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资讯第34期|流感将心肌梗死风险提高近6倍;心梗患者早期将替格瑞洛更换为氯吡格雷可行吗?老年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降低生活…

upfile

2018年1月第四周(总第34期)

    ▲流感将心肌梗死风险提高近6倍,流感疫苗或可防治

    ▲心梗患者早期将替格瑞洛更换为氯吡格雷可行吗?

    ▲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反而降低生活质量

    ▲心率升高,死亡、心衰、心梗风险增加

    ▲根据生物标记物检测结果指导心衰药物治疗更加科学有效

    ▲应用生物标记物预测射血分数降低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外科左心耳封堵术再添新证据

    ▲卒中取栓治疗时间窗扩大

    ▲体外循环抗凝指南首发


心血管研究的最新成果尽在本期“每周‘心’资讯”。

►首先让我们关注有关“心肌梗死” 的三条资讯

【NEJM】流感将心肌梗死风险提高近6倍,流感疫苗或可防治

       近期流感肆虐,全国各地先后进入流感高发期,而流感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是高烧和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日前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证实了流感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为自身对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了364名在流感检测结果提示阳性的一年前和一年后的时间段内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研究发现在发生流感后的7天内心肌梗死的风险是日常的6倍以上;而在7天以后,心梗风险则又回到了正常水平。研究者表示,之前已有研究显示在流感季节心源性死亡的人数明显增加,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与急性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此前探究流感与心梗关系的研究中对于流感的诊断大多都是模糊不清的。而该研究纳入的都是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患者。相关专家猜测,流感增加心梗风险的机制可能在于流感导致了急性炎症以及血管收缩同时激活了血小板,并且引起代谢压力增加,而这些改变对于高危患者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很容易导致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2013年发表于《JAMA》杂志的一项荟萃分析曾纳入了6项随机试验,共计6,735名患者,结果表明使用流感疫苗能够显著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对于是否真的能通过疫苗接种预防心血管疾病,相关专家认为还需要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验证。来自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的Mohammad Madjid博士表示,接种流感疫苗或许是一种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好办法,但实际上流感疫苗的普及率还太低,而我们医生有义务提示高危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下载原文

【JACC】心梗患者早期将替格瑞洛更换为氯吡格雷可行吗?

       关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这三种抗血小板药物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日发表于《JACC》杂志的PRAGUE-18研究一年随访的结果显示,心梗后一年内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的效果相似。更加令人意外的是,研究同时发现如果因为经济的原因,早期更换为氯吡格雷(中位数8天)并不会增加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研究一共纳入了1,230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普拉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随访1年后发现两组的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以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并且普拉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别有34.1%和44.4%的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早期将药物更换为氯吡格雷。研究发现:由于经济原因将强效的P2Y12受体拮抗剂更换为更换为低效的药物,使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及中风等事件降低了 57% (2.5% vs. 8.5%; HR: 0.433; 95% CI: 0.210 to 0.894; p = 0.024);出血事件降低了58% (7.3% vs. 13.4%; HR: 0.416; 95% CI: 0.246 to 0.701; p = 0.001)。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都是由于经济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更换药物的缺血的低危患者。相反的是,如果由于其他原因而早期停药或者换药反而会使缺血的事件增加3.4倍 (HR: 3.420; 95% CI: 1.823 to 6.415; p < 0.001)。

      目前,我们还是认为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准确评估患者的出血和缺血风险是关键的一步。权衡患者的出血与缺血风险,找到最适合患者的药物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案。下载原文

【JACC】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降低生活质量

       对于什么样的患者应该植入支架,植入支架究竟能带来多大的获益一直是近年来争论的焦点。之前已有多个研究认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获益有限,甚至不如保守药物治疗。而近日发表于《JACC》杂志的一项研究又提出,对于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患者来说,侵入性治疗甚至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不偿失。研究者分析了来自PREMIER和TRIUMPH两项注册研究的数据,纳入了3,559名平均年龄61岁的NSTEMI患者。其中69%的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85岁或85岁以上的患者中只有44.2%接受了介入治疗,而65岁以下的患者中则有72.4%。对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后发现,介入治疗会给较为年轻的NSTEMI患者带来获益,而对于85岁以上的患者,介入治疗甚至会使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恶化。研究者表示,进行介入治疗前要仔细衡量获益与风险的关系,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这种关系更为复杂。但是该研究受试者数量过少,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相关试验探究究竟多大年纪的人才能从介入治疗中获益。下载原文

1.jpg


►心力衰竭

【JAMA Cardiology】心率升高,死亡、心衰、心梗风险增加

      控制心率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发表于《JAMA Car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分钟心率每增加5次,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2%,心力衰竭风险增加13%,MI风险增加9%。研究者在美国4个社区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评估了受试者基础心率,并持续监测心率的变化情况,平均随访3年。研究一共纳入了15,680名受试者,结果显示心率与死亡风险、心衰风险和心梗风险呈正性相关,尤其是其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近乎线性”的。研究者表示,“静息心率是心血管健康的一个指标,如果心率随时间推移而上升,这很有可能表明心血管健康状况正在恶化”。这种心率的增加可能是由于亚临床基础疾病进展引起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兴奋性提高所致。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心力衰竭患者,我们已知较高的静息心率是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而该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肯定了心率的疾病预测价值,并将其拓展到了一般人群中,“几乎每一位医生在每次就诊时都测量心率,但这些信息之前并没有被真正利用起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下载原文

【JACC】根据生物标记物检测结果指导心衰药物治疗更加科学有效

       目前心衰指南根据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推荐心力衰竭患者上调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以及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剂量,但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的服药剂量都难以达标,而且其中很多患者实际上并不需要上调药物剂量。

       近日发表于《JACC》杂志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调整药物剂量的方案,即根据患者具体的生物标记物水平来上调剂量。该研究纳入2,516名恶化型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服药剂量调整方案分为三组,A组患者根据指南推荐剂量上调服药剂量;B组根据某些生物标记物的水平来调整药物剂量,其中包括血红蛋白、血糖、血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等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BNP)和NT-proBNP等心衰标记物;C组则不上调药物剂量。结果发现根据生物标记物调整剂量组的患者的死亡及住院率均低于其余两组,而其中根据指南上调剂量组的患者的死亡及住院率又低于不上调剂量的患者。研究结果提示我们,根据患者的生物标记物的水平来调整药物剂量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甚至优于证据充足的指南推荐剂量,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制定的个体化的、精准的治疗方案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下载原文

2.jpg

【JAMA Cardiology】应用生物标记物预测射血分数降低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除了指导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近期发表于《JAMA Cardiology》杂志的另一项研究还提示某些循环生物标记物可提前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亚型究竟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还是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该研究纳入了来自美国的22,756名受试者,平均随访12.6年。随访期间,共计633名受试者出现了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841名出现了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分析发现,基线记录的12种生物标记物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NTpro-BNP对随访期间发生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有较强预测价值(HR:1.33; 95%CI, 1.20-1.48; P < .001; HR, 1.27; 95%CI, 1.16-1.40; P < .001),同时尿白蛋白肌酐比值、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则与数年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直接相关。其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NTpro-BNP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的预测价值(HR, 1.21; 95%CI, 1.11-1.32; P < .001; HR, 1.54; 95%CI,1.41-1.68; P < .001)强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研究者表示,研究结果说明肾功能不全、内皮功能不全以及炎性标志物的基线水平与之后射血分数降低心衰的发生有关,而仅有白蛋白肌酐比值和NTpro-BNP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有关,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究能够预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相关生物标记物。

下载原文


►最后关注下脑中风

【JAMA Cardiology】外科左心耳封堵术再添新证据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已经经过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可以安全地降低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近日发表于《JAMA Cardiology》的一项研究则探究了外科左心耳封堵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回顾性的纳入了10,524名合并房颤的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其中3,892名患者在心脏手术的同时完成了左心耳封堵。平均随访2.6年后发现,与未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相比,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降低了三分之一,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2%,而出血性卒中的风险无明显差异。在亚组分析中,研究者将未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分为口服抗凝组和未服口服抗凝药组。对比发现,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比未服口服抗凝药的患者低74%,而与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无明显差异。说明外科左心耳封堵手术预防栓塞的效果与口服抗凝药相当。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外科左心耳封堵手术的长期结果的规模最大的研究,相关专家表示,其证实了外科左心耳封堵的有效性,该手术重要优势在于避免了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但还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证据支持。下载原文

【NEJM】卒中取栓治疗时间窗扩大

        卒中治疗的时间窗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热点,“时间就是大脑”对于卒中患者来说就像是一句咒语。传统观点认为卒中发生6小时后再进行治疗就已经是无效的。但2017年卒中领域最为重磅的研究之一——DAMN研究发现,卒中患者在卒中后6-24小时内通过心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清除血栓仍能给患者带来获益。而日前发布于2018国际卒中大会的DEFUSE 3研究再次为扩大卒中取栓治疗时间窗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结果同期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参与的随机对照盲法试验,纳入了182名来自美国34家中心的卒中后6-16小时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取栓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90天后进行改良Rankin评分,发现取栓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获得功能恢复的患者的比例是药物对照组的近3倍。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死亡率以及有症状的颅内出血率无明显差异。该研究证实了卒中后6-16小时内血管内血栓清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者认为其还证明了DAMN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尽管二者在纳入标准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同时显示出了放宽卒中治疗窗的重要性。下载原文

3.jpg

体外循环抗凝指南首发

  近日,胸外科医师学会(STS)、心血管麻醉医师学会(SCA)和美国体外循环技术协会(AmSECT)联合发表了首个体外循环抗凝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撰写委员会主席Linda Shore-Lesserson博士表示,“此前仅在血液用品指南中提到过肝素的使用规范”,“而具体针对体外循环的抗凝指南还是一片空白”。在此之前各个中心的肝素的使用剂量以及其他抗凝药物的使用的差异都很大。该指南综合了2000年至2015年12月发表的96篇论文和2000年之前发表的17篇论文,旨在提供一个合理的临床实践指导意见。指南中指出,“肝素和鱼精蛋白仍然是抗凝治疗的黄金标准”,并提出了两条一类建议: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和过程中定期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存在肺动脉高压或循环衰竭、对鱼精蛋白过敏风险较高的患者,停用鱼精蛋白并采取复苏抢救措施十分重要,包括再次开始体外循环。下载原文

  感谢大家收听每周“心”资讯,我们下周再见。

策  划:刘 巍 严道严道医声网

内容提供:刘 巍 席子惟

文字编辑:张晓静 吴 玲

后期制作:子 琪 蒋京花

阅读数: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