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专访:医疗器械创新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严道医声网:葛院士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第二届中国心血管创新论坛(CIC-2015)即将于6月19-21日在南京举办,作为大会主席,请问您对CIC会议的这种模式和对推动“转化医学”发展的意义有着怎样的看法和评价?
    葛均波院士:近年来“转化医学”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倡导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成果转化,CIC在这种背景下应势而生。CIC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会议仅限于探讨疾病的治疗,而是把做临床的医学家、做基础研究的材料学家以及工程师和投资者有效地粘合在一起,共同探讨推进医疗器械的创新。这种“从创意到临床解决方案”的创新理念非常好,对于促进我国医疗器材的国产化将发挥重要作用。过去,我们大量的医疗器械都要从国外进口,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外汇,也使我们的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而且治疗费用也比较昂贵。如果能够全面推动心血管医疗器材的国家化,对国家的贡献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作为大会主席,我对CIC峰会的召开非常支持和期待。
 
    严道医声网:您作为CIC峰会“经皮主动脉瓣置换&经皮肺动脉瓣置换”专场的主持人,请您简单谈谈目前我国在经皮主动脉瓣置换&经皮肺动脉瓣置换领域的当前的技术概况及发展前景。
    葛均波院士: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中山医院近20年的资料显示,我国瓣膜病的发病率和国外不一样,有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在瓣膜病的治疗方面,经导管介入治疗是大趋势。从2002年4月,Cribier教授做了第一个TAVR的尝试以后,到现在国内外已有十几万瓣膜病患者得到了治疗,从收集的一些临床研究证据和临床试验结果来看,经皮主动脉瓣瓣膜置换的远期效果不差于外科治疗,但与外科治疗比起来又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所以TAVR应该来说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一种治疗方法。
 
    严道医声网:您和您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介入器械的创新和改革,请您谈谈近年来您及您的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葛均波院士:从心血管器械的研发看,现在最主要的就是瓣膜和支架。2013年,上海市中山医院成为卫生部的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并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由国人自主研发的完全可降解聚乳酸支架(心祥,XinsorbTM)的植入,标志着我国的支架研发水平已经站在了国际前沿,同时也代表着我国心血管界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来到。目前,我们的最新数据显示,XinsorbTM支架已经有两百人入组参与临床试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有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将惠及广大心血管病人。
    我们中心研制的第一个支架是2000年,从2005年开始,我们又着手研究新一代的药物洗脱支架,即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不断摸索材料和药物的剂量。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进入临床将造福更多的冠心病患者。
    2013年4月,我们的研究小组在国内第一家被批准做临床研究,我们和陈韵岱教授团队两个中心做PI来做这个临床研究,后来又转交给国家CFDA来做进一步的200对随机对照和600例注册研究。根据目前的结果来看,效果是非常好的。我们的产品将来上市以后将可以代替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金属支架。我们知道,因为金属支架放入后,对未来的治疗埋下了隐患,现在我们强调血管功能重建这个概念,新一代支架将给患者带来新的选择,特别是对年轻患者来说,是很大的福音。由于我们国家在医疗器械批准方面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预计这款支架上市最早将在2016年底,请大家拭目以待。
阅读数: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