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8月23-25日,一年一度的中美高级别脑血管病领域双边会议——“第十届新纪元国际脑血管病多学科共享大会(NEIMS 2018)”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天晓教授做了《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闭塞:治疗现状及介入再通登记研究》的精彩授课,医维讯特将视频和精华摘要如下,欢迎观看!
概念
临床上,关于脑血管病的分期治疗并没有统一的概念,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临床上有很多的研究,但对于非急性期动脉颅内闭塞时间超过24小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我们将非急性期颅内动脉闭塞定义为:超出取栓时间窗至慢性期,主要包括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闭塞时间超过24小时)。当前已有试验证实,卒中后24小时进行取栓治疗仍有获益。
非急性期前循环颅内动脉闭塞的预后
1.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闭塞患者年卒中风险高于无症状性患者,尤其是灌注/代谢异常患者;
2.临床及动物实验均发现慢性脑动脉闭塞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
非急性期后循环颅内动脉闭塞的预后
一些单中心研究显示,症状性非急性期BAO患者远期预后极差。
非急性期颅内动脉闭塞介入再通现状
通过检索Pubmed和万方上的29篇文献显示,截止2017年5月30日之前,排除≤3例报道,非急性期颅内动脉闭塞介入再通登记研究共计137例,开通成功率较高(85%),并发症率较高(12%)。
1.日本学者做了开创性研究,近几年国人研究方兴未艾;
2.个案病例报道较多,系统性临床研究较少。
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VBAO)介入再通现状
1.本中心率先在国内报道系列非急性期VBAO介入再通研究;
2.本中心对非急性期VBAO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床研究。
河南省人民医院单中心登记研究情况
2008年至今,本中心非急性期介入开通年手术量逐年增加,2016年达到36例,2017年34例。
结果:2010年5月-2017年12月,非急性期介入开通年手术量共有182例,其中基底动脉最高(56例),开通166例(91.2%),并发症出现20例(10.9%)。
与国际文献比较:本中心颈内动脉闭塞(ICAO)开通率较文献高(93.1% vs 83.7%),并发症发生率较文献低(10.3% vs 13.2%); 椎-基底动脉闭塞(VBAO)开通率较文献低(88.5% vs 94%),并发症较文献低(11.4% vs 13.7%)。
非急性闭塞再通现状及问题
非急性闭塞再通技术相对成熟,且开通率较高,但并发症率高,如何提高非急性闭塞再通的安全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应主张慢性闭塞再通为探索性治疗手段,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如何提高安全性?
1.严格选择适应证
2.术前细致评估
3.闭塞段谨慎开通
典型病例
37岁男性患者,主诉言语不清2月余,加重伴左上肢无力14天。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170/110mmHg;查体神志清,记忆力减退,左侧肢体肌力5-,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病理征阴性。住院后强化内科治疗期间言语不清及肢体无力反复发作。
8月3日发病后,MRI示后分水岭脑梗塞
MRA示右大脑中动脉次全闭塞
10月18日,DSA造影显示右大脑中动脉闭塞
10月22日再次发病后,MRI示内分水岭亚急性梗塞,考虑大脑中动脉闭塞
PWI灌注失代偿
10月22日,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提示闭塞近端狭窄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段、闭塞近端、远血管长轴显示
手术过程:Navien到位
1.微导管造影
2.Gateway 2.0mm×15mm
3.球扩后造影
植入Enterprise 4.5mm×22mm支架
临床注册研究
非急性期颅内动脉闭塞的介入再通研究结果显示:基线资料:mRS评分支架组>药物组;1年再发同侧性卒中时间发生率,支架组和药物组并无显著差异(10% vs 10%);入组3月后mRS评分比较:支架组<药物组(P<0.05)。
多中心登记研究
研究课题
研究目标
研究流程图
参与单位
研究进展
研究进度安排
初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