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于2020年,在舒强书记的领导下启动了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的学习工作,医院邀请了数位国际知名专家在线授课与交流,并逐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储备。这一时期,浙大儿院心衰/机械辅助循环团队不仅掌握了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技术的扎实理论知识,还进行了多次大动物试验,建立了规范的围术期的管理流程,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国产小型磁悬浮LVAD的成功研发,浙大儿院迎来了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技术发展的新契机。2023年2月,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小型磁悬浮LVAD植入手术,刷新了我国植入式磁悬浮LVAD最小年龄,标志着我国在儿童植入式心室辅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后,医院不断积累围术期管理经验,截至目前,浙大儿院已成功开展10例LVAD植入手术,为更多晚期心力衰竭的儿童及家庭带来了希望。
应欧洲心脏外科机械辅助循环峰会(EACTS)及德意志心脏中心Evgenij Potapov教授的邀请,浙大儿院团组,由舒强书记亲自带队,成员包括林茹主任、范祥明主任及孙鸣蔚主治医师,于2024年11月6日离开杭州,飞抵捷克布拉格,参加第八届EACTS学术会议,并于11月10日前往柏林心脏中心参与心脏机械辅助循环研讨会及进行深入访问交流。
一年一度的EACTS会议是全球心力衰竭及机械辅助循环领域的权威性盛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心脏病学专家和学者。该会议是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重要平台,也是促进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关键桥梁。在EACTS会议上,林茹主任和范祥明主任向国际专家们介绍了浙大儿院的在儿童心力衰竭与机械辅助循环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瞩目成果。2023年以来,浙大儿院完成儿童LVAD植入手术共计10例,9例为Corheart 6, 1例为Jarvik 2015;其中6例患儿重返校园,2例已成功桥接到心脏移植。孙鸣蔚主治医师以《中国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在杜氏综合征晚期心衰儿童中的应用经验》

进行精彩主旨演讲,并与维也纳、安卡拉、苏黎世等地的专家就儿童LVAD的现状和挑战展开了深入同台讨论,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纷纷称赞中国专家的工作“amazing”、“incredible”。

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在全球出生男婴中的发病率为20-30/10万例。保守估算国内目前患者约70000人,晚期心力衰竭是DMD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浙大儿院目前已成功为3例DMD患者植入LVAD,随访效果良好,有望改善此类人群的长期预后。《小型磁悬浮LVAD在合并晚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作为浙大儿院在儿童晚期心衰领域的独特成果之一,被选为墙报展示内容,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捷克、沙特阿拉伯和阿尔及利亚等众多专家学者的驻足,各国专家向浙大儿院表达了开展日后的国际合作的意向。

柏林心脏中心作为世界领先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机构之一,以其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广泛的全球影响力而闻名。访问期间,舒强书记向对方介绍了儿院在儿童晚期心衰外科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访问团组深入解了了该中心在心血管、麻醉、心脏外科特别是小儿心血管疾病等领域高水平的专业化团队管理。双方就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机制达成了共识,计划通过定期互访、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合作。
本次出访展示了浙大儿院心脏中心心衰及机械辅助循环领域的丰硕成果,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应用,认识到未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期待着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国经验,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儿童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