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交流之桥,通学科之界:2025年西湖心血管大会盛大启幕!








三月杭州,山色如娥,西子湖畔,早莺争暖。


当堤岸青柳拂动着学科发展的春风,当钱塘柔波涌动着数字医疗的浪潮,一场传统与新意兼具的医学盛宴正在精彩上演着……


3月15日,由浙江省医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2025年西湖心血管大会于杭州隆重启幕。


来自国内外领域内众多名师大咖、专家学者、青年新锐们共聚一堂,以“创新、交叉、协作、融合”为主题,分享最新成果,探讨临床热点,论道技术革新,畅聊学科发展,共同将“人间天堂”的杭州诗意,化作一曲推动中国心血管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乐章。



西湖畔共泛舟

师友齐聚续写新篇

▼▼▼

大会现场群贤毕至,共襄盛举。


“今天,高朋满座,春光正好。在此,我和共同主席徐清波教授代表大会向所有参会嘉宾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相信诸位同我一样倍感振奋,对大会的精彩内容,充满期待。”


在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郭晓纲教授的主持下,2025年西湖心血管大会开幕式正式启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梁廷波教授,浙江省医学会副会长陆新成会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黄荷凤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陈义汉院士,依次为大会致开幕辞,赋能学科发展新未来。


梁廷波教授:共育创新生态,在心血管医学的星辰大海扬帆远航



梁廷波教授首先代表浙大一院,向海内外参会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表示,1947年成立至今,浙大一院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全面推动医教研管协同发展。目前拥有7大院区,综合实力稳居国家队第一梯队。得益于浙大一院代代老前辈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浙大一医院心内科聚焦诸多前沿领域,在学科建设与临床技术上实现了双突破。希望各位与会专家通过本届大会能够充分交流思想,积极分享经验,共筑开放包容的学术平台,共育跨界融合的创新生态,共绘人类健康的新画卷。


陆新成会长:协同共进,将浙江省心血管事业推上新高度



陆新成会长表示,当前,心血管事业面临着老龄化加剧、慢病负担加重、人工智能碰撞临床诊疗等挑战,广大心血管同道需以更系统的思维破局,共筑生命的防线。浙江省医学会作为浙江省医学学术交流主阵地,将以AI赋能交叉融合,锻造更高质量、更富活力的学术科普活动。本次大会瞄准临床痛点难点,聚焦疑难急危重症,汇集患者多元需求,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分享与交流,我们将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指引,并将大会的成果主动融入健康中国的发展大局中,为心血管学科创新注入新动能。


黄荷凤院士:以患者为中心,孕育学术繁花,收获思想清泉



黄荷凤院士说到,杭州的三月春光乍现,Deepseek全球风靡,相信人工智能赋能心血管发展将在本届大会上得以萌芽,发扬光大;同时,自创建以来,浙江大学医学院守护健康,敬畏生命的使命始终如一,更有一代代年轻医者传承发展,为心血管医学带来新的曙光。最后黄院士希望各位参会同道在本届大会上,能够关注患者需求,追求数据精准,再探学术新高度,并在学术研讨之余,观赏三月西湖美丽风光。


葛均波院士:携手共进,为全球心血管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葛均波院士在线上表示,杭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城市,人文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烈,由此应运而生的西湖心血管大会,为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浙大一院在梁廷波教授的领导下,心血管学科稳步发展;期待浙大一院心内科与西湖心血管大会能持续发力,推动浙江省乃至中国心血管事业蓬勃发展;也希望各位参会嘉宾能通过本届大会交流诊疗心得,共同进步。


马长生教授:百尺竿头,推动中国心血管事业领先世界



马长生教授表示,浙大一院的心血管学科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诊疗始终处于全国前列。未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将携手浙江的同事们,开展高质量的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建设心血管随机对照试验协作组(CRCT),助力更多中心能够进行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同时,心血管学科也将全力支持中国企业开展创新与转化,创造更精尖的原研产品。希望通过本届大会,联同浙江心血管同道,助力中国心血管的教育培训、临床科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王建安院士:奔竞不息,奏响中国心血管事业的铿锵之音



王建安院士在线上向全球心血管领域开拓者、践行者,以及广大参会同道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随后,王建安院士讲到,浙江心血管人始终“敢为天下先”。浙大一心内科从临床研究、技术转化,到微创介入、重症救治等领域取得了诸多耀眼成就,为浙江及中国心血管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和力量。当前,心血管发展浪潮持续向前,人工智能碰撞临床诊疗,希望通过今天的盛会,能够与各位参会同道们交融学科智慧,点燃创新火种,直面心血管医学的“珠峰之巅”。


陈义汉院士:汇集智慧,书写心血管医学发展新篇章



陈义汉院士表示,从深入基础研究到临床诊疗创新的征程中,浙大一院心内科发挥着重要力量。从陈君柱教授、朱建华教授到梁廷波教授、郭晓纲教授,一代代先锋薪火相传,在精准诊断、个体化诊疗、创新介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不断向全球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前沿科技正在改变疾病诊疗范式,临床试验和转化医学经历着深刻变革,而2025年西湖心血管大会为学术思想的交锋与创新智慧的碰撞搭建了交流平台。期待通过大会,大家能够在交流与合作中激发灵感,在学术碰撞中孕育突破。


论学术展前沿

激发创新无限可能

▼▼▼

精彩纷呈的致辞告一段落,大会迎来了备受瞩目的“主旨演讲”环节。国内顶尖大咖专家们传经送宝,以多元,详尽,且极具前沿洞察的讲课,带领现场的参会嘉宾们“解锁”了一段更新认知、拓宽视野的求知之旅,将大会的学术氛围推向顶点。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黄荷凤院士以发育源性心血管疾病为切入点,分析了母体不良暴露对子代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南方科技大学顾东风院士介绍了遗传风险评估和精准预防的转化应用、心脑血管健康评估芯片,以及基因组研究推进新型降脂药物的研发;陈义汉院士分享了心脏内源性递质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更多临床意义,肯定了心脏递质系统心律失常干预靶点的潜能;王建安院士从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治疗、靶向调控T细胞的抗炎治疗新策略等角度,分享了纳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AS疾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诸多展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从ATTR-CA、AL-CA治疗等角度出发,提到CA应重视超声心动图等一线预警指标筛查,做出早期诊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则向与会专家们分享了心肾代谢综合征的起源与进展;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Alan Yeung教授围绕支架、瓣膜、CT、人工智能等内容,分析了全球心脏病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晓晟教授围绕临床经验,介绍了无导线起搏器临床研究及实践进展;郭晓纲教授基于浙一院经验,分享了团队对ATTR型淀粉样变管理模式的种种探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共映知己心。


杭州,一座人文底蕴与科技创新交相辉映的城市,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勇立潮头,领跑全球。


根植于这片热土的2025年西湖心血管大会,以满满的青春活力,为全球心血管同道搭建起了一座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推动着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未来,西湖心血管大会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全球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让科技之光点亮生命的希望,在中国乃至全球心血管发展的洪流中,镌刻下属于西湖心血管大会的新航线。


不负春光,不负学术,不负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2025西湖会


扫码进入微官网


阅读数: 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