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资讯第35期|氯吡格雷剂量翻倍 强效抗血小板治疗为高血栓风险患者带来获益;基因功能检测帮助制定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upfile

2018年2月第一周(总第35期)


    氯吡格雷剂量加倍 强效抗血小板治疗为高血栓风险患者带来获益

    ▲替格瑞洛多支病变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基因功能检测均能降低高危患者血栓风险

    ▲JAMA发文再次肯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安全性

    ▲不同种类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出血风险并不相同

    ▲心梗后卒中风险持续升高长达3个月

    ▲印度高血压、糖尿病形势严峻

    ▲偏头痛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导管室工作人员也应配备辅助铅屏


心血管研究的最新成果尽在本期“每周‘心’资讯”。


►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一周研究荟萃

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效抗血小板治疗为高血栓风险患者带来获益

首先我们恭喜阜外医院医院的杨跃进,唐熠达团队的CREATIVE研究在Circulation上在线发表。

       CREATIVE研究是一项来自中国阜外医院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根据血栓弹力图评估患者血小板功能,入选了1078名对氯吡格雷反应较低的高血栓风险的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的双联抗血小板组、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组和附加西洛他唑的三联药物组,主要终点为PCI术后18个月内的心源性和脑血管不良事件。结果发现,与标准治疗组相比,双倍剂量组的不良事件风险下降了28%,三联药物组下降了45%,且二者大出血风险并没有明显增加。结论指出:提高氯吡格雷的服用剂量至两倍以及附加西洛他唑的三联药物能够降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患者的血栓风险,同时也不增加其出血风险。有研究显示,在东亚人群中,氯吡格雷低反应人群数量较多,明显多于于西方人群,这类人群通常面临着高血栓风险,支架植入术后的预后不理想,而该研究证实提高氯吡格雷剂量有助于这类人群降低血栓风险,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本实验还提示了与指南相悖的血小板功能的精准检测的的意义。

【JACC】基因功能检测帮助制定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刚刚说到东亚人群中氯吡格雷低反应人群占比较大,其原因之一可能在于东亚人群中参与氯吡格雷代谢的CYP2C19基因功能缺失的比例明显高于西方人群,CYP2C19基因的表型对于氯吡格雷的药效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日一项发表于《JACC》杂志的研究指出,我们可以通过CYP2C19基因功能检测的结果为患者选择更为合适的抗血小板药物。该研究纳入了1815名PCI术后的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其中572名(31.5%)患者存在CYP2C19基因功能缺失。与存在基因功能缺失而选择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的患者相比,存在基因功能缺失而仍然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的PCI术后12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是其2.26倍(HR: 2.26; 95% CI: 1.18 to 4.32; p = 0.013);与不存在功能缺失的患者相比,存在基因功能缺失而选择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与其无明显差异(HR: 1.14; 95% CI: 0.69 to 1.88; p = 0.60)。该研究的结果说明在基因检测的指导下制定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是可行、有效的,能显著改善基因功能异常的患者的预后,未来还需要更为完善的随机对照试验来为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更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下载原文

1.jpg


【JACC】替格瑞洛多支病变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冠心病中的多支病变往往意味着高风险与高死亡率,多支病变患者的治疗策略也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之前《JAMA》杂志曾发表研究,证实52.8%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多支病变,并且多支病变患者的30天内死亡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近日发表于《JACC》杂志的一项来自PEGASUS-TIMI 54研究的亚组研究,探究了替格瑞洛作为既往心肌梗死(MI)合并多支病变的患者的二级预防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再次证实多支病变患者的不良事件风险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研究中包括了12558名既往心梗合并多支病变的患者,占总研究人群的59.4%,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次要终点为包括冠脉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在内的冠脉不良事件。平均随访33个月后发现,在未服用替格瑞洛的对照组中,与单支病变的患者相比,多支病变的患者的MACE事件风险增加了24%(9.37% vs. 8.57%, HR: 1.24; p = 0.026),冠脉事件的风险增加了49%(7.67% vs. 5.34%, HR: 1.49; p = 0.0005)。而在多支病变的患者中,与单纯服用阿司匹林相比,服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能将MACE事件风险降低18%(7.94% vs. 9.37%, HR: 0.82; p = 0.004),冠脉事件风险降低24%(HR: 0.6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48 to 0.85; p = 0.002),在安全性方面,与PLATO的结果相似,虽然替格瑞洛组的出血风险也增加了一倍以上(2.52% vs. 1.08%, HR: 2.67; p < 0.0001),但重要的是其对致死性出血或颅内出血无明显影响。由此看来,替格瑞洛是多支病变患者预防血栓事件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随之而来的是出血风险的增加。因此,对于高血栓风险的患者来说,替格瑞洛是良好的二级预防的选择,但是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来说,仍然需谨慎用药。下载原文

2.jpg

【JAMA】最新研究再次肯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安全性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由于出血风险低于传统维生素K拮抗剂类抗凝药物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出血风险是抗凝药物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也是大家关注焦点之一,近日发表于国际知名的医学杂志《JAMA》的一项研究再次提示我们,新型口服抗凝药带来的安全性显著优于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后的死亡风险要明显低于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该研究纳入了超过14万名颅内出血的患者,回顾性地分析了其既往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超过15000名患者既往服用了华法林,约5000名患者服用了新型非维生素K拮抗剂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阿哌沙班,还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服用了抗血小板药物。对比发现,在颅内出血的患者中,与既往未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相比,口服华法林的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上升了62%(OR: 1.62 [97.5%CI, 1.53 to 1.71]),而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则仅上升了21%(OR: 1.21 [97.5%CI, 1.11-1.32]),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比选择华法林的患者要低25%。研究结果说明,抗凝药物会增加颅内出血患者的死亡风险,但是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死亡风险要明显更低。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免去了患者定期抽血检测凝血功能的麻烦,但目前由于药物价格较高等原因,普及率较低,或许还无法完全替代廉价的华法林,希望其将来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下载原文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出血风险低于华法林,但是其实对于不同种类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它们的出血风险低其实也存在一定差异。

2018国际卒中大会:不同种类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出血风险并不相同

       目前关于对比各类不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研究较少,近日一项公布于国际卒中大会的研究显示,不同种类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出血风险存在差异,其中,利伐沙班出血风险高于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药。该研究由Todd Villines博士公布于日前的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2018国际脑卒中会议,纳入的受试者均为军人及其家属以及退休人员,该类患者均为非医保人群,其药物选择不受药物价格的限制,研究对比了三种最常见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即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计纳入了1273对服用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的患者,以及4082对服用达比加群和阿哌沙班的患者。而与阿哌沙班相比,服用达比加群的患者的心肌梗死(HR:2.72;95% CI:1.19-6.18)及消化道大出血(HR:1.5;95% CI:1.02-2.23)的风险有所升高,而其他结果无明显差异。

       未参与研究的Nada Husseini博士认为,虽然并不能根据这样一个回顾性的研究得出确切的结论,但是有多个研究都不约而同表明利伐沙班的出血风险似乎高于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我们选择治疗方案时要考虑到多个因素,例如药物剂量、患者的保险覆盖范围、患者的偏好和药物副作用等,尤其是患者的出血风险。Husseini博士表示她个人更倾向于选择阿哌沙班,但是如果一位病人坚持要每天服用一次抗凝药物,且没有胃肠出血的高风险,保险又可以覆盖,那么她可以考虑使用利伐沙班,“而如果患者有很高的出血风险,那么利伐沙班不应该作为他们的首选。”

       除了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药物也是抗栓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抗血小板治疗是其预防血栓事件再发的基石。


►接下来同样是一条来自于2018国际卒中大会的资讯

2018国际卒中大会:心梗后卒中风险持续升高长达3个月

      传统观点认为,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卒中风险会较正常人升高,约持续1个月左右,而近日公布于2018国际卒中大会的一项最新研究却提示我们,心梗后卒中风险升高的时间或许要比我们认为的要持续更长时间。Alexander Merkler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46000多名6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心梗后的门诊及住院数据,结果发现,心梗后的12周内脑卒中风险都有所升高,其中心梗后4周内卒中风险最高,升高至了2.7倍(HR 2.7;95% CI 2.3-3.2),5-8周也仍保持在2倍以上(HR 2.0;95% CI 1.6-2.4),9-12周则为1.6倍(HR 1.6; 95% CI 1.3-2.0)。Merkler博士认为急性心梗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心脏内形成的血栓随血液到了大脑血管,也可能是由于心梗后的全身炎症反应对大脑血管产生了影响。

【JAMA Intern Med】印度高血压、糖尿病形势严峻

       不久前,2017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看,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7亿。而日前发布于《JAMA》杂志子刊的一项研究提示我,印度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形势也十分令人堪忧。研究结果显示,印度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甚至在年轻人群中患病率也居高不下,例如,在18岁至25岁的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2.1%,研究者Lindsay Jaacks 博士表示,“如果结果准确,这意味着印度是世界上年轻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国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与吸烟、高盐饮食、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在年轻人群中看到如此高的患病率是非常令人吃惊的,因为预示着未来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都将面临很糟糕的境况。研究人员汇集了2012年至2014年间在印度进行的两项大型家庭调查的数据,涉及 1320555名成年人,其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7.5%和25.3%。相关专家指出印度已经从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日益城市化的社会,随着这种变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也发生了激增。下载原文

3.jpg


【BMJ】偏头痛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偏头痛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主要以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此前曾有研究显示,偏头痛与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的增加相关,而近日发表于《BMJ》杂志的一项来自于丹麦的研究证实偏头痛不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还与静脉血栓栓塞、房颤等疾病存在关联。研究纳入了1995至2013年间诊断偏头痛的51032名患者,并经过年龄、性别的匹配后入选了510320名受试者作为对照,发现偏头痛患者心梗风险增加了近50%(HR 1.49;95% CI 1.36-1.64),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则增加了1倍多(HR 2.26;95% CI 2.11-2.41),同时,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了59%(HR 1.59;95% CI 1.45-1.74),房颤的风险增加了25%(HR 1.25;95%CI1.16 - -1.36)。研究者表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偏头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我们对其中的致病机制还一无所知,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且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应该将偏头痛纳入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工具的评估标准中。下载原文


JACC】导管室工作人员也应配备辅助铅屏

  在大多数导管室中,医生都常规配备有保护其免受散射辐射的辅助铅屏,但对于护士、技术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却很少有类似装置。近日一项发表于《JACC》杂志的研究通过收集764名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数据,发现为工作人员配备辅助铅屏也能有效减少其所受的辐射量。研究首先分析了401名按照常规未配有辅助铅屏的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后又分析了363名配备辅助铅屏的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量,对比后发现,辅助铅屏能减少近三分之二的辐射暴露量。尽管相比于医生而言,工作人员与辐射源的距离要更远,但日常工作中也是长期暴露于射线之下,因此完善的防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感谢大家收听每周“心”资讯,我们下周再见。

 策  划:刘 巍 严道严道医声网

内容提供:刘 巍 席子惟

文字编辑:张晓静 吴 玲

后期制作:子 琪 蒋京花

阅读数: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