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IT2018|管生:颅内动脉瘤支架应用理念及技巧

8月17日~19日,第三届颅内支架专题国际研讨会在郑州隆重举行。大会执行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管生教授做了《颅内动脉瘤支架应用理念及技巧》的精彩讲课。医维讯特将视频和精华摘要如下,欢迎观看!

应用目的

1.png

管生教授提示:常规支架覆膜支架均不能很好纠正瘤颈口血流动力学异常时,需思考选择腔内治疗策略是否合适,必要时可考虑外科复合手术

1.jpg

临床应用现状

管教授提示:每种后期问世的支架一般是针对前面产品不足之处做了改进,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在应用中又会发现新的问题或不满意之处。支架有多种选择,如自膨、球扩;激光雕刻、编织;血流导向、覆膜支架等,且适应证宽,大多数病例多种支架均可行,但每种支架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因此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支架,这样才能达到降低并发症提高远期愈合率的治疗目的。

病例一

该病例选用6.0mm Solitaire,但也可换用ENT,Neuroform,LVIS等支架,结合弹簧圈,只要能做到瘤颈口密实和过度栓塞,都能够有效纠正瘤颈口异常血流,取得长期稳定的疗效。

2.png

2.jpg

18个月随访,动脉瘤达到愈合状态。

病例二

该病例选用6.0mm Solitaire,可换成SAB-6,LVIS-4.5/5.5,Leo,PED等。

3.png

管教授提示:不管有没有出现血泡,载流动脉瘤颈4.5mm时,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时,选择范围不如病例一那么大。合适的直径是瘤颈口处支架贴壁必要前提,而支架的贴壁性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支架辅助治疗疗效的关键。

病例三

该病例也可选择外科夹臂,但长期随访发现支架纠正夹角能力强,远期疗效好,是介入治疗的独特优势,纠正夹角能力:SAB>ENT>LVIS。

4.png

病例四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外科处理也比较困难。通过多支架重建,结合弹簧圈,可以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

5.png

6.jpg

7.jpg

后循环夹层动脉瘤,即使双支架+弹簧圈仍有不小的复发率,这时可选用密网支架。

病例五

选用单密网支架进行填塞,效果良好。

8.jpg

9.jpg

10.png

11.jpg

12.jpg

管教授提示:对于前循环大型动脉瘤,优先选择密网支架

病例六

即使使用2-3个普通支架和弹簧圈套接,仍有非常高的复发率。单密网支架+弹簧圈,仅7个月可见完美重建效果。

13.jpg

14.jpg

病例七

真假囊混杂的动脉瘤,双密网支架重建,效果良好。

15.jpg

16.jpg

17.jpg

病例八

梭形动脉瘤,3个密网支架+弹簧圈

18.png

19.jpg

即刻效果一般

20.jpg

6个月随访重建效果良好

病例九


侧壁性动脉瘤,单密网支架

21.jpg

22.jpg

3个月随访效果良好

23.jpg

12个月随访,瘤颈口仍未完全愈合,怀疑复发可能,因为据既往文献,密网支架远期并不是100%闭合率。

24.jpg

25.jpg

术后思考,瘤颈口有喷射征,应加弹簧圈。因此对于大直径动脉瘤,使用密网支架时应考虑加弹簧圈。

病例十

瘤颈口喷射征,床突上段,窄颈,大囊37mm。吸取病例九的教训,用密网支架+弹簧圈,术后一周出血,效果不理想。

26.png

管生教授提示:像床突上段,大囊,窄颈,瘤颈口喷射征的这类病例,用密网支架+弹簧圈是否能很好纠正瘤颈口血流动力学,需要持怀疑态度;而对于囊直径不大的动脉瘤,即使有喷射征,可以取得很好地血流重建效果。对于直径≧20mm的动脉瘤,在现有支架技术条件下,即使用多密网支架+弹簧圈增加网孔率或瘤颈口的金属覆盖率,囊内很难做到密实地填塞,因此建议外科复合手术。

病例十一

局部解剖结构矢合,瘤颈口喷射征,覆膜支架应为首选。

27.jpg

28.jpg

12个月随访效果良好

管教授提示:颅内血流相关性的动脉瘤,治疗关键一定是瘤颈口异常血流持续有效地纠正,而支架的选择决定了疗效。

总结

1.不管选择什么品牌和型号的支架和运用什么样的技术,一定要起到促进瘤颈口异常血流有效、持久纠正的作用,这是我们选择支架的理念和目的。

2.现有支架对于大部分病例都能起效,但尚不能满足所有临床需求。因此这次研讨会邀请了很多神经介入产品研发工程师,和我们临床工作者共同讨论现有支架在临床使用上的不满足点突破点,期以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这也是举办本次第三届颅内支架专题国际研讨会的初衷。

阅读数: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