀齐的锯齿状扑动波, 称为F 波, 通常在Ⅱ、Ⅲ、aVF、V1 导联较明显。F 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频率240 ~350 次/ 分, QRS 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如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原有束支传导阻滞、经房室旁路下传, 则QRS 波群宽大畸形。如F 波下传比例固定, 则心室率规则; F 波下传比例不固定, 则心室率不规则。使用奎尼丁、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药物, 心房率可减慢至200 次/ 分以下, 房室传导比例可为1 ∶ 1, 使心室率变得极快。心房扑动需与房性心动过速鉴别(房扑的F 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而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之间有等电位线)。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简称房颤, 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可见于正常人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青年, 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部分心房颤动是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患者的心动过速期表现。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为窦性P 波消失, 代之以形态不一、大小不等、间隔不齐的f 波, 频率350 ~600 次/ 分, R-R 间期绝对不等, QRS 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如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原有束支传导阻滞, 则QRS 波群宽大畸形。心房颤动未经药物治疗、房室传导正常者, 心室率常为100 ~160 次/ 分, 药物(儿茶酚胺类)、运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缩短房室结不应期, 使心室率加快, 而洋地黄延长房室结不应期, 使心室率减慢。房颤时心室率变规则, 可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发生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 ②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0 ~60 次/ 分)。最常见的原因是洋地黄中毒。
        初次发作的心房颤动, 发作时间在24 ~48 小时以内, 称为急性心房颤动。

本章目录
 1. 房性期前收缩
 2.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3.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4.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三联律)
 5. 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未下传)
 6.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及未下传)
 7. 房性期前收缩(成对, 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8.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9.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文氏型下传)
 10.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2 ∶ 1 下传)
 11. 心房扑动
 12. 心房扑动(2 ∶ 1 下传), ST 段改变
 13.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14. 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 左前分支阻滞
 15. 心房颤动, 心电轴右偏
 16. 心房颤动, ST-T 改变
 17. 快速型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及蝉联现象, T 波改变
 18. 房性心动过速, 室内差异性传导及蝉联现象
 19. 房性心动过速
 20. 房性心动过速伴不同比例下传
 21. 房性心动过速
 22. 一度房室阻滞,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3. 一度房室阻滞,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4. 心房颤动伴长R-R 间期
 25A. A 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型心房颤动
 25B. B 型预激综合征
 26A. A 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型心房颤动
 26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26C. 间歇性A 型预激综合征, 房性期前收缩
 27. 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及蝉联现象,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参考文献
阅读数: 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