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道医声网│专访
“秉承把会议做精、做细、做深的理念,我们一路走到了现在。”
第十六届《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
大会主席: 沈法荣教授
四月的杭州,春风和煦,春水醉人。由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主办的第十六届《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于2018年4月13-14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召开。这是研讨会自2003年举办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十六个年头。作为大会主席的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沈法荣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坚持领域不扩大 把工作做精做细
严道医声网:
首先祝贺第十六期《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成功召开。大会举办这么多届,您作为大会主席,在今年会议的筹备和板块方面都有哪些特殊的安排和思考?
沈法荣教授:
心脏节律管理属于心血管系统的细分领域,这个会议今年已经是第十六届了。我们一如既往坚持领域不扩大,抱着做精、做细、做深的理念做到了现在。今年会议筹备考虑的重点:
首先,强调规范管理。规范化是心脏节律管理领域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要深入研究,把领域里规范的技能、诊疗方式等做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其次,强调形式的多样化。这次选择当下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比如起搏讲座、辩论赛等,通过这种创新的形式,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以便在未来的研究或者工作中找到答案。
患者、学科、医院的共赢
严道医声网:
本次会议上,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房颤中心建设成功启动。其中黄从新教授指出“提高我国抗凝比例,责任在你我他”,您认为该项目成功启动的重要性及意义是什么?
沈法荣教授:
作为区域性的专科医院,房颤中心的建设对医院未来房颤诊疗规范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房颤诊疗规范首先获益的是肯定是老百姓,其次是我们学科。通过规范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房颤病人的筛查率,而且对于整个学科在房颤的诊断、治疗以及管理方面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大的飞跃,最后将带动整个医院的互动发展,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3年内,全国能够建设500家房颤中心的话,我相信真的可以降低我国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迎来拐点。
图:中国房颤中心建设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黄从新教授、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沈法荣教授、业务副院长赵旭教授共同启动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房颤中心并向导师颁发聘书
规范管理促和谐
严道医声网:
近年来,大家逐渐关注到慢病管理及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性。您在器械植入与随访论坛中带来《CIED器械植入术后随访》的讲题,请简单谈谈您在这方面的见解?
沈法荣教授:
这是区别于往年的一个讲题。以前都讲最前沿的、最新的技术等热点。但既然我们强调规范,我就想,能否讲一下术后规范的随访管理,这个在国内外都有指南可以遵循。
结合指南首先谈谈我的一些体会,现在很多临床医生重治疗、重技术、重植入,追求器械的植入数量和速度。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管理,对病人、对医患关系的和谐非常重要。我希望通过这次随访管理的讲题,使大家产生共鸣和启示:通过规范、科学的随访到底能给患者带来什么?给我们自己带来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
共享医疗促进专科医院发展
严道医声网:
我们了解到,绿城心血管病医院与十家医生集团签约结盟,您提到“共享医疗不仅仅是共享医疗资源,同时也是共享医疗平台”,请谈谈您对共享医疗的思考与实践。
沈法荣教授:
共享医疗我在做两个板块,一个是医院。另外一个,是杏香园——医生众创平台。在分别做这两个板块的时候,理念上有一定的互补性和相通性。
民营的非盈利的专科医院,如果没有创新,要生存,要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是很难的。相对医疗资源来说,医生资源、专家资源非常稀缺。共享的概念就可以解决这种问题,让医生可以在公立医院上班的同时,又可以有一部分时间在其他地方帮助患者。以前我们以会诊的形式进行,现在可以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所以共享的概念更宽泛。对专科医院来说,很多专业是缺乏的,所以需要综合医院相关的专业资料,特别是心脏病患者常出现的问题的资料共享。共享这个理念真的很大,通过医疗资源的共享对专科医院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