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灼见】Horst Sievert:中国创新技术进步巨大,应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切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精神,医学也是一样。纵观医学发展史,医学科学理论或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必将引起新理论的形成、新方法的建立和诊疗手段的改善。

严道医声网有幸围绕医学创新话题,采访到国际著名结构性心脏病专家和医学创新践行者、来自德国的Horst Sievert教授。

1.jpg

Horst Sievert教授接受严道医声网专访


严道医声网:您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专家,请问您是如何评价中国心血管创新的过去与未来呢?

Horst Sievert教授: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来到过中国,那个时候中国曾被成为“Copy Cat Country”,但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心血管创新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在过去的七八年中。


严道医声网:近年来,您和我们国内很多专家和厂家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开展和创新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合作和交流,近年来有哪些中国原创的技术和中国智造的产品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Horst Sievert教授:

我与中国公司的第一次合作是关于VenusA-Valve® System 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瓣膜,尤其是对于高度钙化的瓣膜来说,这或许是目前中国最好的瓣膜。同时,Venus-P肺动脉瓣膜也是一个非常具有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它为许多过去没有治疗机会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以及在左心耳封堵方面,Lambre和SealA左心耳封堵器在许多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际品牌的器械。此外,NOYA心房内分流器械等等中国技术都十分有意思。

另外丽文术式绝对是一个突破性的成就,尽管目前我还没有机会真正完成一例手术,但是我曾观摩刘丽文医生进行这一手术,这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新方法。


严道医声网:结构性心脏病介入的探索是当前国际热点,作为国际顶级结构性性心脏病专家,您如何看待当前在介入方面仍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以及这些未解的临床问题蕴含的技术创新与优化机会?

Horst Sievert教授:

我认为接下来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在于心力衰竭方面,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目前针对心衰患者没有合适的监测手段,尤其是侵入性的监测手段,例如心内的压力和心输出量的测定。以及在改善左心功能方面的治疗上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此外,我刚刚完成了一项关于三尖瓣植入术的讲课内容,这一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我们需要更小巧的传送系统,更大的瓣膜器械。


严道医声网:作为临床医生,在进行医学创新的征途上,您觉得哪些方面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Horst Sievert教授:

首先,经济上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监管方面的问题,监管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在欧美也是如此,过去中国各项技术发展很快,如今已经有些放慢速度了,政府应当重视,否则很容易失去现在的发展势头。


严道医声网:最后,您作为见证者,请谈谈对于中国心血管创新的建议和期待?

Horst Sievert教授: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监管负担较重,希望不要再进一步加重这一负担,发展速度较快、机会较多是中国的优势。如果不重视的话,发展速度就会减慢,像现阶段的美国一样,研发一项创新技术需要多年的时间。FDA和医生之间需要保持相互合作,找到安全发展和快速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阅读数: 694