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姜建:培养成熟术者、实现“技术下沉”——刻不容缓

1.jpg

2019年3月8-10日

四川 成都

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电生理及起博专业委员会、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承办的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二次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暨第十届成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19年3月8日-10日在成都成功召开。会议期间,严道医声网就今年大会组织安排及未来期望等问题对大会主席姜建教授进行了专访。

2.jpg

姜建教授开幕式致辞

严道医声网:首先祝贺“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二届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暨第十届成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作为大会主席,首先请您谈谈今年年会在日程设计、讲者安排等方面有哪些亮点?

姜建教授:

此次会议是一个多学科交流的会议,会议持续三天,采用手术直播、专题讲座、培训与竞赛等多种模式,内容涵盖心血管病医学前沿、心脏手术、中心建设、临床诊治、护理等方面,涉及到心律失常诊治、冠心病心脏猝死预防(EPCI)及CRT、起搏基础知识、冠脉介入等内容。全国众多知名专家受邀参会,并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经验分享。例如,付华教授担任执行主席的第四届“荣耀杯”心电生理与起搏辩论大赛、刘兴斌教授主持的第四届“天府杯”心电知识技能大赛,均是此次会议的重头戏。此类比赛不仅能体现参赛医生阅读文献、总结文献的水平;更能体现出他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出医生的应变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此次安排的众多比赛不仅是年轻医生展现自身实力的平台,更是发生思维碰撞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机遇。


严道医声网:作为四川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请您谈谈四川省起搏电生理学科发展有哪些特点?鉴于此,您认为四川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在未来应该强化哪些会议特色和理念,以更好的推动和呈现地区学科发展?

姜建教授:

在国务院和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四川省起搏电生理正在不断深入基层,致力于实现“技术下沉”。四川省已经有4家医院获得“中国房颤中心”授牌,并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促进县市级医院与地区医院医生间的交流,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为基层更快更好地培养年轻术者。为此,在此次四川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期间举办了“形”随我动—四川青年医师三维电解剖知识培训及竞赛,并在会议期间由杨庆教授进行了模拟器操作示教,以帮助参会人员更直观地理解三维电解剖相关知识。如今我们已建立成熟的术者培养模式,可真正实现高新技术下沉,方便人民群众。四川部分地区如绵阳、遂宁、南充、攀枝花、雅安等地区已有医院可独立开展心电生理相关治疗。随着技术的不断下沉,预计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四川省的地区一级医院均能独立实现房颤的诊断与治疗。


严道医声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国内较早开展电生理的专家之一,您经历和见证了心脏电生理各项技术的发展,能否请您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心脏电生理各项技术的发展在缩短学习曲线等方面带来的改变以及目前临床诊疗的形势?

姜建教授:

以往的术者培养模式为线性增长模式,以传统方式培养一名成熟的电生理医生大约需要五年。如今通过改进培养方式和引进新型技术与设备,培养一名成熟的术者仅需要两年时间。与传统方法相比,仪器与新技术的发展明显缩短了医生的学习曲线。虽然术者培养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是目前患者就医的临床形势依旧严峻。截至去年年底,四川省仅有31名成熟术者可独立进行房颤手术,换言之,就四川省内而言,每名成熟术者需要负责280万名患者。由于多数成熟术者集中在大医院,大医院内就医压力明显较基层医院大,故为基层医院培养成熟术者,实现心电生理诊疗技术下沉刻不容缓。

阅读数: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